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个月一直综艺荒,而这个苦闷压抑时期我们又特别需要综艺的陪伴来给自己解压,终于,芒果台的音综《声生不息》来了。
这档节目据说是《我是歌手》原班人马打造,芒果台和香港TVB联合推出,而且有官方支持,主旨就是回顾和推介港乐金曲,促进内地和香港的文化交流,并以此纪念香港回归25周年。
港乐,就是这个节目吸引受众的最鲜明标签。看这个节目的,多多少少都是有一定港乐情结,喜欢听粤语歌,常常缅怀八九十年代粤语歌的黄金时代,年纪应该是以70后到90后为主。
必须得承认,芒果台团队是靠谱的,又有官方支持,这个节目品质绝对不差,阵容绝对豪华,舞台绝对炫丽,在推介粤语歌上也绝对是尽心尽力的。
先看参演嘉宾,有林子祥这样最先开拓港乐的活化石,有叶蒨文这样黄金年代的港乐天后,有李玟这样从香港走出去又回来寻根的大牌歌手,有李克勤和杨千嬅这样的港乐中坚力量代表,有炎明熹和曾比特这样的香港新人王代表。够丰富,够有层次了。
再看主持人,何炅和王祖蓝的搭配,分别代表内地和香港,资历、人气、综艺感都是足够的。
再看选曲,前两期节目选的歌,原唱包括许冠杰、张国荣、谭咏麟、刘德华,还有两首王菲,两首陈奕迅,三首张学友,三首Beyond乐队。看上去大体也覆盖了港乐各位标杆性歌手。
至于节目设置流程,除了让歌手们以各种方式竞演港乐金曲,节目中还灵活穿插了很多港乐背景知识介绍,比如粤语发音、香港音乐奖项、选秀造星平台、红馆演唱会情况等等,其中还时不时会提到港乐历史中的重要人物,比如罗文、甄妮、徐小凤。
幕后音乐创作人当然也是要介绍到的,比如早期粤语歌坛上最重要的创作组合:黄霑和顾嘉辉的“辉黄”组合。
还请到了一些香港地区重要作曲人在节目中亮相,比如郭伟亮、雷颂德。
至于作词人,亮相的就有经常为Beyond写词的刘卓辉,还有早期粤语歌三大填词人之一郑国江。
看起来,这个节目是想把关于港乐台前幕后前世今生的重要人物全都囊括其中,来一次系统的梳理。可讽刺的是,他们越是努力地想要达到这个效果,就越是让港乐迷意识到,有极其重要的人物被忽视、被回避了。
那块空白明明就在那里啊,周围越是五彩斑斓繁花似锦,中间这块空白就越是显眼,呼之欲出,让人如鲠在喉。
是不是每个爱着港乐的歌迷,都会在看节目的过程中无数次地在心中问出这个问题:
林夕和黄伟文在哪里?
港乐最重要的两位填词人怎么就隐形了呢?
前两期节目中,由林夕作词的歌是一首都没有;由黄伟文作词的歌倒是有三首,分别是《倾城》、《勇》和《单车》,可每次字幕介绍都抹去了黄伟文的名字,根本就没有作词栏。
至于其他环节,就更是一次也没有提到这两个人名了。
不管是林夕的彻底消失,还是黄伟文的只留作品不留人名,都让这个节目在一派祥和中掺杂进了别扭和尴尬。
毋庸置疑的是,这两位填词人,在港乐中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假如没有他们,港乐迷心中的港乐会完全变样,吸引力会至少失掉一半。
港乐之所以是港乐,港乐之所以会吸引到那么多人,靠的究竟是什么?我想大部分人都会说,是粤语,是搔动耳朵的粤语发音,是搅动人心的粤语歌词。
歌词在港乐中实在太重要了。粤语歌词中普遍存在的那些诗化表达,对汉语审美的高度追求,对生活意象的精巧捕捉,对情感心理的细腻洞察,甚至还有对哲学思想的深刻把握,都是内地和台湾的流行音乐中很少见到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耳熟能详的著名作词人,多半都来自香港。对粤语歌词的欣赏,存在一定的门槛,而一旦迈过那道门槛,就会成为粤语歌的死忠听众。
诚然,香港老一代词人如黄霑、郑国江、卢国沾,确实也为粤语歌词打下了很好的文化基础,李健也在节目中讲到了他们的贡献。
但是把粤语歌词进一步提升到更高境界的,主要还是靠后来的林夕和黄伟文这两个人。
就像李健讲的,黄霑他们的词是处在古典与现代的过渡阶段,有古意,离当代生活还有一定距离。
