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描述:我对可控核聚变总是持有悲观态度,且不说永远的五十年,单就现在的一些信息来看,还没有什么Q能大于一的反应堆装置。而且大于一也只是一个开始,真正能够达到商用目的,至少要大于10。
而太阳本身也是一个超大的反应堆能源,如果可以在近太阳轨道上建立类似于戴森球的太空太阳能电站,对太阳的能量进行利用。只要能用上理论太阳输出能量的万分之一,或者十万分之一。对于人类来说依然是非常庞大的能源。
单纯说技术角度,这两个的实行难度和技术难度,究竟哪个更大一些?
题主设想的太空太阳能电站,在理论上就被彻底锁死了。
需要消耗1/310的地壳质量,建设10万亿年,用掉7000多个宇宙年龄的时间。
以下是计算和推导过程:
太阳表面的辐射功率密度(照度)高达6000万W/m^2,产生5700K的温度,足以让任何材料等离子体化。
在太阳表面轨道,实现十万分之一的能源,连三体人都不敢这么想。
要让材料能够发电,就必须足够地远离太阳。
那应该距离多远?
通过半径与圆表面积关系(4πr^2),易知,照度随着距离的增加衰减,且衰减倍数与半径的平方 r^2 成正比。
照度,也即辐射功率的密度,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光通量( E=dΦ/dS )。
光通量Φ,相当于1秒钟的辐射能量。
当远离太阳中心10个太阳半径时,照度衰减为60万W/m^2。
这个照度依旧很高。
太阳直接看做黑体辐射,它的照度,相当于黑体单位面积的辐射通量。
E=B(T)=σT^4(W/m^2)
σ 为斯特藩-玻尔兹曼常数 5.67×10-8W/(m^2·K^4),黑体辐射的能量公式也即为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中,辐射系数为1(黑体)时的特殊情况。
通过以上能量关系,可以看出照度与热力学温度四次方 T^4 成正比。
由于照度随着照射半径 r^2 衰减。
那么,热力学温度 T 随着照射半径的平方根 r 衰减。
易得:
远离太阳中心10个太阳半径时,一个材料吸收全部能量时,产生的温度依旧高达:
5700÷10=1802K
硅的熔点为1414℃,相当于1687K
这个温度依旧比硅的熔点高出不少,即便考虑到硅片20%的反射率,温度也高达1700K,足以融化硅晶体。
低于1414℃,是不是就可行了。
其实,也不是。
光伏板上除了硅片,还有钢化玻璃(保护)、铝合金(密封支撑)、硅胶(密封)、EVA(固定粘贴)、TPT(背膜,耐腐蚀)。
这些材料能够忍耐的最高温度在200~600℃范围内。
在太空上,可以弄粗糙点,尽量用金属材料,不考虑寿命损耗时,我们尽量高的来预估:
可做到700多℃的极限,也即1000K左右。
这个温度,相比起太阳表面温度降低5.7倍。
带入以上的公式,可以得到照射半径,相比起太阳半径增加的倍数为:
5.7^2=32.5 倍。
太阳半径为 6.955×10^8 m
那么,让太阳能太空发电站的温度在1000K时,电站距离太阳的最近距离为:2.26×10^10 m
要用上太阳能量的十万分之一,考虑到光伏发电损耗,有效电磁波的转化、发射和吸收。实力利用的能量,达到光能的5%都已经很高很高了。
那么需要覆盖的十万分之一面积,还需要增加20倍,也即达到太阳光球照射面积的5000分之一。
需要覆盖的总面积为:
S=1.28×18 m^2
常见光伏材料组件每平米12kg,单晶硅组件17kg/m^2。
那么需要的总光伏材料重量,可达到2.2×19 kg。
地壳质量2.6×10^22kg。
