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周国平说:“心灵是一本奇特的账簿, 只有收入,没有支出,人生的一切痛苦和欢乐,都化作宝贵的体验记入它的收入栏中。”他的意思想必是告诉世人,所有你经历的无论是痛苦还是欢乐,都是人生中宝贵的经验,是一笔丰富的财产,只要你的心灵尝试着去接受,欢乐更好,痛苦也罢。
有一位哲人问他的三个徒弟:“我们来到人世间是为了什么呢?”
第一个徒弟回答道:“我来这 个世界是为了享受快乐”
第二个徒弟回答道:“ 我来这个世界是为了承受痛苦。”
第三个徒弟回答道:“ 我来到这个世界,既要承担生活给我的磨难,又要享受生活赐予我的幸福。”
这位哲人给前两个徒弟打了50分,而给第三个徒弟打了100分。为什么呢?
因为前两个徒弟只答对了问题的一半, 而第三个才答对了人生的价值。
人生本就如此,没有痛苦就没有欢乐,没有欢乐就没有痛苦,一切都是相对的。很多人能以苦为乐,也有很多人以乐为苦,这苦与乐的感受全在于一心,本无绝对界限。
达摩面壁,凡人皆称其为苦修。有谁知道达摩祖师在静修中,心归空灵,慧及宇宙,体肤之苦尽皆化为心灵的极乐,并无半点苦楚可言。
凡夫俗子虽然住在别墅,吃着绝顶美食,看似住得富丽堂皇,吃得津津有味,殊不知背后所付出的艰辛与泪水,这快乐的背后早已浇灌上了痛苦的滋味。其实,生命本身并没有苦与乐之分,只是众生按照自己的世俗观点和功利心,把世间的事情分成了苦与乐:合乎于心便认为是乐,违背于愿就看作是苦。世界万物早已失去了它本应有的面目,失去了原本的样子。到头来,既没有接纳过苦,也没有彻底拥有过乐。
若我们能抛弃一切杂念,让事物回归本真,痛苦与欢乐也就不存在了。那时候,苦与乐是一体的,苦即是乐,乐即是苦。我们更能坦然地接纳苦,大度地把苦看作是人生的必然历程时,先前的苦乐“标准”立刻土崩瓦解,根本不再有苦与乐的分别,生命本身就是一场盛宴。你我所能做的就是去享受这生命的盛宴,享受所有的苦与所有的乐,活在生命的苦乐中。
这时候我们才知道圆满的人生并不是一辈子没有吃过苦、失过恋、丢掉过工作,相反是经历过、体验过、面对过这些苦的滋味,品尝过那苦的味道,最终却能超越那苦的感觉,得到自己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