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狼2》这种片子,早先我是真看不下去,太扯了因为,不过这一年下来,先是渔村那些破事儿,听着钢铁洪流进行曲看过阅兵,再经历新冠,此时脑子里的想法已经有了变化,反而真的就能平起平坐的把这当成中国的施瓦辛格、布鲁斯威利斯来看,这么看来还是不错的,包括在工厂里动员大家要走一起走那段儿,看着好些中国工人在当地娶了非洲妻子,不愿分离那段,还小感动了一把~”
上面这段,摘自我上个月的一条微博,相信不光是我,近来不少人的心态应该都发生了类似变化,究其根源,我觉得是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这些事情感受到:作为一个中国人,底气壮了,气一壮心态才真的平了,平了就不至于对这个国家的一切做过犹不及的吹捧,抑或是绝对悲观的自弃,数千年来刻在骨子里的大国子民的从容劲儿回来了——当然我说的是越来越多的人,没说所有人,这块儿就别杠了,你杠就是你赢。
具体到产品这块儿,也是一样的道理:前些年国外品牌的品牌势能,普遍会比如今威力更强劲,毕竟制造业、自主品牌这些事情,咱们起步的确更晚了一截。我记得那几年颇有不少人跑去注册假洋鬼子品牌来卖耳机,一说是洋品牌那溢价起来可就胸有成竹了。反观国产品牌则要么吹起来过犹不及,要么略为气馁的只去做产品,对于品牌建设会比较虚,乃至放弃这种想法安心当作坊。这件事,如今也发生了改变。
君不见,如今在高端音频播放器(俗称国砖)这块儿,国外只剩下两块招牌,一个AK系一个索尼党,其余六七位一水子国产品牌,各有特色各有坚持,定价起来腰杆一个比一个硬,有些牌子出啥啥缺货,消费者也买账得不行,这跟上面的事情,都是有联系的。一方面消费者他也心态平了,平了就不管你哪国的,我就认你东西好,东西合我胃口;一方面品牌他也想明白了,研发该投入要敢投入,做好了就有人买,品牌调性已经完全做到了心中有数,大家都有了更长远的志向,才促成了今天的局面。
所以像威泽这种:一个新的耳机品牌(其实不算新,只是最近才真的艺成下山,不过对消费者们来说这大约是个生脸儿,所以就算他新品牌吧),说实话,没标榜自己有啥别人绝对没掌握的黑科技,也没多自夸,就这么大大咧咧的跑出来的,这要搁前两年,估计没这个热度,所以这个出山时机,也算恰逢其时。
客观来看待这款威泽HE01,首先从包装来说,很多人的反映是“这像是千元价位的包装和内容”,的确,盒子本身其实蛮低调的,看着不奢华也不掉价,但的确这个包装是千元级耳塞惯用的大小和规整度。内里工工整整毫不杂乱的陈设着耳塞本体、硬质收纳盒,线材,附件和两组硅胶套(这个硅胶套颇有玄机,下文会详细说,这里伏一笔)。这些东西抻开一拍之后的确觉得,499元这个定价,显得颇有诚意。
然后,本体也很经得起推敲,做得很好看也很细腻,看得出是下了相当功夫做打磨的——说到这里又要说大众心态潜移默化的变化了,因为在前几年,一个人如果说自己有个耳机品牌,但是没厂子,这大概率是会招来白眼的,这人要是脸上挂不住反驳一句“森海也没自己的厂啊”,那这白眼立马就该变成言语嘲讽了,诸如“你也配跟森海比”之类的话估计立马就糊到了脸上。
可咱平心而论,做厂跟做品牌,还真就是两码事,类似于开得好饭馆是一码事,种菜是小能手那是另一码事,有人又会种菜又精通开饭馆么?一定有的。然而不可能所有人都这么全能,做品牌要的是什么?私以为第一等要的是有世人不具备的前瞻性、想法和坚忍(乔布斯为代表,不过绝大多数人做不到这一级),第二等要有把握潮流大势的强大判断力和不懈的坚持、以及强大执行力;第三等则是老老实实做事,品牌怎么样那是将来的事儿,先把眼前这个产品打磨到最符合自己心意。
没有贬低威泽老汪的意思啊,他能否做到第二等我现在肯定还看不出,但是就这款产品入手的触感和颜值以及佩戴舒适度来说(都很精良,有品质感),我相信他在很努力的先做到第三等好老板,这看起来毫不花哨,也吹不起多大的牛来,然而这份踏实劲儿,无论做什么品牌做什么产品,都是应当应分的,都是该有的。
