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桃园排水系统设计,暗沟开挖三要素,雨季周维护,防涝管理手册
在华北地区的一些乡下,每到雨季,那些种满杨桃的桃园就像被水淹的小世界,透着一股让人揪心的难受劲儿。老徐就是在华北的一个小村庄种了几十年杨桃的果农。老徐家的桃园面积不算小,有好几亩呢。一到下大雨的时候,他就愁得睡不着觉。
杨桃这种果树的生长对水分可是很讲究的。它树形比较规整,叶子是那种翠绿的长椭圆形,果实弯弯的像牙齿一样,在成熟的时候呈现出漂亮的黄绿色。杨桃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但它又特别怕涝。如果果园积水了,那可不得了。就像老徐遇到的情况,以前没有好好规划排水的时候,一场大雨下来,三四天的时间里,桃园里就积了好多水。地面就像个大水洼,杨桃树的根就泡在水里,慢慢地就开始烂根了。老徐眼睁睁看着那些原本长得好好的杨桃,叶子变得发黄,果实也开始掉,一年的收成也大打折扣。
其实啊,在他的邻居老秦的桃园里就不是这样。老秦家的桃园在同样的地区,也有几亩地的大杨桃园,但是一到雨季就比较轻松自在。原来老秦在多年前就特别重视桃园的排水系统。就说那暗沟开挖吧,这可是有大讲究的。
暗沟开挖第一个要素就是深度。在华北地区这种相对平坦但地下水位不太深的地形上,如果是在果树的根部附近,深度大概要在80厘米到1米左右。太浅了,排水就慢,起不到效果。老秦说啊,刚开始他还不知道,就按照自己大概的想法挖了50厘米深的沟,结果发现,一下大雨,沟里的水还是排不顺畅。后来他专门请教了农业专家才知道这个深度的问题。
还有就是暗沟的开挖宽度。一般来说,宽度在50厘米左右比较合适。这个宽度能保证水在沟里有足够的空间流动。就像老秦家桃园,每两条果树之间的暗沟宽度都是50厘米。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宽度达不到,假设原来是30厘米宽,同样大小的果园,水的流速就会慢很多,在沟里停留的时间就长,那对树根的危害也就更久。他说有一次7天的连阴雨,就因为当初暗沟宽度只挖了30厘米,结果整个桃园积水严重,好多杨桃树都受了伤。要是50厘米宽的暗沟,同样的雨量和降雨天数,水很快就能排走了。
再就是暗沟的坡度。这坡度要合适,每一段距离大概要有0.3%到0.5%的坡度。就像老秦,他会定期检查沟里的坡度,要是有哪里因为地面沉降等原因坡度变小了,就赶紧把它填高或者重新挖一下。如果不注意坡度,水就容易在沟里囤积。他在刚开挖的时候,坡度没弄好,结果15天的时间里,沟里的水就排得特别慢,他知道后又重新弄了坡度,以后排水就正常了。
除了暗沟开挖,雨季的时候,杨桃园还需要一周维护一次。老徐之前没这么重视的话,果园积水问题就很严重。老秦呢,每周都会去桃园里走一圈,看看水沟里有没有堵塞,像树叶啊、树枝啊这些杂物。他说有一次他因为忙,两周没去查看,结果发现沟里被落叶堵了不少,水都积起来了,还好发现得及时清理,不然果园又要受灾了。
还有啊,在我们南方的一些地区,比如说广东,种植杨桃的情况和华北又有所不同。虽然杨桃都怕涝,但是广东的地势有些地方比较低洼,而且降雨量比华北要大很多。在广东的杨桃园里,除了要注意暗沟的施工三要素,还得考虑排水系统的总量。因为那里雨水多,就像有些农户说的,有时候下个暴雨,一天的雨量就够华北一个多月的了。所以在广东的杨桃园,排水系统的规模要更大一些,暗沟之间的间距可能要更短,有的果园暗沟间距会设置在10 - 15米左右,而华北地区可能15 - 20米就差不多了。
在南方,还有一些和杨桃种植在一起的其他绿植。比如说菠萝蜜和龙眼就经常和杨桃套种。菠萝蜜的根系很发达,在排水方面也有自己的特点。它的根比较深,而且比较粗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固定土壤,防止雨水冲刷造成的水土流失。但是菠萝蜜本身也比较耗水,如果排水不及时,它在积水太多之后,果实也会长得不好。
龙眼呢,它在开花结果的时候对土壤的湿度要求比较敏感。在广东潮汕地区的农户陈阿伯分享说,他种了好多年的龙眼和杨桃。如果龙眼园积水了,龙眼的果实就会变小,品质也不好。他的果园暗沟挖得很深很通畅,周边还会留有一些小洼地来收集从暗沟排出来的水,这些小洼地里还会种上一些耐湿的水草。这些水草可以吸收多余的水分,还能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在种杨桃的时候,不同的品种也有不同的情况。像软枝蜜丝杨桃,这种杨桃果实比较长,结果量也比较大。因为果实大,枝条也相对比较柔弱,在积水的桃园里更容易倒伏,而且对土壤肥力和水分的要求比较高。还有一种贵妃杨桃,果实的形状就像弯弯的月亮,颜色很艳丽。这种杨桃比较适合在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果园里种植,它的根系相对较浅一点,积水对它的根系影响更大。
像在湖南的一些乡村田园里,有些农户种植的杨桃,由于当地的土壤比较黏重,排水就更困难了。有位农户讲,以前他家的桃园每年排水都愁死人,那泥土一吸水就像块大海绵。他后来在果园里种了一些狗牙根草,这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疏松土壤,增加土壤的透气性。而且它还能减少地表径流,让雨水能更均匀地渗入地下,减轻暗沟的排水压力。
杨桃树的防涝管理真的很复杂,从暗沟开挖,到雨季每周维护,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每个地区由于地形、地貌、气候的不同,还有种在一起的其他绿植和杨桃品种的差异,都影响着防涝管理的方式。
那么我想问大家,在其他一些特殊的地形地貌或者气候条件下,种植杨桃又会有哪些独特的防涝管理方法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