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研投入超欧赶美,项目攻关屡屡突破,日本:欧美要警惕

聊车区域 2024-02-05 11:12:14

近日,《日本经济新闻》在最新一期报道中指出,中国企业的研发投入正飞速提升,现已跃居全球第二位,紧追美国。

1.中国企业研发飞速提升,日本提醒欧、美警惕。

日媒提醒:2022年,中国在全球主要企业研发支出总额中的占比达到20%,这一比重已经超越欧洲,仅次美国!中国的这一发展趋势,需要引起欧、美的格外关注与警惕。

据统计显示:中国企业的研发投入在过去10年增长显著,从2012年的4.3%增长到2022年的17.8%,这显示了中国企业在研发创新方面的决心和实力。华为作为中国企业的代表,2022年投入了209亿欧元进行研发,占全年收入的25.1%,不仅在中国企业中排名第一,在全球企业中也位居第五。华为的研发投入涵盖了通信、人工智能和半导体等前沿领域,十年累计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9773亿元。除了华为以外,中国的大型互联网企业如腾讯和阿里巴巴也增加了以人工智能相关领域为主的投资。同时,中国建筑、中国中铁等基础建设巨头以及上汽集团和比亚迪等车企也在研发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这些企业的研发活动不仅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也提高了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2.欧美担忧中国研发投入,妄想让中国永远生产衬衫、袜子。

随着中国企业研发投入的持续增加,美欧等国家开始对此表示担忧。他们担心中国企业的技术进步会对本国企业构成威胁,并可能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影响。因此,美欧等国家开始对中国企业采取一系列限制措施,例如对中国的电动汽车进行反补贴调查,对中国采购的传统半导体启动调查等。

其实欧美的心思我们都知道,当全球制造业都集中在中国的同时,他们手里可把控的高利润商品几乎没有多少了。就拿电动汽车为例,前几十年我们对欧洲车企敞开怀抱,令他们的汽车在中国市场形成了热销局面,即便现在大众、宝马、奥迪、奔驰也在中国市场热度很高。

可如今换作我们去欧洲销售汽车,他们却换了一副嘴脸,捏造莫须有的问题,对我们强加阻拦。其实,欧美的潜台词就是:中国卖卖衬衫、袜子等没有技术含量的商品,赚一些微薄的血汗钱就行了,怎么可以卖利润高的工业高端产品——汽车呢?

不过,客观发展是不会以他们的意愿为转移的,随着中国企业不断地攀升科技树,提高技术类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美欧以后似乎只能卖卖农产品了。

当然,我们也不会仅限于此,中国正在大力推进企业研发工作,提出了到2050年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国家通过资金扶持、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力度,推动科技创新。同时,中国也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企业创新提供更好的法律保障。中国企业研发费用的持续增加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而随着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不断提高,美欧等国家也开始采取措施应对中国企业的崛起。未来,中国企业将继续加大研发力度,推动科技创新,为全球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3.除了民间企业,国家科研单位也在科技攻关方面屡屡突破。

近日,中国航天研制的50千瓦级双环嵌套式霍尔推力器成功实现点火和稳定运行,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嵌套式霍尔电推进技术突破的国家,打破了西方国家的技术垄断,使我国在大功率电推进技术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国的航天科技人员一直在致力于大功率电推进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他们不断探索、试验、改进,最终成功研制出了这款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新型霍尔推力器。这一成果是我国航天科技人员自主创新能力的充分体现,也是我国航天工业实力的一次重要展示。

当然,这一突破也离不开国家的大力支持和投入。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航天科技的发展,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推动航天科技创新。同时,我国也积极推动航天领域的国际合作,加强与国际先进航天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航天科技的发展。

这一突破不仅对于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将对全球航天科技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大功率电推进技术是未来航天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也是各国竞相研发的重点领域。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突破将为全球航天科技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案,推动全球航天科技的进步。

未来,我们可以期待我国在大功率电推进技术领域取得更多的突破和进展。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大功率电推进技术将有望成为航天器推进的主流技术之一。我国在这一领域的持续研发和创新,将为未来的航天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也将对全球航天科技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聊车区总结:作为世界强国,我们理应有与之匹配的科技实力,这一点日本无须担忧、欧美也不用警惕,因为都是无用功。

0 阅读:179
聊车区域

聊车区域

去聊车区聊车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