可得,建设如此规模的太阳能太空电站,需要的总质量高达地壳的1/310,地壳绝大部分都在海平面以下。
要建设这么大的电站,海平面以上的地表基本上都已经挖空了(当然地表还会在伴随着火山地震等大量地质灾难的同时,诞生新大的大陆)。
当然,如果是在地球公转轨道建设十万分之一太阳功率的电站,需要用到的地壳质量,更是多大1/7(轨道大了,需要的电站覆盖规模平方倍数增加)。
要建设这么大的太阳能太空电站,运输也是一个问题。
人类最大运载力的火箭,是土星5号,到月球轨道的运载力为45吨。
进入太阳轨道后,还需要通过调整方向,形成不同的椭圆轨道,从而到达太阳系不同位置,预估运载力还会减弱好几倍,最终质量比在20左右。
最终送到建设轨道,材料也就10吨左右。
那么,总共需要运输的次数为:
2.2×10^15 次。
当前人类一年发射峰值为1千吨左右,相当于20个土星5号。
也就是说,对于人类来说,一年也就能运输20次。
建设这么一个太空太阳能电站,需要的时间为10^14年,也即100万亿年。
而宇宙年龄也才138.2亿年,相当于宇宙年龄的7000多倍。
即便人类牺牲全部的工业生产,用于航天,也需要大约50个宇宙年龄。
另外消耗的燃料,也多达运输重量的20倍,需要消耗地壳质量1/15分之一的燃料。然而地球上根本就没有这么多的化学燃料。
所以,要建设这么大的太空太阳能电站,必须是在掌握在可控核聚变的基础上。
根据钱老的《星际航行概论》,核聚变的最高工质喷速可达15000km/s,相当于当前人类最好发动机工质喷射速度的3000倍。
根据阿克莱公式(也即广义齐奥尔科夫斯基公式):
m0mk=(1+vc1−vc)c2w
易知,在如此高的工质喷速下,需要的聚变燃料,大约为推送质量的1/1000。
也即, 2.2×16 kg
地球上水资源的总质量为1.66×10^21kg。
水资源消耗大约是7.5万分之一(大约占氘、氚总资源的1/4左右)。
如果考虑用上木星的氢资源,星际氢资源,消耗还会更低。而且掌握可控核聚变,能够星际旅行后,也可以使用星际的星际金属、硅等资源,不用消耗母性。
也就是说,当全面掌握可控核聚变之后,建设超大规模太空太阳能核电站才具有可行性。
前者反而成了后者的必要条件。
但其实,你都能利用可控核聚变,满太阳系飞的时候,建设和维护这么大规模的太空太阳能电站,就很鸡肋了。
其实,过高的能量也不能直接发射给地球使用。
因为地球获得的热量太多,会导致地球的废热过高。
即便题主设想的电站给地球发射万分一的电能,产生的废热就足以让地球升温100℃,造成全球生物灭绝。
然而,对于航天器来说,也根本用不上这种规模的发电站,航天器子自带的太阳能发电装置就足够了。如果所有的航天器组合起来,就相当于局部的戴森球,这种设计倒是可以的,但这和去建设一个电站有着本质的区别。
所以,大型太空太阳能电站,可以为人类未来终极能源道路锦上添花,但无法成为能源道路的正道。
当然,你把太阳能太空电站的规模,缩小到当前能够做到的级别,还是适用的。例如,现在中国和日本都有这方面的研究方向。由于现在光伏技术很成熟,微型太空发电站出现的时间,是有可能比可控核聚变电站更早的。
总之,非得像题主设想的那样,掌握可控核聚变之前,造出十万分之一总太阳能的太空太阳能电站,当前人类需要用7000多个宇宙年龄的时间。考虑到材料的分子热运动,辐射破坏,整个电站会在漫长的时间中一边建设,也在一边报废。
实际,这个电站永远都建设不出来,在理论上就被彻底锁死了。
太公直钓
拆了地球都不够给太阳做条皮带,你还想把太阳包起来?
谷村一号 回复 07-17 23:50
自信点,拆了太阳系所有行星都不够给太阳做条皮带。[得瑟]
Naits_房
你咋不上清华
4746
这工程我拿不下,我只能给太平洋加个盖子,你就忽悠我去给太阳做个壳儿?
