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战争85有87个成年人,由于触雷致残现在他们总共只剩下78条腿

大肥肥文史说 2024-08-03 17:32:41

十年中越戰争

战争遗患

中国和越南在10年的边境作战和对峙中,双方为阻止对方进攻、渗 透、偷袭,稳定防御态势,分别在防御阵地前沿、接合部、易穿插的地 域内,布设了大量地雷。

在云南和广西共计600多平方公里的边境线上, 双方共布设各种地雷数百万枚,有560多个雷区。仅在广西637公里的边 境线上,就形成了386片雷区,分布在近300多万平公里的国土上。云南 710公里的边防线上,大大小小雷场共计161片,分布在云南7个县境内 270多平方公里土地上。雷场大到几平方公里,小则几百平方米。

据探测,这里埋设的地雷种类达20多种,有压发雷、触发雷、绊发 雷、跳雷、定向雷、抛散雷、信号雷、反坦克雷等。各种性能、形状的 地雷让人防不胜防。

除地雷外,各类爆炸物,还有双方军队遣弃的大量 锈蚀弹药及其他易燃易爆品。这些地雷隐藏在马路边、山坡上、树根 下、石头缝里,给两国边疆军民造成了极大的生命威胁。

在战争期间,越南人在主要战场、主要阵地、主要的道路埋了数以 万计的各式地雷,给我作战部队造成大量的伤亡。阵地被我军攻占后, 多数地雷已被清理或排除,但一些山坡、角落、路旁仍有地雷,危险仍 存在。

某团副政委和一位股长一起到树丛里方便,刚解开裤子蹲下,踩到了触发地雷。一声巨响,副政委的臀部、生殖器被炸伤,在旁边的股长也受了轻伤。

某汽车连的一辆行进中的汽车,为了让道给后面的汽车 通过,前轮压进路边的排水沟而压响一枚地雷,汽车被炸翻。

在茶灵附 近一间军需仓库里,堆满了一袋袋雪白的面粉。123师炮团2营的2名司机 和3名战士开了辆卡车来到仓库前,打开大门,将面粉扛上肩装上车。当 他们搬至第三袋时,「轰」的一声响,一个压在面粉下的地雷爆炸了, 两名司机当场死亡,三名搬运的战士也负了轻伤,面粉撒了一地……

■广西、云南边境的雷区标示

战后,中越边境的数百条民间过道、隘口被雷场封锁,严重阻碍了 边境口岸的进一步开放,给边境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威 胁,就连外出走路都得提心吊胆,不敢越雷池一步。

边境有几十万亩耕 地被迫停止耕作,山林丢荒,熟透的野生林果、珍贵药材、成材林木无 人敢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们自生自灭,落地为泥。雷区的存在对边 民的生产、生活和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也给边防部队的巡逻值勤潜藏 着很大的隐患。

尽管老百姓深晓雷害,但是为了生活,他们不得不冒险上山开荒种 地、砍柴放牧,因而触雷事件频频发生。

据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扫雷办的统计,中越战争以来至2003年3月,该州因触雷伤亡人数达5878人。年龄从8歳到84岁,动物牲畜死伤更是无法统计,另外还有5万余亩耕地因此荒芜。如果扩展到所有中越边境地区,这些数据还要翻许多番。

在文山州的富寜县,有一个叫沙仁寨的村子,原先坐落在一个山谷 里,因为四面的山坡上遍地是雷,人畜触雷事件不断发生,在政府资助 下举村从山谷里搬到了现在这块平坦地带。这个村子共有87个成年人, 但由于触雷致残,现在他们总共只剩下78条腿!

在这裹,除了看到一些 小孩子在活蹦乱跳地玩耍外,其他的人几乎都坐着,连干活都是。连腿 都没有了,还怎么奔小康?富寜县名为「富寜」,在地雷这个恶魔的淫威 下,又如何能「富」,怎么能「宁」?

悲剧还不仅仅发生在富寜。在整个中越边境,地雷都在残害着边 民。麻栗坡县杨梅田村52岁的吴兴贵说:「早些年要是遇上下冰雹,能 听见漫山遍野的雷响声。」

麻栗坡县八里河村只有42户人家共197人,却因雷伤残42人,死亡 10人。几乎所有的家庭都在忍受着地雷的威胁,其中最惨的是王清明一 家,父子3人均触雷致残。

现年20多歳的王清明被雷炸过三次:11歳放牛 时被地雷炸伤了左脚,15岁砍柴时被地雷炸飞了右脚,20岁撬石头垒田 埂时被地雷炸瞎了左眼。

可以这样说,在边境地区,开垦每一块荒地, 都伴随着一摊摊鲜血;收获每一粒粮食,都伴随着痛苦的呻吟!有时, 为了一捆柴、一筐草,付出的将是一只手、一条腿,甚至是一个生命的 代价!

