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率断崖式下跌,一系列连锁反应开始反噬

张闿看很久 2024-12-15 03:19:09

近十年来,我国新生儿数量持续走低,至今已跌破800万大关。回溯70年底,我国总和生育率高达6.0,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五六个孩子,热闹非凡。时至今日,这一数字已骤降至1.02,位列全球倒数第二,令人扼腕叹息。更令人忧虑的是,这一巨变来得如此迅猛。2016年,我国新生儿数量尚为1786万,但仅仅8年后的今天,这一数字已近乎腰斩,人口的急剧下降正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轨迹。

生育率的急剧下降,绝非简单的数字游戏,而是一场深远且难以预见结局的人口变革。正如古语所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口数量的变化,同样能引领社会前行,亦能带来诸多挑战。随着新生儿数量的减少,未来的社会结构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倘若这一趋势持续下去,10年后或许将出现每年新生儿数量不足以填满一个地级市幼儿园的情况。届时,我们的社会将何去何从?

人口下降的影响已逐渐在各行各业显现,其中最为直接且显著的便是医疗行业,尤其是妇产科。曾几何时,产房人满为患,产妇床位需提前预约方能得到。如今妇产科的病床却空置颇多,产房不再拥挤,医生和护士的工作量也大幅减少。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出生人口仅为433万,年底预计不会超过800万。而全国妇幼保健机构却多达3082家,这意味着每个妇产科医院平均每天仅接生7个孩子,令人唏嘘不已。

为应对生育率下降带来的冲击,一些地方的医院已不得不做出调整。自2023年起,郑州、宁波、蚌埠、赣州等城市的多家医院相继宣布停止产科业务,这无疑是对医疗行业的一次强烈震撼。与此相关的产业也未能幸免,曾经供不应求的月子中心,如今已有七成亏损,甚至有两成直接关门大吉。

教育行业同样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幼儿园生源不足,小学数量已从20万所锐减至14万所,减少了整整三分之一。随着低生育率的逐渐蔓延,初中和高中也将难逃此劫。未来,学校里或许将出现大量空置的课桌,这不仅影响着教育行业的本身,更牵连到与教育相关的图书、文具、教辅材料等产业。这场人口变化正引发一场全面的产业洗牌。

消费行业同样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母婴用品、玩具、童装等市场直销奶粉厂商面临库存压力,销售难题日益凸显。过去,家庭购车往往是为了便于带孩子出行,但如今随着孩子数量的减少,买车的需求也大幅下降。类似的,买房的需求也因低出生率和低结婚率而大大削弱。曾经,买房的刚需主要由结婚和生育支撑,而如今这一支撑正逐渐消失。没有孩子的社会,房子将卖给谁?车子又将卖给谁?这些问题带来了更深远的社会困惑。

低生育率的另一个直接后果是加重了年轻人的养老负担。如今,年轻人不仅要承担赚钱还贷的压力,还要肩负起赡养老人的重任。延迟退休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压力意味着年轻人需要照顾更多的老人。这对于生育率低的社会来说,无疑增加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可以预见,未来养老院的床位将越来越紧张,老年资源将被大量老年人占用。老年人住院或许需要提前数月预约床位,若床位满了,只能在走廊加床。这将使年轻人陷入两难境地:一方面要赚钱还贷,另一方面要分配时间照顾父母。

不久的将来,或许养老院里的厨师职业会比幼儿园的厨师更有前途。这一连锁反应并非仅影响单一行业,而是对全社会产生了广泛影响。劳动力短缺、市场需求萎缩、创新能力下降等问题接踵而至,所有这些都将削弱国家的竞争力。

那么,为何在过去生活贫困时人们愿意生孩子,而如今生活富足了却不愿意生呢?这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回报的变化。在农业社会,孩子是家庭的生产力,生的越多,家庭的劳动力就越强。一个儿子能耕地,两个儿子能开荒,甚至娶媳妇也能增加劳动力。因此,多生孩子对于家庭来说是一种经济上的有利投资。

在工业社会,孩子不再是家庭的生产力,反而成为了社会的负担。孩子成年后所赚到的钱往往只能养活自己,父母再也无法通过孩子的劳动来获取经济回报。生育孩子的投资回报大大降低,如今生一个孩子的成本已经高达68万,这只是全国的平均水平。在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这一成本甚至翻倍。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年轻人自然不愿意承担如此沉重的经济负担。

生育率低导致的投资问题已经开始显现,其影响层面深远且广泛。从教育消费到社会养老,再到国家的竞争力,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正如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如果我们不采取有效措施来应对这一问题,那么这条路可能将没有回头的机会。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人口问题?如何应对未来的老龄化社会?这些问题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难题,亟待我们深入思考和解决。

‍‍

0 阅读:0

张闿看很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