外面讲完了——我倒很喜欢有线耳塞这点,聊完为数不多的外表,就能直接上菜谈声音,没有那么多功能需要讲清楚,简单明了。
威泽HE01,首先它最吸引人的地方,特别直白,就是拥有越级的声音性价比,这个塞子的样机在展会上甫一亮相,老友基哥就拉了挺多人去威泽展台听,结果是所有人对其价格判断基本都失误,因为听起来很明显是个千元级的素质,且声音没有啥可挑毛病的地方。当然大部分人不会真猜1000块的,毕竟基哥这么神秘兮兮,这又的确是个没啥群众基础的新品牌,那么定价就必须诚意一些,于是猜799、699的人挺多,猜599的也有,却没人猜到真要定到499这么低,这个卖点对于消费者来说,很单刀直入,很不废话。
其次,它格外让我嘉许的点是中频的结象特别劲道,有一股子很特别的钻人脑门子的能量感,这块儿的能量赋予了它十足的辨识度和特点,听起来颇有韵味颇为抓耳,不过你想感受到这一切,有个前提(这里再伏一笔,表急,写完下面这段儿立马揭晓)
低频方面威泽HE01是充满能量感与弹性的,律动感和聚焦放在千元级都能挺直腰杆,口味总体偏重少许,细节分离度和速度感则没有很强调;中频我刚刚说了,其实严格来说有着较强的能量堆积,这种堆积作为器乐塞来说不能算很健康,然而以流行人声塞的角度来衡量,它则给到了足够有血肉感且有特色的表达,提供了一种过耳难忘的“黏”劲儿,人声靠前程度也很适宜;高频则有可察觉的亮度压制,细节略“抹”了一点——其实这是个十分“Classic”的人声塞调教方式,在E3C、E4C老舒尔身上你都能找到这种路数的听感。
这个听感是怎么得来的呢?一方面我在展会那块儿初听就是这个感觉,可是拿到量产机之后却找不到那股子中频味道了,于是想了想,把“均衡套”换成“人声套”,上述听感立马重新回来,才写下了这些问题——你要是嫌绕,我就直接点说,威泽HE01包装内配了“均衡套”和“人声套”两种硅胶套,这两种套子的听感差异很明显,从结果来说简直是两条不同的塞子!
好了,伏笔揭晓,上面是“人声套”的听感,那么换成“均衡套”呢?
均衡套的情况下,低频的分离度和速度感明显上来了,量感和律动感则相应下降,从“颇有嚼头,略微重口”的低频,变成了一个更为工整更为注重细节展开的低频;中频变得规规矩矩,人声位置推后一些结象也没那么丰厚,黏劲儿被去掉;高频的延展和细节双双提升;与此同时声场也显得更开阔了些,整体的分离度控制力没啥变化——这塞子本身声场和控制力就都是千元级,给得本就十分敞亮了。
也就是说,“均衡套”状态下的威泽HE01更倾向是个全能选手或者说器乐塞,“人声套”状态下则凭空增加了一股子颇堪玩味的中频韵味,化身漂亮流行塞。换套如换塞这种事按说见过也不少了,可这种原配塞子之间风格差异如此明显的,还真的不多。而且俩声音的完成度都蛮棒,等于是给消费者平添一种玩法,以及给这款产品多加了份买一赠一的额外吸引力。
文末,预先回答几个大家估计会问的问题:
1、这塞子要煲么?
我觉得还挺必要的,50小时吧,不过官方说二三十小时足矣。
2、难推么?
你要是说iphone+苹果官方垃圾小尾巴,那肯定还是对不起它,咋也给个两三百的尾巴,或者千元级国砖起步吧,其实不难推,但是不这样也对不起这塞子的素质。
3、听什么曲风合适?
“人声套”的情况下是个很好的人声塞,其实我个人也更喜欢用这个塞子,毕竟这个状态下HE01会是条更有特点和辨识度的塞子;“均衡套”的状态下做器乐塞也不错,大编制以外都还能从容应付,动态太大还是不够使唤啦。
总得来说,威泽这牌子,HE01这塞子,都没有什么可以煽情的点,好在它从做工、颜值再到声音和定价,都能给人脚踏实地的诚意感。情怀和口号喊太多会腻,国人重在务实,务实做品牌做产品,方为立身世界之本。
喜欢并且想剁的,可以关注他们官方微博,双十二应该会有优惠价,比499还低那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