从1979年开始,地雷已经让中越边境许多边民损失惨重。很多寨子 里,「家家都有假肢和拐杖,这些成焉一种常见和必备的东西。」

广西龙州县下冻镇那花村边境是一片连鸟儿都不敢落脚的荒坡。 1980年以来,全村已有30头耕牛、15名村民被地雷炸死、炸伤。由于雷 患,边民们守着许多良田不能耕种,满山的水果、药材不敢采摘。

1987年10月,马鞍山村30岁的退伍军人陶兴泽去附近的山上砍柴, 不幸踩响地雷,当场被炸死。同村的熊银兵等人闻讯急忙过去救他,孰料路上又踩响了地雷。熊银兵的左腿被炸断,另外还有两人受伤。

熊银兵说:「我很倒霉,许多人从那里走过都没有事,而我一走 过去就响了,不知道是不是雨水把地雷冲下山来的。」「由于家里穷, 我老婆早跟别人跑了,现在两个孩子都还小,不知道以后的日子该怎么 过?」

而陶兴泽被炸的地方并不属于政府划定的地雷禁区,那里离边境线很近,只要10多分钟就可以走到越南,边民祖祖辈辈都在那块地方劳 动。

近几年来,仅麻栗坡县医院每年至少要收到五六名炸断腿的边民, 还有不少其他身体部位受伤的人。每名伤员的治疗费用至少需要6000元 左右,但是医院却很难收到全部费用。更惨的是踩了地雷的边民,他们 基本上都是家庭里的主要劳动力。严重残疾后,除了大量的医疗负担 外,他们的家庭失去劳动力支柱后,日子更是雪上加霜。

沿中越边境自东向西前进,从广西的防城、东兴、寜明、凭祥、龙 州、大新、靖西和那坡到云南的富寜、麻栗坡、马关、河口、金平和绿 春等边境县,随处可见这类由于地雷隐患造成的伤害,以及由此影响下 的贫穷。

各种各样的假肢卸下后,由于长时间磨损和捂盖,肌肉萎缩, 经常伴有一股强烈刺鼻的异味;而这些需要依靠假肢才能行动的人们, 生活水平都十分低下,很多人家所有财产还不值100元,因残致贫在这些 地区得到了最好的注释。

的确,鲜为外界所知的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全 面发展,余下的雷区成为了制约中越边境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再 加上当地人均受教育程度偏低,山区自然条件差等原因,似乎注定了这 些地区贫困的局面。

当边境居民踩响地雷时,他们只觉得自己倒霉,而不会埋怨政府。 麻栗坡县一名退休的官员感慨地说:「我们这里的老百姓善良啊,以前 战争的时候,他们听政府的话,一切为了前线,夫别妻、母送子、父子 争相上前线,做出许多牺牲和奉献,到现在他们还在面临这様的威胁和 伤害。」

「现在只要政府能够为他们出医疗费,给他们装上假肢,再每 年给他们一些生活补助,他们就会很满意。」

麻栗坡县的一名官员解释说:「遗憾的是,我们这里的政府太穷了,实在没有能力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帮助。」

在中越边境许多地区,边民们似乎已经放弃对政府责任的追究,他 们没有去找政府提出更多的要求或者赔偿。按照文山州民政部门的规 定,类似陶兴泽这様失去一条腿的人每月可以得到100元生活补助,相当 于每年1200元(2002年以前每年仅为300元);如果伤情或者残疾较轻的 每年仅为600元、300元不等,甚至更少。

麻栗坡县的一名官员说:「我 们一直在努力请求中央、国务院,希望能将他们纳入国家优抚对象,提 高补助标准或实现定额补助。」

「现在,为了安抚好他们,我们能够 做的事情就是多向省里、向中央去要钱,因为我们自己没有这様的能 力。」

文山州的一名官员说:「我们文山州的8个县全部都是国家级贫困 县,尤其麻栗坡为最。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认为战争影响是最为主要 的原因。」

「自从20世纪70年代中越关系恶化,国家基本上停止了对中越边境地区的基础建设拨款,更没有任何农工商业的建设,即使给了钱修公 路,也都是为了前线战斗需要而修的便道。长期的支前工作使文山州对外开放比内地晚了14年,错过了国家无偿大规模投资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的大好机遇。」

麻栗坡县扶贫办主任蒋发明说,「所以我们现在很着 急,但是没有外界的理解和支持,我们自己很难做成什么事情,更别说 我们还需要一直面对这么多的战争遗留问题。」

文山州有关官员指出,整个战争期间文山州仅直接经济损失就达 19.8亿元,间接损失更无法计算。

而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91年的42 年间,国家在该州的固定资产投资仅为8.4亿元;1992年云南省批准实施 《文山战区恢复建设方案》以来,中央和省的20亿计划投资,到2002年 实际投入也仅为8亿元。我们很希望国家能够对我们这些特殊地区有一 些政策照顾,在扶贫、民政、教育,以及建设和发展方面起到更好的作 用。

