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追玉米肥要点多,及时补充长得阔,增产增收真不错

墨染江山 2025-02-13 18:55:41

北方追玉米肥要点多,及时补充长得阔,增产增收真不错

在北方广袤的田野上,玉米那绿油油的植株像整齐列队的士兵,承载着农民们满满的希望。玉米要长得好、产量高,施肥可是一门大学问,尤其在这个关键的生长阶段,各种肥料的施用要点多得很。

首先得说说氮肥。氮元素就像是玉米生长的“能量棒”。正常生长情况下,每生产100千克的玉米籽粒,大约需要吸收0.3 - 1.5千克的氮。如果氮肥不足,玉米植株就会显得矮小,叶片变黄,就像人缺乏营养脸色苍白一样。从叶片的生长速度也能看出来,正常的玉米苗在适宜温度和光照下,5 - 7天就能长出新的叶片,而缺氮时,这个速度会明显减慢。对比之下,合理追施氮肥后的玉米田,植株叶片宽大浓绿,叶片数量增多,整个植株看起来生机勃勃。而且氮肥对玉米穗粒数也有着重要影响。数据显示,适当增施氮肥能使穗粒数增加5% - 15%。这就意味着更多的种子,更多收获的可能。

磷肥也不容小觑。磷是玉米根系发育的关键元素,它能够让根系更发达。据研究,充足磷肥供应下,玉米根系的干重可以比缺磷时提高20% - 30%。想象一下,发达的根系就像一张巨大的网,深深扎入土壤,能够更好地吸收水分和养分。根系发达了,玉米植株的抗倒伏能力也会增强。在北方的一些沙地,风力较大,如果玉米根系不发达,很容易倒伏。对比那些根系瘦弱的玉米和根系强壮的玉米,在大风天气中,前者东倒西歪,而后者稳稳当当。磷肥还能提高玉米的抗寒能力。在早春的北方,温度变化多端,适宜磷肥的玉米能够更好地抵御低温环境,保障正常的生长进程。

钾肥的作用也十分独特。钾元素能够提高玉米的抗病虫害能力。例如,在有条件对比的试验田中,施钾量较高的玉米田,玉米螟虫的侵害率比缺钾田降低30%左右。而且钾肥有助于玉米茎秆的坚韧。强韧的茎秆能让玉米植株在生长后期不易折断。观察可以发现,缺乏钾肥的玉米茎秆较脆,容易在玉米生长中期的风雨中被折断部分茎秆,从而影响产量。正常的钾肥施用量每公顷大约在150 - 225千克(根据土壤肥力等因素有所差异),这个用量能保证玉米茎秆达到较好的粗度和强度。

在施加追肥的时候,时间也很有讲究。一般来说,玉米的拔节期是大追肥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是玉米生长发育的旺盛阶段,对养分的需求急剧增加。如果过早施肥,玉米植株还未到对养分的大量需求期,容易造成养分浪费,还可能因为肥料浓度过高对植株产生烧苗等不良影响;如果过晚施肥,玉米的营养生长已经受限,会影响穗分化和籽粒发育。

施肥的方法也有讲究。深施肥料能够让玉米更好地吸收,并且减少养分挥发造成的损失。例如,条施肥料深度在10 - 15厘米为宜,穴施深度在6 - 10厘米左右。而且施肥后要及时覆土,就像给肥料盖上一层被子,防止肥效过早散失。

在肥料的种类选择上,要综合考虑土壤肥力状况。如果土壤中氮素缺乏,那就选择尿素等氮肥;如果磷素不足,磷酸二铵是不错的选择;如果钾元素短缺,氯化钾或者硫酸钾可以派上用场。不过,现在也有很多复合肥,含有多种元素的复合肥能够一次性满足玉米多种养分需求。

另外,追肥量也需要精准计算。不能盲目施肥,要根据土壤肥力检测结果、玉米品种、种植密度等因素来确定合理的追肥量。比如,对于普通品种、种植密度为每公顷45000株左右的玉米田,氮肥的追施量可以在每公顷150 - 225千克之间,磷肥100 - 150千克,钾肥100 - 150千克。这种精准施肥的方式能够在满足玉米生长需求的同时,避免肥料浪费,提高肥料利用率。

在北方种植玉米,只有充分考虑这些施肥的要点,合理地选择肥料、精准施肥、及时追肥,玉米植株才能长得粗壮、健康,穗大粒多,最终实现增产增收的目标。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每一个环节都关系到玉米的生长命运,每一份肥料的施加都是对丰收的精心呵护。只有把这些要点都把握好了,到了收获季节,那一片片金黄的玉米田,饱满的玉米粒才会成为对农民辛苦劳作最好的回报。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