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深处,有一个以红色文化为引领的美丽村庄——荔波县板寨村。作为中国革命的重要历史地标之一,板寨村不仅承载着丰富的红色记忆,近年来更是探索出一条以红色文化为核心、绿色发展为支撑的乡村振兴之路。
板寨村的红军壁画
来到板寨村村民委员会,一幅红军入黔的彩色壁画映入眼帘,瞬间将人带回到那段峥嵘岁月。
1930年4月,红七军军长张云逸、总指挥李明瑞率领近4000名将士从左右江革命根据地转战黔桂边区,16日会师于板寨村,自此拉开红军队伍进军贵州的序幕。
红七军板寨会师旧址
红军会师旧址就在村委会旁边,如今已成为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以及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每年有数以万计的参观者前来参观学习。
“最初来旧址参观的散客居多。2021年,板寨村实施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除了本省的游客,广西、重庆、湖南等省的游客旅行团队也多了起来。”2015年就担任会址讲解员的覃媛告诉记者,2024年上半年到旧址参观的游客已达4万人次,平均每天200人。
“对讲解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覃媛不觉得是压力,更多的是动力。“努力干好这份工作,我觉得很骄傲。”
覃媛在会址内为游客作讲解
上个世纪70年代,红军会师旧址曾被改造为一所小学。姚举福就是这所小学的学生。听着红色故事长大的他,深知传承红色文化的重要性,也带头探索着板寨村的特色发展之路。
在他看来,板寨村不仅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而且还位于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范围内,因此发展红色文化和绿色经济是相得益彰的选择。
2006年,姚举福花了30多万修了村里的第一个农家客栈,生意红火。享受到了红色旅游红利的他,向村民证明了发展绿色经济的可行性。眼看着游客络绎不绝,在姚举福的带动下,越来越多村民也跟着陆续开起了餐馆、民宿,吃上了“旅游饭”。
2013年,姚举福担任板寨村党支部书记。上任第一件事,就组织党员群众前往遵义会议会址等红色教育基地学习红色文化的教育宣传经验,并在板寨村进行实践,同时在支部里积极组织开展党性教育。
“一方面,村民们得以深入了解先辈们的英勇事迹,增强对家乡的自豪感和归属感。另一方面,随着红色旅游的发展,许多村民通过参与旅游服务增加了收入。”姚举福说。
姚举福在田间收红米
在姚举福的带领下,板寨村紧盯红色美丽村庄的发展定位,探索建立了红色产业“六个一”发展模式(组建一套有力班子、发展一个主导产业、建设一片示范基地、培育一个联建企业、建立一种发展模式、培养一批产业工人)。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模式,发展了见效快、效益好且群众认可度高的特色产业,如黄金蜜柚、蜂蜜脐橙和百香果等,进一步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实现了“产业富”带动“精神富”。
该村还规划了“板寨红”系列生态绿色产业品牌,将农产品销售渠道从线下扩宽至线上。目前,全村发展了500亩红米、150亩紫米、300亩百香果、230亩蜂蜜脐橙、200亩黄金蜜柚等产业,带动全村243户共930人的增收。
“2023年,板寨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了159万元。”姚举福说,“一年会比一年好。2024年,我们很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