而林夕和黄伟文的词,就从彼岸到了此岸,纯然彻底地拥抱了当代生活,我们每个都市人都能从他们的词中看到自己,得到最强烈的共鸣。
这两个人风格又有各自区别。林夕比较出世、超然,喜欢讲道理,时不时还要用些典故,讲点佛学。黄伟文就比较入世、热烈,积极投身万丈红尘,悠游于人情世故,敢爱敢恨也敢于承受痛苦。这两个人一联手,当代文青心里的那些弯弯绕绕,基本上就被一网打尽了。
他俩写过的好歌实在太多,数不胜数,展开来讲三天三夜也讲不完,这里就只举一个例子吧,《声生不息》第二期出现了的,黄伟文给陈奕迅写的《单车》。
林子祥和曾比特的这次改编,把我给听哭了。由这一老一小唱这首父子感情主题的歌,再合适不过。曾比特说他从小失去父亲,没怎么感受过父爱,他唱这首歌时就把林子祥当成爸爸。林子祥呢,在歌里一边抚慰着曾比特这位临时儿子,一边想着自己生活中的儿子,同时还想到了自己的老父亲。歌手之间这么复杂的心态,再加上改编时还融合了另一首关于父子情的粤语歌《空凳》,让这场表演极具层次感和感染力。
让这首歌感人的更重要因素,还是黄伟文的歌词。“难离难舍想抱紧些,茫茫人生好像荒野。如孩儿能伏于爸爸的肩膊,谁要下车。”光是反复出现的副歌这两句词就已经够催泪了,其中既有父子之间的温馨场景,又能感受到时间的残忍、人生的无奈。
而假如你仔细研究整首词,就会发现它的涵义一层套一层,非常复杂。黄伟文曾经解释过,很多人没认真听这首歌,想当然以为是一首单纯歌颂父爱的歌。但实际上,这里面更多是对父亲的不满,甚至有控诉,因为父亲不懂表达爱,常常会让孩子陷入迷惑:爸爸到底爱不爱我?为何他总不说爱我,还总是要伤害我?为何他总是不顾我的感受?
黄伟文和自己父亲的关系就一直不太好,父亲言语上从不肯定他,肢体上又从不亲近他,他印象里唯一一次和父亲拥抱,还是小时候有次父亲骑单车载他,他从背后搂了一会儿父亲的腰。就是从这个意象出发,让他写出了《单车》这首歌。
▲黄伟文谈《单车》
据说陈奕迅第一次看到这首歌词,也大受触动,想到了自己和父亲的关系,也是这样疏于表达。中国人传统的父权制一代代压迫下来,让绝大多数父亲心态都扭曲掉了,太看重身为一家之主的威权,习惯简单粗暴处理问题,忽视家人之间的理解和沟通、肯定和鼓励,明明有爱却不知道怎么去表达。偏偏中国人又特别强调伦理亲情血缘关系,于是只能浑身带刺地交往接触,在连绵不绝的委屈中寻找一些温情片段聊以自慰。这种中国式家庭关系,黄伟文在《单车》里写尽了:都说父爱如山,“为何这么伟大,如此感觉不到”。
我觉得这一个例子,就已经能说清楚,林夕和黄伟文的粤语歌词好在哪里。别的歌基本上都是直来直去的一层简单意思,他们却能给你两层、三层,正面一个意思,反面一个意思,你可以自己去不断挖掘,琢磨体会。
对于港乐这样重要的林夕和黄伟文,却在一档以港乐为主题的节目中被抹除了名字。我们当然都可以猜得到,这背后一定是政治因素,因为两人的政治立场与纪念香港回归25周年不相容。节目组一定也是迫不得已,有他们的苦衷。我写这些也不是为了声讨芒果台,也不是要为谁对谁错站队,我只是惋惜,何必要搞得这样别扭、这样尴尬?
连小小一个父爱都能包含那么多层意思,何况是政治、历史、艺术创作、个人表达?这些领域每个都很复杂,当所有这些都交缠在一起,就更是千头万绪了。这可怎么办呢?
两种办法。
一种,是一刀切,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以分清大是大非为重,别的都甭管,都可以舍弃。
一种,是尽量理清头绪,政治的归政治,艺术的归艺术,国家的归国家,个人的归个人。每一条线索都尽量照顾到,归纳,整理,沟通,疏解,抚平。
前一种办法是比较方便啦,可代价就是,这样下去永远就只能出现那种简单的、失真的、直来直去的作品,人们的处境也会继续这儿别扭一下,那儿尴尬一下。
后一种当然会很难,可是不学着去面对真实世界,处理复杂问题,你又怎么成长、成熟起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