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害无辜的孩子,却还能被安排到公安局工作?这事搁谁听了都别扭。
“白公馆”这个地方,重庆人都知道,那是国民党关押共产党人的黑牢,惨绝人寰的酷刑、无辜被害的烈士,光是听名字都能让人脊背发凉。
而在这场革命与反革命的较量中,杨钦典,这个曾经的刽子手,却因为释放19名革命志士而被宽恕,甚至被革命政府安排工作。这事儿一说,争议就来了。
有人说他是戴罪立功的“功臣”,也有人骂他是迫害烈士的“刽子手”。这人,到底该怎么看?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他是刽子手,但没得选。
杨钦典最初不过是个穷苦农民的孩子,家里指望他读书出人头地。他参军时是冲着“报效国家”去的,但阴差阳错,当了国民党的警卫,最后成了白公馆的看守班长。
按理说,这种地方的“工作”沾满血腥,但杨钦典并不是个嗜血的人。他掐死小萝卜头时没敢用力,甚至被上司一刀解决了小孩的性命。
说白了,他是被逼着站在了屠刀的一头。如果不执行命令,他自己也得死。
人性和命令之间,刽子手的身份是他无法逃离的枷锁。可问题是,他的手上确实沾了无辜者的血。
二、良知没泯灭,但也没多大能耐。
在白公馆里,杨钦典并不是个坚定的反共分子。
相反,他私下里对共产党人抱有同情心。他偷偷延长放风时间,甚至帮忙传递情报。
这些行为,换作那些铁了心的特务,是不可能做出来的。但他能做的也仅限于此。
对他保命是第一要务,哪怕有良知,也没胆量直接对抗上级。所以说,他在白公馆里既是帮凶,也是个“伪装者”。
这既让人同情,也让人不齿。
三、大是大非面前,他赌了一把。
1949年,国民党败局已定,解放军兵临城下,白公馆的杀戮达到了高潮。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杨钦典做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打开牢门,放走19名革命人士。
这件事,救的不仅是人命,也保存了这些革命者的记忆和历史。而杨钦典的动机是什么?一是良心过不去,二是他看清了局势,知道共产党会赢。
放人,是他救赎自己的唯一机会,也是赌一把未来的政治生涯。从结果来看,他赌赢了。
新政府不仅宽恕了他,还给了他工作机会。这是他聪明,也是他幸运。
但这是否足够为他洗白?未必。
杨钦典是个典型的“边缘人”。
他并不是个铁腕刽子手,也不是个坚定的英雄。他的身份,夹在国民党与共产党之间,既是屠杀的执行者,也是革命的协助者。
对他活下去是第一目标,选择良知是第二目标。人性与政治,在他身上纠缠了一辈子。
有人感谢他,也有人恨他,这都不难理解。但从历史的角度看,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时代的洪流里,个人很难做出完美的选择,但关键时刻的一个决定,足以改变历史的书写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