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远在上古时代,野兽多得不得了,漫山遍野,都是野兽的踪跡。那个时代的人类,虽然沒有现代人那样聪明,可是他们却个个英勇非凡,无论那种凶猛的野兽,他们都有方法克服它,防制它们来侵犯人类。原始人的生活是非常简单的,一天到晚,出去狩猎,获取兽皮披在身上御寒,猎得禽兽,割肉充饥,倒也过得非常愉快安适。那时在大草原上,有一个村落,大约有数百戶人家,他们的生活和其他的原始人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熙熙攘攘,过着平安的生活。不料有一个寒冬的夜里,那个大草原上突然来了一种野兽,在天寒月黑之夜,竟把那村里的居民伤害很多,等到其余的村民发觉有野兽来侵袭村民,大家都起来捕捉野兽,而那野兽却已逃得无影无踪,村民在事后查看被那野兽侵害的情形,发觉被害的人数是非常之多,而被害的情形又非常之惨,大家便断定运一定是一种又凶猛又残忍的野兽,他们在以前是从来沒有发現过。他们一边料理死者的丧葬,一边吩咐大家互相警戒防备,以防那种野兽再次来侵袭。
这样每天提心吊胆地等着,等了有三百六十五天,那种野兽又来了, 因为他们等了日久之后,对于戒备工作也松懈下来,那野兽出其不意地重复伤害人,使村民又遭遇到很多的死伤。从此以后,每隔三百六十五天,那种野兽就光临人间一次,每次来一定杀死了很多人,因此,人们对于那种野兽都成到异常可怕,又想到那野兽每隔三百六十五天出來一次,恰巧是,整整的一年,于是便把那种野兽之为「年」,一到三百六十五天到头的一天,称之为「过年关」,要过这「年关」,大家都是非常恐慌的。当时大家想办法要避免「年」的侵害,于是召集村民在一起,商议一个妥当的办法,有一个上了年纪的村民向大众说:『我年紀已經很大了,也过了好几个『年关」,不过每次过年,总要牺牲了很多人,我们虽然侥幸沒有被一年』吃掉,可是为了要避免「年」的再来,让大家好安安稳稳地渡过「年关」,一定要想一个万全之策,使「年』不敢再来,我想,「年」是在每个大除夕的夜间才出来的,我们只要在那天夜里,都在家里,不出大门,将屋门紧闭,在屋门外面,放着弓箭刀枪,「年」要是来了,看到那些弓箭刀枪,一定就会害怕,不敢再冲撞进来了。
同时我们不论男女老小,大家不许睡觉,小心謹慎地等候着,只要等到天色大亮,「年」就不再来了,大家也可以平平安安地過三百六十五天了。大家听了那个老年人的话,都认为非常满意,只要同心协力,不眠不休,谨慎戒备,那怕「年」多么凶狠,也是不怕他的。但是转念一想,「年」既然要下山吃人,到了村里,见家家戒备,戶戶小心,它势必无隙可乘,岂肯饿着肚皮空跑一趟。于是大家又愁眉苦脸,想着对策,果然又有一个人想出一个办法,他说「年」来了!不过是因为肚子饿才吃人,我们不妨每家都备些魚肉鸡鸭牛羊,放在家里,要是「年」来了,就把这些东西抛给它吃,让它吃个饱,它吃饱了肚子,便不会再吃人了。何况,我们要是躲在屋子里,不再外出打猎捕魚,自己也要沒得吃,能多备些食物,非但可以应付「年」的需要,而且还可以供自己果腹。大家听了他的话认为很有道理,于是便决定照着办理。同时他们又四处调査打听,知道「年」最怕的是响声、红色和火光。因此一到大除夕,家家戶戶,门上贴着紅紙,堂上点着「守岁烛」,关门之前,门前用麦秸或稻柴烧着火把,家里安排着很多的牛羊鸡鸭等食品,等到关门之后,一家大小,通宵达旦不去睡觉,大家敲着罗鼓响彻屋外,此起彼和,不停不休。一直到天色大家才敢开门出来探视,知道那一天「年」果真沒有来,村里的大大小小,都安然无恙,彼此相见,都喜形于色,大家拱手道喜,嘴里说着「恭喜」!「拜年』!这意思就是说:『恭喜你沒有被「年」吃掉!』,大家都是高高兴兴地快乐非凡,什么事也不做,狂欢了好几天,认为「年关』已过,艰日安度,大家又可以平安地再过三百六十五天了。
从此以后,那种野兽「年」便一直沒有出来过,人类也再沒有遭受它的侵害。据說,它在大除夕出来的时候,只见东也红色,西也火光,左是锣声,右有弓箭,早吓得魂不附体!狼狈而遁,一连嚇了几年,早就把它饿死,再也不能出来害人了。可是人类一想到「年』的凶狠,还是要談虎色变的,所以每到大除夕,还是依旧戒备着,以防它再来,贴红色,烧火把,敲锣鼓吃魚肉,都是一仍其旧,不敢缺少一样。不过后来因为時代变迁,这许多风俗也有演变,貼紅紙认为不好看,于是在紅紙上写了許多字,便是后来的「春联」。弓箭刀枪搬出搬进也很麻烦,而且也不是每家能有的,便用白粉在地上画着作为代表,所以直到現在,乡間农家的大门前,在大除夕一定要用石灰画着弓箭的形象,寓意驱邪除灾,如像点「守岁烛」,到现在还是有人用的,中过人对于紅色认为是吉祥,光亮认为是兴旺,所以一直到現在,大家还是沿用不废。这虽然是一种民间的传说,但仔細想想,和現实生活的过年对照一下,却也觉得非常有意义的。
牛占亚,洛阳河洛文化研究学者,洛阳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三门峡社科联专家,三门峡高技能人才,三门峡第四届技术能手,国家一级高级技师资格,副高职称,大学讲师,三门峡古村落研究主要参与者,三门峡姓氏文化研究会学者,三门峡湖滨区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机电装备现代制造服务工匠达人荣誉,获国家授权专利19个,发表国际学术论文一篇,国内期刊论文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