大郎不吃药 回复 05-27 22:49
这个工程我王多鱼投了
23
你是我见过算戴森球最精细的一个,
岸部假明
感觉作者有点弱智,造不了那么大的,不能造小点么,可笑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回复 07-15 20:13
你这智商,我突然想起了一个小品
困惑 回复 06-04 13:12
你的智商也不见得有多高
Fxb
你得想一下 太阳面积事多少吧。得挖空多少个地球 才能造个壳子? 有那实力 我还去罩住太阳干啥。。
刀锋
作者还不如直接做个大锅,架太阳上烧开水更实际一些
50大虾
别逗了,就现在把地球地表面铺满太阳能发电的都足够整个世界用了,还去太空建啥!?
000999 回复 07-18 20:25
[害羞][笑着哭]
Qak-unsrel 回复 04-07 06:11
云层会影响电池板的热度,美女会影响你拔剑的速度
会痛的石头
等能造戴森球的时候,早就不是现在这些落后的技术了
用户10xxx77
太阳本来就是纯能态,你用太阳来发电?这不是脱裤子放屁吗?
郁嶷
有搞出戴森球的技术,可控核聚变都是小儿科
谷村一号 回复 07-18 00:08
这就不只是技术问题,而是完全不实用,也不现实,太阳的质量占整个太阳系的99%,太阳系内的资源是远远不够用的,要想建造戴森球,人类文明的活动范围恐怕至少得是太阳系的数百倍,如果人类真能发展到那种程度,那还需要戴森球吗?戴森球吸收的能量能否覆盖那么大的范围?[得瑟]
欧零幽
戴森球就是个搞笑的片子。
倒霉熊猫
把地球拆了都不够造个戴森球框架的。
酒鬼
不要说包太阳,包围一下地球给地球降降温,顺便还能收集足够能量[笑着哭]
奋斗
怎么看都像是民科臆想,不在地球上解决能源问题,所有在外太空的设想都是空中楼阁
Allen
要建设这种规模也只能机器人三D打印才行
George
太阳就是核聚变的
赣州小炒鱼
利用太阳能是只能在近日轨道,到火星就很少太阳能了。核聚变都可以在土星卫星上使用。有了核聚变,可以去更远的地方。
煞腾星
有造戴森球的时间造个备用太阳不是更省事?想用就用不想用就关机!
喃咛V浪漫
先把九大行星建房卖了才够钱做吧。
无声狂啸
中国银行的金库里面有那么多黄金,为何大家还要打工?
i幻灭
成本什么的先不谈 核聚变主要用途是干嘛的?星际航行 怎么?你打算星际航行一路拖着一个太阳一起走啊?
永烁星光 回复 06-06 22:37
说不定很久以后的飞船发动机里就能装个太阳……
谷村一号 回复 永烁星光 07-18 00:11
可控核聚变就被称为“人造太阳”。[得瑟]
szgxd77
把地球拆了估计都做不出一个戴森球
tb7843381
以前我就想象过把所有的太阳光都收集起来汇聚成直径10米的超强光线是不是能达到瞬间让物体消失的程度。奈何人类目前造不出这种聚光器,于是我又想到了一种代替方法,就是研发超强激光武器,但目前最大的瓶颈就是能源问题,能源跟不上,就算研究出来了,还没亮0.0几秒就因能源不足直接失败了[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BP机只买金菠萝
没必要吧,把月球拆了做成太阳能板覆盖地球表面不就得了?
用户33xxx70
这话说的可控核聚变就跟喝水是的。不知道在哪里高就?
