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的《在人间》让我明白,这一生为什么要多读书

文化指南针 2025-03-06 14:37:27

高尔基的家庭和成长背景

你能想象一个三岁的小男孩,失去了父亲,被霍乱夺去了生命的父亲和他那一度美满的家庭分隔两地吗?

这个男孩就是高尔基。

他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家庭里,父亲是一个艰难求生的小木匠,母亲在父亲去世后不得不带着他寄居在娘家。

这样的童年,对于一个天真无暇的孩子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打击。

而为了谋生,母亲不得不改嫁,高尔基跟着外婆一家生活。

外婆家并非乐土。

外公贪婪、残暴、自私,两个舅舅为了争夺财产,还把高尔基当成了眼中钉。

日子一天比一天艰苦,外婆家也破产了,生活变得越来越困窘。

高尔基在这样的环境下,不得不一边捡破烂,一边上学,勉强读完了二年级。

十岁时,他就被迫去当学徒,提早见到了人世间的苦难和卑劣。

读书如何改变高尔基的命运

虽然生活艰难,高尔基却从未放弃读书。

读书,是他在黑暗生活中的唯一光亮。

高尔基曾说:“我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光明和越有意义。”读书让他看到了不一样的生活,赋予了他改变命运的希望和力量。

多年后,当他把这些经历写成《在人间》,读完这本书的我们,仿佛也能感受到那份在苦难中坚持读书的力量。

他用文字告诉我们,读书真的能够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不仅开拓了视野,也点燃了心中的希望火苗。

阿廖沙的学习与工作经历

阿廖沙,十岁时成为了无父无母的孤儿。

他被送到一家鞋店当学徒,老板要求他像雕像那样站在门口,不能动弹。

这对一个孩子来说是多么残酷的要求!

阿廖沙曾经因为衣服上长满疥螨,实在难忍,只能到处挠痒,被老板责骂。

在鞋店,阿廖沙见识到了人性的丑陋:同事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满口粗话,不择手段地讨好卖乖,甚至连他也逃不过因为一声笑被责骂的命运。

阿廖沙不喜欢这样的生活,他试图逃跑,但还没等计划实施,就因为意外烫伤住进了医院。

受伤的他丢了工作,最后由外婆接回了家。

外婆的影响与阿廖沙的成长

阿廖沙的外婆是个善良的人。

她认为外公之所以破产,是因为家里没有帮助穷人,上帝收回了他们的财富。

所以,她经常在夜晚拿出为数不多的钱施舍给别人。

她告诉阿廖沙,“人们生活得很贫穷,可没有人去关心他们。”小时候的阿廖沙虽然不完全理解外婆的话,但他知道,这其中有某种意义,需要他去慢慢体会。

在外婆的影响下,阿廖沙渐渐养成了读书的习惯。

书中的世界对他来说像天空中的星星,逐渐照亮了他心灵的角落,让他从庸常的生活中看到了另一种可能。

结尾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命运,但我们能通过努力去影响和改变它。

高尔基通过读书改变了自己命运的故事,给了我们很多启示。

读书不仅能给我们知识,更能给予我们面对生活的智慧和力量。

这也许就是我们这一生为什么要多读书的原因。

诚然,生活中有许多烦扰和不如意,但读书可以使我们找到内心的平静和方向。

在书中,我们能够看到世界的多样性,找到与自己相似或完全不同的人生经历,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找到积极生活的力量。

回头看看高尔基的人生历程,他从困苦的童年里摸索着走出来,通过读书逐渐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他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不管处境多么困难,只要有书籍相伴,我们就不会孤单。

读书不仅能开阔我们的视野,更能深刻影响我们的内心世界,改变我们的生活轨迹。

高尔基的故事提醒我们,命运不是静止的,每个人都有权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

读书,正是一条通往光明未来的路径。

让我们时常拿起书本,开启一段新的心灵旅程。

书里有世界,有历史,有未来。

让我们在这个喧嚣的时代,通过读书找到自己的心灵归宿,迎接更加美好的生活。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