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兴这个人从小就跟别人不一样,他打小就没那么在乎功名利禄,不喜欢跟人打交道,倒是对打抱不平的事儿特别上心,骨子里头就带着一股子反骨,跟那些读书人完全不是一路人。
他小时候抓周抓了刀剑跟笔墨,家里人高兴的不得了,觉得这孩子肯定能出将入相。
可是家里人往他手里塞翎顶,他压根就不接,扔了好几次。
这事儿放在后来看,还真是应了他的命运,跟清朝是八字不合。
家里人都说这孩子有出息,可黄兴压根就没把这些放心上。
小时候读私塾,那成绩是真的好,老师也喜欢他。
但是黄兴就是不爱跟人来往,同学们想跟他处好关系都难。
后来有人说是黄兴的同学,那大概率是攀关系。
私塾里教的那些东西,他是一点都不喜欢,觉得都是些没用的规矩。
但是为了不让他妈失望,只能硬着头皮学。
私塾先生看他写的文章,说这些不适合考功名。
黄兴就只能改,硬着头皮写些八股文。
去参加乡试的时候,别人都祝他金榜题名。
他倒好,心里想的是趁机出去玩玩。
临走前还给他妈写了首诗,说什么一第岂能酬我志,这不就是敷衍吗。
最后也是考上了秀才,这天分是真的好。
黄兴从小就喜欢练功夫,骑马射箭样样精通。
在善化县那地方,强盗经常下山打劫。
地方官根本不管事,百姓苦不堪言。
黄兴知道这事后,自己组织了民团。
正好有个叫童老幺的强盗,带了一百多人下山。
民团跟强盗打起来,一开始还吃了亏。
黄兴赶到后,直接冲进强盗堆里,砍翻了好几个。
强盗们看他这么猛,全都跑了。
童老幺被抓了以后,县长带人来要人。
黄兴当场就把童老幺给砍了。
县长想靠这事升官,被黄兴这么一搞,只能灰溜溜走了。
黄兴从小到大都这样,有股子特立独行的劲儿。
不管是读书还是习武,都走出了自己的路子。
这样的人物,比那些小说里写的主角都要精彩。
他的故事就像一部爽文,但每一件事都是真实发生过的。
这样的人物,难怪后来能成为革命领袖,带着大家干一番大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