嘿嘿
利用太阳能,不一定要建戴森球。戴森球只是一个能量利用量的大小来衡量文明程度的。以目前以及未来百年的能源利用量来讲,地球表面荒漠铺上太阳能就足够了。当然,为了更高效或者更多的获取能量,你可以在高空轨道绕地球建一圈那也足够了。既然是在对比聚变和太阳能直接利用,耗尽地球资源也难以建成戴森球,难道把地球全部烧掉就能获得同量的能量?两者不论是技术难度还是可利用的总量,太阳能都更具有实际优势和价值。
酒鬼
人类发展地森球就有用不完的能量[得瑟][得瑟][得瑟]
北诺
戴森球就是一个笑话
●″☆Silen★
核聚变都搞不定还戴森球,就好比你让石器时代的人造热武器。但凡有脑子的人都不会问出这种问题。
胡耘
不该什么能源都需要经济性。只有商业化才有前途。
老飞。。
因为你对恒星的大小完全没概念,只在键盘上过瘾。[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用户60xxx67 回复 用户10xxx59 04-14 02:07
太阳在太阳系里质量占99.7%,你想想地球那点质量能包啥?就算材料够,你觉得目前人类弄得出来?现在全球挖的最深处也就是苏联挖到14000米,还没挖到地壳,可是地球上金属材料都是在里面的,你怎么办?地表上面的材料你就是把地球围起来也不够更别说围太阳了
用户10xxx59 回复 06-21 02:35
是你对地球体积大小没有概念吧,算过了,可以盖住,而且人家也说实现不了
现世寶
戴森球?[狗头]不说材料质量了,就说材料数量,那么多材料到哪去弄?[狗头][狗头]
小甘
各位道友莫慌,等我成就大罗道果,给各位道友每人手搓一个太阳
克劳德
直接上戴森球?航天材料各专业能满足吗
50大虾
还没说怎么把发的电弄回地球啊!?你不会把给地球装个脐带吧?[呲牙笑]
UC扛精
经过我反复推理,最终确认,引力与热生电有关。只要破解热生电瞬间产生引力的原理,就能创造引力,利用引力达到超越光速的速度!从而利用超光速引发的物质变化加速或者倒退的现象使人返老还童,或者变童为老!太激动了,我知道自己被某些“存在”关注了,因为这已经窥视到了“宇宙奥秘”的边缘,这些“存在”不可能让我继续分析下去。为了让世人解锁更多的“宇宙奥秘”,我愿意把我毕生精华奉献给后人,望广大基因良好的女性能与我联系,为地球创造更多的天才科学家。在这里,我简单的做个自我介绍:长,20公分!
长长短短
把沙漠都铺上太阳能池板就够了
万万没想到啊
提出包裹太阳做泰森球的人难道进水了吧?先不说太阳系的除太阳外所有的抗高温材料够不够,光是安装技术和安装费用都远超你这个破球收集的能量,合算么?
巨物的优势
[得瑟]不是不想,是还没有能力。。
用户14xxx42
是啊,为嘛不发展戴森球,跟放个屁一样轻松嘛
一阵风
废话
嘿嘿
太多地方太无脑了。太阳能量的十万分之一什么概率你知道么?你想靠核聚变达到这个量级的能量,你把地球烧完了都不够。不要总想一口吃成个胖子。在把太阳包起来之前,不会考虑先围着地球建?要知道几分钟地球接受的太阳能就足够目前人类一年的使用量了。给地球轨道套一圈,至少在可预见的未来完全有能力实现,哪怕只是很少的一圈,也足够人类使用了。另外,太阳能发电没你想的那么低,晶硅都有20%以上了,这是实际值,不像你乱七八糟一顿减只剩5%,而且还有高达35-50%的薄膜组件也获得突破了,只是目前成本太高而已。最后,人类往太空的运输能力,不仅要看目前的运力,还要看需求。目前一年20艘量级,不代表只有这个能力。
专家
小编你是来秀智商的么
铥失哋礐口
你在说笑吗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地球本身的热能好好利用,就算是无限资源了,不过这不符合资本利益
逍遥帝123
戴森球带不走,不方便
用户16xxx93
文章不错,但要校对字,有些字肯定是错了,比如2.2X19kg,应续是2.2x10^19kg,母性应该是“母星”
英雄有梦
把金星拆了做戴森球,不过有那水平的人类大概不缺能源
一二三四五
再给你一千年时间,你也造不出戴森球
周喆
太阳系质量的99.5%以上都是太阳,你去哪里找材料?
