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谈起“留学生”,许多人眼中都闪着光。拿着哈佛、剑桥的文凭回国,是件多体面的事。随便投个简历,国企、外企排队抢人;考公务员,选调生计划会优先向你招手。
现在风向变了。从2025年开始,全国多个省市的选调生政策悄然调整,对留学生的态度似乎一下子冷了下来,甚至直接关上了大门。
最显眼的,是经济大省广东的变化。广东一直是选调生招录中相对宽容的省份,往年都会对“国(境)外知名高校”毕业生敞开怀抱,包括哈佛、剑桥、牛津等一众世界名校。但今年,这份名单直接被清零,公告中不再出现任何海外院校的名字。
北京的选调政策同样令人唏嘘。2025年度定向选调明确写着“不招收境外高校毕业生”,“优培计划”虽然保留了留学生的参与资格,但也加了一道门槛——本科必须毕业于国内“双一流”高校。
山东、河南、山西等多地在选调政策中也明确将留学生排除在外。山东彻底取消了海外高校的报考资格;河南虽然允许部分海外高校毕业生报考,但增加了限制;山西则缩小选调范围,彻底对留学生关上了门。政策的转变,给不少计划通过选调进入体制内的留学生迎头泼下一盆冷水。
选调生和普通的公务员考试不同,背后有着更高的政治要求和基层导向。河南2025年的选调公告明确提出,“选调有志于从事基层工作并有发展潜力的应届毕业生”,并要求报考者满足一定条件。在选调生的选拔中,政治素质和基层服务意愿,比学历背景本身更加重要。
留学生的职业道路似乎在各个方向上都遇到了“红灯”。中国华能、比亚迪等这样的明星企业公开声明不考虑一年制硕士,尤其对一年制的香港硕士。这种变化,多少让人感到唏嘘:留学生这块过去的“金字招牌”,怎么突然不香了?
近年来围绕“水硕”的争议也不可忽视。部分英国、香港、澳洲等地的一年制硕士项目,被认为是留学“速成班”。尤其是一些本科就读于“双非”院校的学生,通过中介申请到海外名校的硕士学位,虽然包装得光鲜亮丽,但国内用人单位对其实际能力却心存疑虑。
再看国内的高等教育发展,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长,仅2025年预计就将达到1222万。同时,国内“双一流”高校在国际上的排名和声誉也在不断提高,这让国内高校毕业生的竞争力显著提升。相比之下,曾经被视为稀缺资源的留学生群体,在庞大的求职市场中显得不再那么“稀缺”。
根据教育部的数据,自1978年以来,中国累计出国留学人数已达650多万,其中超过八成选择回国发展。特别是2021年,回国人数首次突破百万,海外学历的竞争优势因此大幅减弱。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留学生不再拥有“天然加分项”。一方面,选调生对基层导向和政治素质的要求更高,重点培养本土化的干部后备力量。另一方面,国内高等教育的崛起和人才市场的饱和,也让留学生的就业优势逐步被稀释。
也不是所有地方都对留学生关上了门,上海至今仍然是“海归”最友好的城市之一。它的选调政策依旧对“国(境)外高水平大学”毕业生敞开怀抱,高校的范围参考了全球排名前50的院校名单。上海依然是留学生回国发展的重要窗口,也是少数几个坚持“宠爱”海归的城市之一。
留学生在国内职场中的处境,已经从“香饽饽”变成了一块普通的砖。有人说这是时代的无情,有人说这是社会的进步,但无论如何,我们都无法否认一个事实:过去靠一纸“洋学历”就能走遍天下的时代,已经彻底成为历史。
这世界从来不会因为一个身份对你额外宽容,也不会因为你的背景一味阻挡你。你需要做的,是明白自己的位置,找到适合自己的路。风光不再并不意味着失去希望,而是提醒我们,光环不能当饭吃,只有实力才能真正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