尽管整个中越边境地区都面临着如此大的威胁,承受着如此多的困难,但是除了一些内部的《请示》、《报告》,外界似乎很难从公开渠道获取这些全面信息,甚至许多新闻媒体去采访这些问题都会得到各种 各样的拒绝理由甚至警告,目的都是少报道或者不报道。

文山州一名 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官员说:「所有不愉快情况的存在都不是我们所期望 的,但是我们人穷志短,要知道我们的经费几乎都来自上级拨款,我们 如何敢自主说或做呢?很多在外界看来不足挂齿的小问题都可以成为我 们这些贫困地区『断炊』的原因。」

边境排雷

1993年初,驻在友谊关大青山林场的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带着边境人民殷切希望,把一份报告郑重交到全国人大代表手中,要求 清除边境雷患,打开国门,兴边致富!

这份报告立即变成了人大代表的 提案,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高度重视。为了表示中国对 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和义务,中国政府宣布主动排除中越边境上的所有 地雷。

按照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部署,中越边境的大规模扫雷行动从1993 年起分两次实施。

第一次排雷1993年2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向 广州军区、成都军区等发出《关于进一步搞好中越边境排雷工作的通 知》。

同年5月17日,广州军区向广西军区下发命令,对广西边境地区的 排雷工作作了具体指示。

5月2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广西军区 共同组成了广西边境排雷工作领导小组。

6月15日,中越广西边境第一次大规模排雷全面展开,到1994年12 月28日排雷结束。计本次排雷行动支出经费2800多万元,组织作业8.95 万人(日),消耗炸药近3000吨,雷管75万枚,清除雷场356处840多万平方米,诱爆和排除各种地雷60多万枚。

■探测地雷

东兴、峒中、爱店、友谊关、凭祥、平而关、水口、科甲、硕龙、岳圩、龙邦、平孟等12个口岸,以 及竹山、滩散、里火、板栏、北山、油隘、弄尧、浦寨、那花、布局、 岩应、德天、新兴、孟麻、百南、那布等16个互市点通道附近的雷障, 按计划要求进行了重点排除。

自治区确定的边境开发区、群众生产生活 区、部队值勤训练区的雷障,亦按计划要求进行了深排或浅排。

到1994 年底,中越边境广西段第一次大排雷顺利结束。第一次大排雷中越边境 开辟了友谊关、东兴、河口等19个边境口岸和30个边贸互市点,极大地 促进了边境地区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

「排除地雷,打开国门,兴边致富!」充分表达了扫雷官兵的心 声。到1994年9月为止,云南、广西边防扫雷部队清除雷区9872万平方 米,排除各种地雷、爆炸物数十万枚(发),移交地方政府安全土地 9148万平方米,打通边贸口岸和通道160个(条)。

排雷过后,边贸商潮 迅速掀起。昔日著名的天保、浦寨、尤尧、东乡等大雷区,现已变成了 国家二级开放口岸,日贸易额均在80万元以上。可见,这次排雷的政治 意义、经济意义都不可低估。

1995年广西边贸进出口总额就从排雷前的8 亿元猛增到近30亿元,边境县市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也从637元猛增到1000 元。无疑,清除雷障对发展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由于中越边境雷场面积较大,加上国家一次投入经费有限,第一次 大排雷只能扫除口岸、通道两翼、群众生产生活区和部队执勤、训练地 区的雷障。

随着中越两国友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边境地区双方边民的 往来更加频繁,双边贸易渠道和边民塑荒范围不断扩大,剩余的雷区仍 如潜在的恶魔,时时威胁着边境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和正常的生产 活动。

1997年11月28日,在全国人大代表又一次庄严的提案被接纳后,中 越边境第二次大排雷行动在惊天震地的炮声中再次拉开帷幕。中国政府 向世界郑重承诺:在本世纪末彻底清除中越边境中国一侧的所有地雷!

第二次排雷 1997年至2000年,广西、云南边境拉开了世界军事史 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排雷行动。

■做好标记

■小心排雷

1997年11月28日起,在1年9个月时间里,广西边防部队排雷官兵共组织排雷作业9万多人次,行程56万余公里,排雷范围东起东兴市北仑河 口,西至那坡县各达山,全长637公里,面积2337万平方米。清除了边 境地区关口、通道、贸易点雷障。

共排除各种地雷40多万枚、清除雷场132处,面积2300多万平方米,恢复耕地面积5万余亩、经济林地20余万 亩。第二次大排雷行动在广西靖西县庭毫山雷场收兵。

经过军地双方的共同验收,广西军区司令员邱达雄少将代表排雷部队,郑重地将第二次 清除雷障的26.5万亩可安全使用的土地移交给广西地方政府边民手中。

42歳的新兴村村民黄正福在现场目睹了排雷和移交土地的全过程后,激 动地说:「自从这里发生战争之后,村里的群众已经有20年不敢上庭毫 山了。从今以后,我们又可以在这里自由自在地耕种和开发这片土地 了。」全村的人走了10多公里的山路赶来观看。

