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嵩、蒋乾父子山水画赏析

英锐看文化 2023-02-14 23:39:18

蒋嵩字三松,号徂来山人、三松居士,活动于明朝中期,画法宗吴伟,为浙派名家之一。喜用焦墨枯笔,亦善用淡墨,浓淡相间,浑然一体,是浙派晚期名手。

蒋乾字子健,是蒋嵩之子,号虹桥,一生孤介不苟,时人称其为东海冥鸿,其山水清拔古雅,过于乃父。

因为浙派山水在风格上非常的接近南宋的马夏之作,所以后来之人作假画时,就将一些浙派画作上的落款改换成南宋马夏之名;事实上,目前许多流传的“马远”或是“夏珪”的作品,有很的比例,是这一群被称为“狂态邪学”的明代浙派画家的作品。

山水图扇页 明代 蒋嵩

此图显示出作者具有较强的把控水与墨干湿、浓淡的能力。山石、树木没有线条勾勒的束缚,全以深浅不同的墨晕染。流动的墨气增强了江南山水迷朦、草木华滋的地域特征,同时令画面于气象万千中气韵生动,具有“江上愁心千叠山,浮空积翠如云烟”的诗意。画风受宋“米氏云山”的影响而又有所变化,是明代文人画中难得的大写意墨笔山水。

山水扇页 明代 蒋嵩

此图是一幅绘其意不绘其形的画作。远景的峰峦岭岫没有被具体地刻画,仅用淡墨晕染山头,勾勒出大体的形貌。中景的平湖静水则不着一笔,完全靠远景的山与近景河岸的夹衬暗示出来。近景枯荣相伴的杂木,以浓淡墨直接点染叶片,运笔洒脱,墨气淋漓。平坡处相向交谈的高士不见眉目的刻画,仅略具形态。简约的构图和概括的表现技法,没有令画作失去画意,蒋嵩巧妙地运用虚实映照、黑白相衬和以简胜繁的艺术手法,吟唱出一曲烟云浩渺、葱郁深秀、意境空旷而不荒凉的山水清音。

旭日东升图 明代 蒋嵩

在中国古代绘画中,单纯表现海上日出的画作极少。此图以平实的章法表现了最令人心动的海上景观。全幅构思巧妙,以近景飞溅的浪花和中景汹涌的波涛,烘托出远景冉冉升起的旭日。旭日的四周以淡墨晕染云雾和水汽,将旭日映衬得光华四射,充满无限的魅力。

渔舟读书图 明代 蒋嵩

画家用简练概括的手法,表现群山绕湖、轻舟横渡的清旷之景。湖面上一条篷船荡漾,船尾一人静坐读书,船头渔夫用力撑篙,钓竿斜插于船上,表现了文人士大夫闲适安逸的生活情趣。在画法风格上,山石虽有斧劈皴的痕迹,但不像马远、夏圭那样坚硬外露,而是落笔草草,水墨晕染浓淡相宜,此为蒋嵩粗笔水墨山水画的典型之作。

携琴访友图 明代 蒋嵩

雪景山居图 明代 蒋嵩

画面上白雪霭霭,人迹罕至,树木枯槁,群山寂静,有一种“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诗情画意。描写了渔樵并读书的隐居生活。画家用浓墨画枯木,运用浓淡墨色画出了冬日雪景的辽远开阔的景色。

此图绘于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作者时年79岁。宋元以来,有很多文人墨客以赤壁为题创造出许多名作,蒋乾的《赤壁图》就是根据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所作的千古名篇《后赤壁赋》绘制的。画面描述了文人在游赤壁时的感慨,虽屡次改朝换代,但江山依旧。此图意境深远,构图采取俯视角度,赤壁位于画卷的左端,陡峭而险峻。山路盘绕其上,有几位文人在赏景吟诗。画卷中端江面开阔,有仙鹤在空中翱翔,岸边舟船上有一文士闲坐于内,可能绘的即是苏轼。山水和人物活动情景交融。

仿王蒙山水 明代 蒋乾

图绘山峰高耸入云,山头密密麻麻,数不胜数;山上树木成林,山腰处一玉带瀑布倾泻而下,汇集在山脚;山脚一平坦处数座茅舍映入眼帘,房前流水潺潺,屋后群山,实乃为文人隐士至爱之居处。

3 阅读:356

英锐看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