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英法这种疾病的,是一种白色的螺旋形细菌,叫做梅毒螺旋体。这种疾病的病程漫长,早期仅是侵蚀生殖器一起皮肤而已。但随着病程的渐渐发展,它便会开始侵犯全身的各个器官,并伴生各种各样的症状以及体征。
1909年,来自德国的著名有机化学家,免疫学家以及组织学家保罗·埃尔利希组件了化学实验室,研究砷化合物对梅毒的治疗作用。来自日本东京的细菌学家秦佐八郎随后也加入了他的实验室,探索梅毒的治疗办法。
他们探索出一种可以使得兔子感染梅毒的试验方法,然后开始使用砷化合物尝试小妹梅毒螺旋体。在日复一日的实验之中,这二位科学家深耕于实验室之中,埋头苦干。
兔子身上的梅毒斑开始又显著性的变化,实验的第二天,兔子血液中的梅毒螺旋体就消失了,实验的第三天,兔子上的梅毒斑就已经干燥,并逐渐愈合。在世界上延续了近千年,在各种红灯区大面积爆发的梅毒病菌,终于被人类征服了。
而主攻砷凡纳明的埃尔利希,更是获得了1908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个奖项是因为,他为人类开创了一个新的疾病治疗思路——化学疗法。如今,化学药物的治疗已经成为了世界上人类攻克疾病最常用的一种办法。当时的报端评论他是:
“他打开了通往未知之门。在他辞世之际,整个世界都在缅怀他的恩惠。”
但是这位伟大科学家却不知道,他的助手森佐八郎将这个药物带回日本之后都做了什么。1931年的时候,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此后的中华大地就此沦入了销烟与战火之中,日军在我国的土地上犯下了种种的不可原谅的暴行。
而其中一项,就是他们会以各种招聘护士,招聘女工,招聘清洁队员等名义,诱骗女性成为“慰安妇”。据统计,二战期间日军强征的“慰安妇”人数多达41万人,其中有一半的女性来自中国。
森佐八郎带回日本的“606药剂”,就成为了最好的预防针。他们强制性的将这个药剂注射到每个本来就十分健康的女子身体里,这个药剂本是治疗梅毒的药剂。本是为了患上梅毒的患者使用的,所以副作用患者们也没有那么的在乎。
而这个药物的除了能够杀死梅毒螺旋体之外,最大的副作用是让女性永远的丧失生育能力,即使是怀孕了,也会堕胎。也许当初发明出这个药物的埃尔利希,本意是为这个世界带来光明,但日军却将其,变成了一个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