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啸天诗词赏析
林 峰
葬猫(其二)
药锄掘地到三尺,葬尔非花也是痴。
盏里香油连夜少,猫猫去矣鼠先知。
赏析:
古有黛玉葬花,今有啸天葬猫。但黛玉葬花为小说家书中臆想,并非真有其事。而啸天葬猫确为时下里真事一桩,君若不信,有诗为证!诗人以药锄掘地,而非寻常锄头,可见诗人心绪之细,怜猫之切。想来平日里诗人与猫为伴,视猫如友,故尔日渐情深。今日送猫入土虽不似昔日黛玉葬花那般伤感、那般痴情,但爱猫之意着实已近猫痴,此为诗人自嘲,亦可视为诗人当时之内心独白。若诗人此诗一味沉浸于哀猫、惜猫一节,其作意便落入曹翁红楼之窠臼,此诗作亦流于俗套。但诗人本非凡人,自有其腾挪大法,另开蹊径。转合处,诗人以盏中香油顿少,来凸现黑猫不在,而盗鼠又现之惨象,借以揭露纵使国家三令五申,依然贪腐难止之社会现象。诗人以葬猫为由,连讽带刺,一针见血,对当今世界之个别乱象以迎头痛批。此诗人之义愤,亦诗人之风骨也。清人叶天士有云:“可言之理,人人能言之,又安在诗人之言之;可征之事,人人能述之,又安在诗人之述之,必有不可言之理,不可述之事,遇之于默会意象之表,而理与事无不灿然于前者也。”(《原诗·内篇》下)此诗事中寓理,理在诗中,语言浅近但意味深长,非斫轮老手不能为也。
峨眉纪游
一生好入名山游,此日登高万佛头。
莫道路从人面起,屡看云向杖端浮。
天惊一线猿猱怨,寺爱万年山月留。
归去能消几量屐,平居惯上数重楼。
赏析:
峨眉胜境,蜀中佛国;雄视西南,秀甲天下。据《峨眉郡志》载:“云鬘凝翠,鬒黛遥妆,真如螓首蛾眉,细而长,美而艳也,故名峨眉山。”相传此地为普贤菩萨道场。诗人以太白名句“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切入诗中主题,最是恰到好处。诗人身登绝顶,俯瞰山中,眼下寺庙数百,高低错落;僧人数千,经声缭绕;更有佛像数万,庄严肃穆。“万佛头”一句便由此而生也。拾阶而上,但见山路弯时,人去人来;竹杖指处,云聚云散,令佛教名山益发飘渺虚空,恍若隔世。
山上有一奇观名唤一线天,又称白云峡,峡外明朗开阔,峡内险壮清幽,两面悬崖绝壁,直插云空,透过疏藤密叶只露出蓝天一线,很是佳绝,故有是名也。因此地甚险,直教猿猱亦心生哀怨。诗人故意设此一景,大有李太白《蜀道难》“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之余味。此处无以复加之险状已令诗人叹为观止,更何况个中尚有亿万年之清风明月,有千百年之古刹钟声,又怎不让人流连忘返。
待尾联一结,又荡开一笔,令整首作品面貌一变也。“归去能消几量屐”典出《世说新语·雅量》。不管此行磨穿几层鞋底,归来后依然愿意再上层楼。此言一出,诗人之暮年浩气扑面而来也,诗人不管岁月几何,亦不管鬓丝几许,勇攀高峰之初衷不改,学如登山之志向不变。“器大者声必宏,志高者意必远。知夫声与意之本原,则知歌词之所自出。”(南宋·范开《稼轩词序》)。此诗读来,一股昂扬气势顿由心头喷薄而出,催人向上。
临江仙·活水公园
曲径小楼翠竹,浅渠活水青葭。纤尘未染静无哗。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鸟散堤杨轻袅,鱼潜藻荇交加。蜀都风日最堪夸。皓齿锦江水,明眸盖碗茶。
赏析:
河边曲径,水畔小楼,再佐以娉婷翠竹,随风摇曳,此境此情是何等清幽,又何等闲雅。该词以景语开篇,显得疏密有致,动静分明。“善道景者,绝去形容,略加点缀,即真相显然,生韵亦流动矣。”(明·陆时雍《诗镜总论》)信然!此词为成都活水公园而作,园内细浪浮烟,碧草如茵,水车翻滚,青葭浮动,一派旖旎风光,醉人心神。兼之公园远离闹市,更显得一尘不染,清静无比。诗人用“十万户”与“两三家” 之鲜明对比,来形容此地环境已脱却尘俗。
下阕续写眼中景致:半空莺鸟飞舞,长堤杨柳轻袅;水底潜鱼翻藻,波面萍荇错纵。诗人借景衬情,情景相生,从而道出“蜀都风日最堪夸”此一由衷心语。众所周知,天府之国,山青水碧,却也阴雨连绵。难得好风连日,红阳灿烂,令蜀都风致,格外清丽。此词最妙在结拍两句“皓齿锦江水,明眸盖碗茶。“皓齿”“明眸”本为青春少女所独有,此时锦江水与盖碗茶皆幻化为少女之皓齿明眸,成都府便活脱脱洇染成一幅千古美人图也。有此可见,诗人于成都之钟情,是何等执着,诗人于故乡之痴迷,是何等深沉。清人王夫之尝云:“含情而能达,会景而生心,体物而得神,只自有灵通之句,参化工之妙。”(《姜斋诗话》)。诗人结拍之生动意象顿使活水公园跃然纸上,豁人眼眸,此举亦堪称景情互见之典型范例也。
诗词:周啸天,1948年5月生于四川省渠县,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安徽师大中国诗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华诗词学会顾问,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得主。著有《诗心与佛心(周啸天诗学话语)》《中国绝句诗史》《简明中国诗史》《将进茶——周啸天诗词选》《历代绝句鉴赏大辞典》《薛涛》(历史长篇小说)等,主编有《诗经楚辞鉴赏辞典》《唐诗鉴赏辞典》《元明清诗鉴赏辞典》等。曾获《诗刊》首届诗词奖第一名,第五届华夏诗词奖第一名,2015诗词中国杰出贡献奖,四川省五个一工程奖,2024年中华诗词学会授予中华诗教名师称号等。
赏析:林 峰 1967年生,浙江龙游人。中华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兼评论部主任、中华诗词杂志社常务副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上海大学中华诗词创作研究院副院长,特聘研究员,全球汉诗总会顾问。出版有《一三居诗词》《花日松风》《古韵新风•林峰卷》《一三居存稿》《人面桃花相映红》《难写瞿塘两岸山》等诗文集。
编辑/章雪芳 审核/小楼听雨 校对/冯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