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又到了,很多钓友又开始翻江倒海,沐浴朝霞露珠,脚踏斜日余晖,“钓杆在手,自由我有!”就是想问问钓友们,有没有遇到一种看起来很“刑”的鱼,像保护鱼“芝麻剑”,不敢吃,生怕一不小心就违法。
这个鱼其实是来自美国的入侵物种——斑点叉尾鮰。
斑点叉尾鮰斑点叉尾鮰(学名:Ictalurus punctatus),又称沟鲶、美洲鲶鱼等,是一种原产于北美洲的淡水鱼类。特点是适应力强、生长快速、肉质鲜美,所有很多国家引入作为经济性鱼类。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以养殖鱼类引入,后来逃入江河湖海,成为野生鱼种。
斑点叉尾鮰体型还是较大,成鱼长度可超1米,背部绿褐色,腹部白黄色,鲢鱼圆筒形,身上多有不规则黑斑点。口部周围的触须,可以帮助其在混沌的水中寻找食物。
斑点叉尾鮰这种外来鱼类在我国水域似乎找到了归宿,它们分布广泛,在中国的南方和北方地区都可以钓到,像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广东等地。
因为它们的水性适应温度在0--38℃,多种淡水环境,从湖泊到河流再到水库等都有它们的身影,成年斑点叉尾鮰喜欢在水底层活动,觅食藻类和微小水生生物,昆虫幼虫、虾米、小型鱼类等。
斑点叉尾鮰生长速度很快,从受精卵到鱼仔只需5-10天,然后几周到几个月长成幼鱼,通过一个快速生长期,大概2-3年左右达到性成熟,在营养条件好的情况下,斑点叉尾鮰每年体重可数倍增长。
为何傻傻与“芝麻剑”扯上关系虽然斑点叉尾鮰和真正的国家二级鱼种“芝麻剑”斑鳠命运有别,生理种类也毫无瓜葛,但两者在外型上却傻傻的非常相似,而且都是体型较长的淡水鱼,不少钓友甚至消费者都被欺骗了。
斑鳠有着“淡水之王”的称号,也被誉为珠江“四大名鱼之一”,同样长着长胡须,同样也有斑点,但与这个“外来户”还是有区别的,斑点叉尾鮰体型较粗,胡须是黑色的,而斑鳠是白色的,尾部的鳍分叉也有区别,斑鳠像一个扇子,而斑点叉尾鮰像一把剪刀,斑鳠的斑点也要密集得多。斑鳠的体型延长,前部略呈扁平,后部侧扁,吻部宽而略圆,这些特征与剑的形状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得名“芝麻剑”。
犯了法还不自知三条 “芝麻剑”险些当着斑点叉尾鮰被吃掉,2021年5月17日,大新县农业农村局渔业执法人员查获了三条“芝麻剑”,其中两条长40厘米的斑鳠已被宰杀,另一条长约20厘米的幼鱼还活着。
“芝麻剑”到底是什么鱼,当事人是否真不认得?执法人员对当事人非法捕捉、出售、收购、运输、携带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行为,以涉嫌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被正式立案调查。
而同年10月,三名钓友在邕江水域捕获数十条长的非常像鲶鱼,浑身布满斑点的鱼,三名男子不忘发个朋友圈,却被网警盯上,次日三人便被抓获,被判了有期徒刑,宣告缓刑,罚款3.3万余元。
钓友们肯定知道了,三人哪里钓的是鲢鱼,而是国家二级保护生物:斑鱯!所以,钓到类似鱼需要仔细分辨,以免一时疏忽惹上麻烦!
结语钓鱼界有句话说的好:“钓到长的越奇怪的判的越快,钓到长的越丑的判的越久,钓到不认识的赶紧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