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刀郎的新歌火爆网络,也带火了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本期视频,我们邀请北京大学中文系长聘副教授李鹏飞来谈谈蒲松龄和《聊斋志异》。
06:40
北大李鹏飞解读《聊斋志异》(06:40)
蒲松龄是当之无愧的短篇小说大师,如果我们把他放到世界短篇小说史上来看,他也是当之无愧的。他一生创作了将近500篇文言短篇小说,其中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作品堪称优秀之作。在中国的文言小说史上,通过个人创作的形式来写出一部有500篇小说的小说集的,只有蒲松龄一个。从这一点来说,就无人可以跟蒲松龄相比。
中国的文言小说,大部分都是由某一个文人收集、汇编、整理而成的,由个人创作的很少。唐代有一些作家是个人创作,比如《玄怪录》《纂异记》这些,但他们的篇数都比较少,整体成就跟《聊斋志异》完全没有办法相比。如果我们把白话小说也算进来的话,就是明清的一些白话短篇小说集,比如大家很熟悉的“三言”“二拍”,也是由当时的一些文人收集、改编、整理而成,而不是由某一个文人个人创作。所以,从个人创作以及取得的成就的角度来说,中国的小说史上没有一个作家可以跟蒲松龄相提并论。
如果我们把他放到世界短篇小说史上来看,他也是当之无愧的。我们比较熟悉的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他的中短篇小说加起来也就300多篇,从数量上来说,也不及蒲松龄的500篇。美国的欧·亨利、俄罗斯的契诃夫、日本的芥川龙之介、阿根廷的博尔赫斯等人,他们都是我个人心目中的短篇小说大师,蒲松龄跟他们相比,无论是作品的数量,还是作品的质量,都可以进入这些人的行列。
《面面观》,马振方/著,北京出版社,2019年3月版
蒲松龄作为短篇小说之王,他写的故事很受影视剧导演们的青睐,您最喜欢哪位导演的哪部电影?您认为,影像化的知识获取方式会取代纸书的阅读吗?
大家知道《聊斋》里面的故事,很受影视剧导演们的青睐,有很多名篇佳作被改编成了电影、电视剧。我个人也很关注《聊斋》改编成的影视剧,也看过不少。我自己真正觉得拍得特别好的应该是五十年前,中国香港有一个著名的导演叫胡金铨,电影叫《侠女》,我觉得特别精彩,看了好多遍,特别喜欢。
文学经典改编成影视,能够成为经典之作的并不是很多,因为文学经典的媒介是文字,影视剧呢通过图像、音乐、表演等表现故事,我觉得它很难完整地或者完全地把作品的经典性给转化过去。所以,这也从一定意义上告诉我们,纸质版的文学经典作品具有不可替代性。看了影视剧还是应该回去好好地读经典文本。文字有一种特殊的美感和特殊的功能。最重要的就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文字可以极大程度地激发我们的想象力,激发我们的创造力。因为文字没有像影视剧那样提供了形象,提供了那么多的人物表演,我们其实不需要费很多的力气,就能够接收到大量的信息。我们在看影视剧的时候大脑是处于一种比较被动、懒惰的状态。但是看文字呢,我们就会充分地调动想象力去补充文字不能让我们直接看到的那些形象化的部分。所以看文字作品,其实是一种对我们很好的培养和训练。我个人还是赞同要更多地去读经典文本,影视剧,你同时也可以看。你可以看了文本以后,再看看影视剧,或者看了影视剧后,再看看文本,不应该以影视剧来替代文本的阅读。这是我的一个基本立场吧。
电影《侠女》(1970)剧照
这么多优秀作品里面我们要找出特别能够代表蒲松龄特色的一篇,我觉得这个难度太大了——其实我们如果真能找出一篇,感觉也缩小了他的成就。
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选出一些代表作。比如能够表现他的巧妙艺术构思和机智诙谐的小说,我就会挑《狐谐》《郭秀才》。这两篇小说都比较短,但是,我们可以看出蒲松龄在构思方面的巧妙机制,同时,故事情节里面,他的语言都很诙谐,可以让我们看得捧腹大笑,很有代表性。
第二,蒲松龄塑造了很多狐鬼花妖的形象,要说特别美好的、特别聪慧的、特别多情的、特别正直的女性形象,这方面的代表作很多,《婴宁》《小翠》《聂小倩》……
改编自《聂小倩》的电影《情女幽魂》(1987)剧照
而要表现他对黑暗现实的批判,《聊斋志异》里面有很多这样的小说,是带了一种很强烈的讽刺色彩的,讽刺黑暗的社会现实,讽刺世道人心,就有很深刻的批判性,比如《促织》《席方平》,还有《续黄粱》。
还有针砭人性阴暗面,这方面的作品也不少,比较有代表性的,比方说《崂山道士》《画皮》,还有《念秧》《局诈》,讲人性里面的贪婪、尔虞我诈、贪财好色这些弱点。
根据《促织》改编的动画片《蛐蛐》(1982)剧照
您认为,蒲松龄和他的《聊斋志异》,有哪些独特艺术成就?
从我个人阅读的感受出发,第一,蒲松龄具有高超的讲述故事的能力。蒲松龄在讲故事的能力方面或者说叙事方面,是首屈一指的,小说的故事情节的构思极其巧妙,而且这个情节起伏跌宕,引人入胜,扣人心弦。
第二,蒲松龄特别善于把自己的思想主张跟小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即使他的思想主张我们未必会完全赞同,甚至从今天的观点来说,他有些思想主张比较落后,比如悍妇跟懦夫或者泼妇妒妇这种题材的作品,主人公就是一个很泼悍的、很嫉妒的女性,他给这样的女性安排的结局、安排的命运,都是很悲惨的。最终,她们在经过了一番磨折之后,或者经过了一番调教之后,都不再嫉妒,也不再泼悍。我觉得,这是蒲松龄从他一个男性作家的角度,或者说一种男权思想的角度,来安排的一种情节,来塑造的一种人物。但是我们从小说情节里面的人物形象来说,还是会认他的艺术魅力的。
蒲松龄的艺术成就,我们还可以说的就是他的奇绝想象力。特别能体现中国文学的想象力的是志怪传奇小说,志怪传奇小说很重要的一个高峰是唐代传奇,第二个高峰就是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比较典型地继承了志怪传奇小说的传统,加以发扬光大。《聊斋志异》的题材都是花妖狐鬼,是非写实的、非现实性的,在这么一种题材的范围里边,他充分发挥了他过人的想象力。
蒲松龄的语言也是很突出的,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化史上优秀的文言典籍里面的语言材料,蒲松龄全都能够自由地为他所用。蒲松林语言的能力达到一个什么高度呢?他可以用文言写人物的口语化对话。其实我们知道用文言来叙事,难度很(大),但是在蒲松龄的笔下,我们看不到它有任何的难度,他信手拈来,运用自如,而且那种高度表现力和生动传神,炉火纯青,出神入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