广西边防部队先后两次在中越边境广西段展开大规模排雷行动,清除了边境地区关口、通道、贸易点雷障,排除雷场421个,面积达2874.3 万平方米,排除各式地雷100多万枚。到1999年8月11日,广西方向提前4 个多月完成第二次排雷任务。

云南省军区扫雷部队在半年时间里,已扫除雷区面积66平方公里, 清除各种地雷和爆炸物33.5万余枚,500多名官兵无一伤亡。

据统计,从1992年到1999年的7年间,我军在云南、广西边境地区共 扫除地雷220万枚,其它爆炸物32万枚,销毁废旧弹药700余吨,完成永 久性封围雷场数十平方公里。打通边贸通道和口岸290多个,恢复弃耕 地、弃荒牧场、山林6万多公顷。联合国官员考察后说,中国境内已完全 消除了雷患问题。中国军队的扫雷技术和经验,值得其他雷患严重的国 家借鉴。

中国政府为两次大排雷行动投入了近2亿元和2000多名官兵。他们转 战在热带山岳丛林的雷场,除了与死神较量外,还要忍受蚊子、山蚂蝗 的袭撃。尽管每次排雷作业都有严格的计划,安全措施也布置得极为严 密,但无法预料的情况仍有发生。先后有4名战士在排雷中壮烈牺牲,20 多名官兵受伤。

第一次大排雷行动中,年仅19岁的战士谢飞在实施排雷 作业时不幸滑入雷区,壮烈牺牲;第二次排雷作业又有3名排雷战士壮烈 捐躯。他们是:广西边防某部排雷班长何元超,战士侯玉海、阎玉朋。

第三次排雷 1999年12月30日,中越两国政府策订《中华人民共和 国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陆地边界条约》。为边界勘界立碑开辟安全通 道、保障勘界工作安全,两国开始在中越边境进行勘界立碑和清障排雷 工作。

我边防部队虽然先后开展了两次大规模排雷行动,但由于受到边境 地理条件等制约,边界还有少量小面积雷障需要排除。此次勘界清障排 雷情况异常复杂,雷区分布特点「偏、远、险、散」,雷场分布广,开 展排雷工作异常艰难。

2002年下半年,广西、云南边防部队专门成立了排雷队。为确保排 雷官兵安全,先后举办两期排雷专业骨干集训,并将排雷官兵拉到生疏复杂的地形,在模拟实爆实排的作业条件下反复训练。排雷工作人员踏 勘边境二千多公里,准确查清了边境残存雷场的位置、性质、面积等情 况,为作业实施提供了可靠依据。

2002年10月起,中越双方勘界立碑和清障排雷工作同时展开。中越 边境地处热带雨林山区,山高坡陡,植被茂密,气候炎热潮湿。每逢雨 季,滑坡塌方,泥沙堆积,给清障排雷带来很多困难。

而当今世界流行 的排雷方法,一般是用扫雷车发射扫雷弹大面积爆炸引爆地雷,或用排 雷机械把地雷翻出地面再爆炸销毁。美国和日本还研制出装有各种不同 的工作装置的排雷机器人。这些排雷方法不但花费巨大,而且在中越边 境这样复杂的地形下,根本无计可施。

在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科技人员和扫雷部队根据山岳 丛林地的特点,专家和部队官兵互相配合,自行研制革新的复合探雷 器、扫雷车、扫雷犁等新型扫雷装备,用人工搜排、焚烧、爆破、机 械等20余种科学扫雷方法,使扫雷效率提高了10多倍,创造了世界扫雷 史上扫雷成本最低、速度最快、质量最好、安全率最高等多项纪録。

并 为今后积极参与国际排雷行动,提供排雷培训、技术和设备援助积累了 宝贵的经验。联合国裁军署一位高级官员在现场考察后认为,中国士兵 「排雷效果好,质量高,必要时可担员国际人道救援任务」。这一举措 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政府为进一步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维 护和平、推动对外开放的真诚愿望和坚定决心。

至2007年,在5年多的时间里,广西、云南边防部队几百名官兵连续 奋战在勘界立碑和清障排雷工作的第一线,发扬连续作战精神,在险象环生的雷场上展开一次又一次新的战斗。开辟了上百条勘界通道,排除 了边境线上的雷障,排除地雷3500多枚,爆炸物十余吨,勘定碑位上千 处,新立界碑282块,已完成勘界总任务的80%,确保了勘界立碑工作的顺利进行。

0 阅读:42

大肥肥文史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