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桐乡灵安往事:60年前,小镇女人“老老实实服服帖帖”生孩子

桐城一派 2024-12-21 12:53:33

文/桐城一派

今天冬至,祝大家幸福安康,万事如意!

灵安往事,继续上路。灵安,杭申公路桐乡县城至杭州的第一镇,小镇安谧,与世无争,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倒也相安无事。

老底子小镇的业余生活很乏味,准确来说,连乏味都谈不上,根本没有业余生活好不好。傍晚五六点钟,街上基本看不到人了,即便有,也是匆匆过客。

看电影是小镇人们最大的业余生活,但县城的电影放映队一个月来一次,像大姨妈一样笔准,老掉牙的《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和《渡江侦察记》反反复复,看得隔夜饭吐出。即便如此,也得装出津津有味的样子来。

儿孙们天真地问,那个时候没有手机,没有电脑,没有网络,没有游戏,你们是怎么过来的呀,真难以想象啊。长辈们语塞,一脸苦笑,欲言又止,因为这句话实在说不出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后一句是什么意思,不就是早早熄灯上床睡觉吗,睡不着怎么办,造人啊。

你以为你那么多的叔叔伯伯、姑妈姨妈、娘舅姑父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啊,是你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老老实实服服帖帖”造出来的。与其南征北战,不如自己作战。所以,老底子小镇人最大的乐趣就是关灯造人。

现在不是流行“小镇做题家”吗,可在60多年前,灵安流行的是“小镇生娃娃”。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种高大上的道理小镇人不懂,小镇人只知道“多子多福”、“光荣妈妈”这种直白咸话。如今鼓励二胎三胎都不愿生,老底子的灵安人真是老实服帖,根本不用你劝,不用动员,十胎八胎的生,愣是把“三胎四胎”甩出几条“安弄”来。

为了当“光荣妈妈”,灵安女人拼命地生,死劲地生,在我印象里,灵安街上有四五个小孩子的家庭稀松平常,七个八个的也随处可见。有个儿时的玩伴,我们都叫他“老九巴”,因为他家中排行第九,故得此小名。灵安“阿八大饭店”老板,排行第八,没想到用阿八来命名的酒店,如今成了灵安最著名的网红打卡地。

六毛头,七嘎里,八娘舅,九娘娘,十奶奶,小辰光张口就来,就是不知道,十个开外的怎么称呼。镇上有一户人家,像《甜蜜的事业》里一样,前面清一色四个丫头片子,名字倒也没有取盼娣,招娣、来娣之类的,生到第五个才生了个带柄的。也算得遂所愿。

老底子的灵安,生5个孩子以上的人家很多,能记得起除了老九巴和阿八家外,还有钱同传、吴济恒、吴锦江、陈谋兴、何金松家等。多子女家庭,小孩子也并不是全部存活,也有夭折的,实在多了养不活怎么办,送人啊。有送附近乡下,也有送山东的。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山东人抱小孩”灵安是重灾区,据不完全统计,灵安一带被抱养山东的小孩大约在三四十人。老底子提倡“光荣妈妈”,后来计划生育“只生一个好”,再到现在的生育放开,原因是时代在变,生育政策在变。

但时代在变的同时,人们的观念也在改变。现在,如果让你回到60年前那个没有网络、没有手机的年代,显然你是不愿意的。同理,要让现在的女大学生“老老实实服服帖帖生孩子”也是很难做到。

虽然我很反感人大那个叫王宪举的砖家,但设身处地的想,王砖家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里,生育权从来就没有完全属于个人,而是一项需要审批,可以被计划的人类活动。

都已经是2024年的尾巴了,王砖家之所以还叫嚣让女大学生“老老实实服服帖帖地生孩子”,主要原因在于:

人们的观念在变,但王砖家还活在60年前。

0 阅读:0
桐城一派

桐城一派

一本正经的一派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