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重启阿富汗棋局分化塔利班剑指中国邻国

万物聊 2025-03-27 10:02:21

当美国代表团时隔三年重返喀布尔,一场精心策划的战略调整浮出水面。特朗普政府近期密集接触阿富汗临时政府,不仅删除三名塔利班高官的全球通缉令,更启动囚犯交换谈判,这些动作绝非单纯的外交示好,而是瞄准中亚地缘格局的重大布局。

3月下旬,美国务院悄然将阿富汗临时政府内政部长西拉吉丁·哈卡尼及其两名亲信从通缉名单中除名,此前美国曾悬赏千万美元追捕这三位哈卡尼网络核心人物。此举与美囚犯事务特使博勒访问喀布尔形成呼应:双方就移交在押美国人、追回遗留武器等议题达成初步共识。

2021年拜登政府仓促撤军导致价值70亿美元的武器装备落入塔利班之手,包括7.5万件轻武器、2000辆装甲车及33架黑鹰直升机。特朗普如今重提武器追索,既为挽回颜面,更为证明其2018年与塔利班签署多哈协议的远见,该协议本可确保美军体面撤离,却因拜登政府执行失误酿成喀布尔机场大溃败。

耐人寻味的是,美方接触对象仅限于喀布尔的临时政府官员,刻意冷落坎大哈的塔利班宗教领袖。这种分化策略直击阿塔权力结构软肋:临时政府总理哈桑·阿洪德为代表的务实派主张国际承认,而最高领袖希巴图拉·阿洪扎达坚持原教旨主义路线。

美国智库战争研究所报告指出,哈卡尼网络的军事派系控制着阿临时政府65%的关键职位,但与坎大哈神权集团在经济改革、妇女权利等问题上分歧加剧。特朗普团队正利用这种裂痕,通过放宽制裁、恢复领事服务等筹码,诱导喀布尔当局逐步远离宗教核心圈。

随着美军撤出中亚基地,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将影响力延伸至瓦罕走廊,这条连接中阿的狭长通道,已成为矿产运输和能源管线的重要枢纽。美国务院2025年《印太战略报告》明确将“遏制中国在中亚扩张”列为优先事项。

清华大学国际关系教授阎学通分析,特朗普政府试图在阿富汗复制“新加坡模式”:通过有限接触换取反恐合作,同时制造内部制衡防止亲华势力坐大。这种策略若能成功,既可削减美国投入,又能在中国西部边境制造战略牵制。

阿富汗临时政府外交部长穆塔基虽表态“愿与所有国家建立平衡关系”,但坎大哈方面近期强硬重启石刑处决,显示出神权集团对世俗化改革的抵触。更危险的是,哈卡尼网络与基地组织的历史渊源未断,美国解除通缉恐遭国内舆论反噬。

随着2025年美军完全撤出阿富汗周边基地的期限逼近,特朗普的“低成本控制”策略进入关键期。喀布尔街头已出现“不要美国傀儡政府”的涂鸦,这场跨越二十年战争的外交终局,正将中亚推向新的地缘风暴眼。

0 阅读:8
万物聊

万物聊

心怀之处皆为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