扬州小盘谷——古巷深处的锦绣山林

精传预言 2024-06-24 21:30:40

【名园历史】

小盘谷位于江苏省扬州市丁家湾大树巷58号,是清乾隆年间的作品光绪三十年(1904年),两江总督周馥购得此园,重修而成。民国初年,园林曾大规模整修。1962年,再次修复园林。

【名园漫步】

园分东、西两部分,两部分之间用曲廊与波形龙墙分隔。廊为复廊形式,中间砌粉墙,设漏窗,开砖雕蟠桃形洞门,额题“丛翠”,东面门顶还有彩色灰塑桃枝桃叶,栩栩如生。在北部假山处,廊墙升起,呈爬山廊形式,上山道在东园的半廊。西敞朗开阔的东园为近年来复建,不是原物。南、东两面是草坪,有龙墙围合。墙起伏如波浪,与豫园龙墙相近。草地上种桂花、梅花等。北面有暖房一座、小屋一间,都并列北部。西北部山,靠东西园复廊处是原物植芭蕉在石山云根,依山脚铺石板路,穿行于山匠之上。路东是小丘,是西山之余脉,近年加以补堆,石木俱新,然符合画理,和主山相呼应,不致孤独无助。

美在湖石假山处缓缓爬升的复廊,左面墙上漏窗透花木,右面依栏砌石种芭蕉。爬山廊不但上行,并且转折。上到山顶的石板平台,沿山梁石道平直而去,没有过多的山势起伏。路不是自然上下的石蹬道,而是平直大道,让人匪夷所思。路边临崖砌石栏杆。山顶建有一方亭,在陈从周考察的时候还是六角亭,该亭名“风亭”,以其高处而招风名之。北望龙墙和眼齐平,东奔西走,北折南延。西望则一潭清池,水榭水亭,曲桥曲楼。风亭前一峰突起,绿萝其上。该山名九狮山,由于山顶如同九狮起舞而命名。

山西面临池,作高危壁崖,峰自水面直接云霄;构宽敞石洞南望水角;石爱架于水上,为洞间通途,架于石上,是洞顶山路。九峰毁于民国初年的《复之时,未毁之时,每至隆冬,石峰积雪,九狮毕现。该山和片石山房假山、个园湖石假山、卷石洞天假山相近,大概为同一时期或相近年代的作品。

扬州园林中有九狮山者很多,一是片石山房,二是卷石洞天,三是小盘谷。小盘谷之九狮为素来沿称,并非后人改称,因此较为正统。据《扬州画舫录卷二》云:“淮安董道士叠九狮山,亦籍籍人口。”董道士是乾隆年间人,因此陈从周认为,董道士筑的假山并非一处,或者后人沿用董道+九狮堆山法,可证“以峰峦、洞曲、崖道、壁岩、步石、谷口”等都为乾隆年间手法。略迟于董道士的戈裕良以“阴柔”为著,已毁的秦氏小盘谷是其作品,而董道士的周氏小盘谷则以“阳刚”为著。两位客居扬州的看山家的叠山之作,应是平分秋色了。

北狭南阔的水池,在大小交汇处建三折曲桥,不设栏杆,极为自然立桥北顾南望,风景不同。水面风来落叶,如深山古潭;矶石散布其间如龟隐龙潜。池北是尺三楼,作成由西南向东北后退的三折楼屋,和日本条城庭园的黑白书院一样,用建筑的进退与池面的曲折相吻合,不但增加游线的曲折有趣,并且带来不同视角。该楼已毁,代之以方楼一座,面阔三间,三面带两层围廊,屋顶是歇山顶。池西是临池曲廊,廊中间突出一方亭,立在水上。亭半依曲廊,平面方形,四角攒尖顶,四面落地门窗镶嵌玻璃。据亭东望,湖山如屏。稍北,粉墙龙身起伏,漏窗加以点缀山道栏杆横出天际,栏下石梁题“水流云在”,字下柱石如峰如屏。石墙之间是石洞,阳光之下,墙映柱石影,水映峰洞影。

稍南,崖壁高险磅礴-峰冲天,掩去半个风亭。水池的南面建两间厅堂,西面依墙,东、南北为三面曲廊,东部接半间耳房,因进深不同,平面显出曲折,改变了前进路线。

依曲廊南行,到厅南院,又是一番天地。该区是新近修复,平地起山峦两处,峦顶坡麓为草地覆盖,半山腰用湖石构成石山石峰,两峰之间用石梁飞架,石后植松树、紫薇等,可惜石山和土山截然分开,没有呼应关系。

至于旧存之假山、水池建筑,陈从周评写道:“此园假山为扬州诸园上选作品。山石水池和建筑都集中处理,对比明显,用地紧凑。是以建筑和山石,山石和粉墙,山石和水池,前院和后园,幽深和开朗,高峻和低平对比手法,形成了一时难分的纪景。花墙间隔得非常灵活,山峦、石壁步石、谷口等的叠置,恰是危峰耸翠,苍岩临流,水石交融,浑然一体了。”陈老认为该构是“以少胜多”的范例。

0 阅读:17
精传预言

精传预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