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注意过,那些不起眼的“废弃物”其实还能有大用途?
比如丢在角落里的树叶、做饭剩下的鸡蛋壳,甚至是常常踩在脚下的草皮土,都能用来养花。
而其中争议最大的是,用这些“垃圾”养的花,真的能长得好看吗?
可能很多人会怀疑,但实际上,这些方法早已经在很多喜欢养花的人那里变成了“省钱秘籍”。
一些饭后随手丢弃的边角料,依靠简单的处理,就能变成让盆栽疯长的大肥料。
下面,我们就从生活里的几个小物件说起,看看它们是怎样从“废品”变成了花草的营养品。
小时候,我们总能在冬天看到落叶堆满了小道。
可是这些落叶,除了用来踩出沙沙的声音,带来点童趣之外,还有更有用的作用——做腐叶土。
落下的树叶,一般都含有丰富的有机质。
只需要把它们堆在一个不漏水的角落,比如院子里的一处墙边,盖上一层土等待几个月,就会得到疏松、肥沃的腐叶土。
这种土壤非常适合种开花植物,比如月季或者绣球花。
因为它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氮、磷、钾,以及少量的微量元素。
相比于落叶,树皮养花可能更冷门一点。
其实,把树皮剪成细碎的小块,还可以铺在花盆底部。
当树皮慢慢分解,这些肥料也会逐渐释放到土壤中,还能增加盆底的透气性。
一些像兰花、蓝莓之类的植物,尤其适合用腐叶土和树皮来养,土一疏松,就不容易烂根了。
吃完鸡蛋,你会怎么处理蛋壳?
很多人会直接扔掉。
但其实,鸡蛋壳是很好的钙质补充物。
养花时,直接把蛋壳晒干,捏成碎末,拌入土里,就能给植物提供天然的钙质。
这一招特别适合改良比较偏酸的土壤,用鸡蛋壳还能提高土壤的通透性,让花草长势更旺。
如果觉得蛋壳粉的制作麻烦,还有人发明了一种偷懒用法——直接把蛋壳挖个小洞丢在花盆一侧,埋一点湿土就行。
它会逐渐释放出营养物质。
这种方法尤其适合家庭阳台养殖,不需要花费额外的时间和精力去做腐熟。
养月季、栀子花都可以试试看,既经济又方便。
出去公园或者郊外散步时,你可能会看到大树底下的土壤颜色比较深一点。
这是因为树叶在水分、微生物的作用下,已经慢慢分解成了腐殖质。
这样的土壤,不仅易于保水,还疏松透气,被称为腐叶土。
这种腐叶土对喜欢酸性环境的植物来说尤其有益,比如杜鹃花、铁线莲种类的盆景。
拿一把腐叶土混进普通的菜园地里,还能种出又肥又壮的蔬菜。
一些农村老人直接用锄头弄上一箩筐腐叶土,回家拌上点田里的土,就能让植物长得格外绿油油。
在厨房,很多家庭每次淘米水往往会倒掉。
其实,淘米水在发酵后,是个很好的有机肥料。
这种水中含有淀粉和一些微量矿物质,是柏树、文竹这些偏好弱酸环境植物的好选择。
要注意的是,发酵好的淘米水要稀释10倍以上再使用,否则可能会“烧根”。
还有像苹果、橙子这样的果皮,不但可以制作清洁剂,还能用来给植物补充养料。
方法也很简单,把果皮切碎,加水密封容器,静置3-4周,发酵后同样可以浇花。
在用果皮给植物补充养分时,很多人说它的效果不比买的营养液差。
生活中有不少东西,看似是“不值一提”的垃圾,但经过我们的一点点巧思和用心,竟然能转化为养花种菜的好帮手。
落叶变土壤、蛋壳补钙质、淘米水助生长,这些方法其实并不难,只要多花点心思,花草就会给我们最直观的回报,让家里的绿植开枝散叶、花开灿烂。
或许,你会发现这些不起眼的小细节背后,其实是一种对生活的全新态度:节约一点,自然多一点美好。
用生活的点滴去滋养生命,就像养花一样,好好用心对待,总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