用户80xxx72
唯一的一条路就是核聚变,因为没人开拓新技术所以只能吃老本。
用户61xxx24
不解决能源问题的假设都是耍流氓
低调潜伏
民科大神,你既然不看好别发uc,写信给nasa
晚秋回首几多愁
戴森球,需要的造不了,造得了的不需要[得瑟]。[得瑟][得瑟][得瑟]
美不在外表
橘猫:别逗了,我都烦死!
清荷濯水
扯犊子,为什么人类不发展使用宇宙黑洞的能量?
Aaig
真特么的弱智,别说能不能成功发射你说的这个装置,就是发的电能是如何传回地球的!
道友
使用烧水大法,成本要小得多![得瑟]
用户77xxx46
感谢分享[鼓掌]
大师兄妖怪被师父抓走了
太空都不好上你搁这谈戴森球?再说了,戴森球以恒星为核心,走不远,核聚变是便携高质量能源,把太阳拆了取聚变材料不比戴森球强?有建完整戴森球能力的时候暴力拆恒星也不难吧[吃瓜]。关键还是戴森球在宇宙中没聚变燃料走得远,当然有木星在不会缺聚变燃料也不用拆太阳,不缺能源的时候太阳对地球生物圈的作用可太大了,整了戴森球还要搞人造太阳,麻烦不麻烦啊
000999
先做人类能做的太空太阳能发电站呗, 提供能源, 太空冶炼 , 用来给光推飞船光推 。研究核聚变是人类还没能力推动太阳[哈哈笑]
骞…
把木星拆了试试,看能不能盖得住
雨暮
为什么他们可以造戴森球?[呲牙笑]如果戴森球是真的,那你这个算法一定是错误。如果戴森球是假的那你这个公式也会是假的,论证完毕。
用户18xxx75
哪个难度大都不清楚嘛[笑着哭]
阿肥的小胡蝶
先建一个10万米高的电梯,方便把材料送上去,也方便把能源送下来[呲牙笑]
Pedot
人又多大产,地有多大胆[呲牙笑]
用户11xxx34
你把太阳一遮,其他外星文明立马就能发现你,然后总有几个回来搞你
用户10xxx46
戴森球就是个伪命题!没有那么多物质来造这玩意
用户16xxx39
啥也不是
用户18xxx85
核聚变是终极解决方案
元宇宙
挖呀挖呀,把金星挖空。还想挖地球[笑着哭][笑着哭]
胡耘
新能源有商业化才有发展。核能源是二次大战后才产生的。
老董
何不食肉糜?
用户71xxx86
为啥人类需要呼吸氧气
林钢
你为什么不吃鹅肝吃到饱?[汗]
nkf_spaceman
如果花这么大代价给太阳搞个戴森球,人类文明就只能永远绕着太阳而存在了,这不是作茧自缚么?还是可控核聚变灵活且用途广泛。
123456
用地热不香吗?[得瑟]
刀枪不入
太阳不是稳定的,一个耀斑喷发你那比蛋壳还脆的玩意就没了。
傍晚时分
人类专想不实际的东西
炮灰
“那么需要的总光伏材料重量,可达到2.2×10^¹⁹ kg。 地壳质量2.6×10^²²kg。”,换个思路:地壳质量是重量的2600/2.2=1182倍,即重量是地壳质量的1/1182。
浪迹天涯
戴森球?地球都还围不过来就想围太阳?就现在人类的科技水平,还差2铬文明等级……
天道无极
[得瑟]纯科幻概念有什么好说的?[鼓掌]这和说修炼成大罗金仙一拳打爆一个星球有什么区别[得瑟]
飞扬
民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