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1年之前,来自新西兰的彼得杰克逊还只是一个小众粉丝向的导演。
日常的爱好,就是看看怪兽漫画,想着将漫画里面的怪兽搬上大屏幕。
他也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会成为无数影迷粉丝膜拜的神,成为他们当中口口相传的“彼得大帝”。
这一切,都要从1997年,年轻的彼得获得了《魔戒》系列电影改编权说起。
01、《魔戒》改编的悲惨命运
作为西方魔幻影视题材的“母体”之一,《魔戒》是很多电影人都想搬上大屏幕的作品。
但是由于《魔戒》本身的内容丰富繁盛,并且在描绘上极具视觉话,以及跨越多年、多种族、多场景的设置,使得《魔戒》一直都让许多导演望而却步。
即使是以场面视觉而闻名的卡梅隆。
为了拍摄《泰坦尼克号》的“卡神”,在墨西哥下加利福尼州的海滨地区建造了一艘“泰坦尼克号mini”来进行拍摄。
虽然是迷你版的泰坦尼克号,但卡神也是按照原船进行同比复制的。
原船尺寸883英尺,而“泰坦尼克号mini”则是达到了775英尺。
即使是这样疯狂的卡神,在面对《魔戒》之中的场景,也是有些踌躇。
所以,《魔戒》成为了很多电影人想拍但又不敢拍的电影。
而年轻气盛的彼得,则是认为《魔戒》这样的巨作,不应该被埋没,于是找上了《魔戒》改编权拥有者米拉麦克公司。
而米拉麦克公司的高层,看着在面前侃侃而谈的年轻人,也是认为“嘴上没毛办事不牢”。
认为年轻的彼得并不能够撑起《魔戒》这样的煌煌巨著。
即使彼得当时已经完成了第一版剧本,米拉麦克公司的编剧也对这个剧本有所好评,但是米拉麦克公司高层依然不认为彼得能够有什么好的水平。
以“我们只打算拍成一部电影”为由,拒绝了彼得——当时彼得的剧本构思是分成了上下两部拍摄。
毕竟一个毫无名气的年轻小导演,甚至都没有拍过什么大制作,谁愿意相信他?
甚至还嘲讽他:如果他能够找到愿意投资两部电影的制片方,他们愿意拱手让出改编权。
而彼得和他手上的剧本,就像是好莱坞的一个笑话一样。
毕竟没有人认为一个外来的年轻小导演,真的能够拍好《魔戒》。
但幸好天无绝人之路,新线影业的董事长shaye在听闻了彼得的事情之后,就让人联系了彼得。
在看到了完整的剧本,以及一些样片,再听完彼得对《魔戒》的构思之后。
shyae这样说:“谁会愚蠢到要拍两部啊?”
这句话当时让彼得的心都凉了,但是没想到shyae大喘气说到:“应该拍三部。”
甚至表示,自己就是电影界最大的赌徒,就赌这个系列电影会爆,还是大红大紫的那种爆!
02、让梦想照进现实,现实却给了梦想一棒子
在获得投资之后的彼得,并没有就此放松紧张的心思。
因为新线影业给的钱不多,只有1.3亿美元,换算下来每部大约只有4000万美元的成本。(后面追加投资达到了2.81亿美元)
要知道,在1997年上映的《泰坦尼克号》就已经花了福克斯2亿多的美元。
这还只是一部电影!
而彼得在比卡梅隆钱更少的情况下,要拍出更多的电影,更多的场景和更多的情节。
并且一些场景还需要具有“魔幻”属性。
可想而知,彼得的挑战性有多大。
但从17岁开始,就十分热爱《魔戒》的彼得并没有就此退缩,反而在各个细节更加精益求精。
03、严格的美术布景
对于《魔戒》电影之中,很多观众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里面的布景。
布景对于电影的代入感十分重要。
霍比特人不可能住在钢筋水泥的高楼大厦当中,地精也不会睡在马车上,更别说《魔戒》原著之中,本身就有着“视觉化”的描述。
所以,在电影开拍前,对于场景描绘就十分重要。
作为《魔戒》的超级粉,彼得从小就看了不少有关《魔戒》的插画,而给他印象最深刻的插画作品,莫过于阿兰李贺约翰豪威。
在彼得的印象之中,这两位大师有关《魔戒》的插画,是最符合他心里中土世界的风格。
因为彼得想要的并不是一部好莱坞风格的奇幻电影,而是寻求一种真实的额中土的风格,并且将这种理念贯彻到了每个视觉创作的过程当中。
所以,观众在电影之中看到的视觉,有些是直接来自两位画家之前的插画。
而有些场景,类似霍比屯,则是画家实地取景之后,根据现场地形所创造的。
故而,有人称,彼得并不是在拍摄电影,而是在还原一个世界!
因为整部电影的视觉风格都太过真实,细节也都一一经得起考究。
04、花大钱拍烂片?不,是花小钱拍精品
好莱坞有很多导演都是花钱不心疼的主,比如扎克施耐德,在拍摄《正义联盟》的时候。
为了几分钟的场景,整个剧组专门飞到冰岛去取景。
这种行为往好了说就是“匠人精神”,往坏了说就是“公费旅游”。
但显然后来的《正义联盟》并不能让大多数观众认为这是“匠人精神”,甚至被人嘲讽为“花大钱拍烂片”。
但是对于彼得而言,显然不存在这个问题。
上文提到,新线影业给到的投资是每部在4000万美元左右,彼得显然要“抠门”起来。
而彼得之前作为一个以拍摄小成本电影的导演,很显然是一个很“抠门”的导演。
在取景方面,彼得选择了实地取景为主,绿幕布景为辅的方法。
实地取景,彼得选择了老家新西兰。
这样比起在美国本土拍摄,要省下不少钱,而省下来的这些钱基本上全部都被彼得拿去砸道具了。
为了真实还原史诗级的战争场景,彼得专门找道具公司制造了48000件的钢板模具盔甲、10000支实体箭矢、500张强弓,以及各种不计其数的微缩模型、假肢、面具、武器道具等等。
而这些也都是让投资的钱日益减少,彼得也是和新鲜沟通,让他们追加了预算,投资金额来到了2.81亿美元。
05、特效也要魔幻
作为一个魔幻系列电影,诚然在布景、拍摄等当面,已经达到了魔幻的要求。
但是对于特效也需要魔幻起来。
而作为全系列最悲剧的任务,咕噜可以说是“人见人恨,人见人怜”,但彼得在这个角色所花费的心思绝对是十分重的。
因为彼得让咕噜的饰演者安迪瑟金斯采用了当时好莱坞很多演员都十分鄙视的“动作捕捉”技术。
在90年代的好莱坞,数字技术刚刚兴起,很多演员和导演都不怎么喜欢数字技术。
在他们看来,可以通过布景或者真人扮演的情节,干嘛要让一堆“数字”抢了自己的风头?
卡梅隆拍摄《泰坦尼克号》的时候,一些灾难场景,都是采用的“微缩模型拍摄”。
彼得也是花费了很大的心思,才最终说服了安迪。
彼得甚至为了让整个剧组对电影有个大概的概念,甚至和维塔工作室学习了工业光魔的方法,采取了前制影像的做法。
所谓前制影像,是指电影真实开拍之前,用简单的电脑动画模型演绎规划全篇。
光是《魔戒1》就采用了144个前制影像镜头
在看到了这些前制镜头之后,安迪这才明白咕噜对电影的重要性,这才愿意配合特效制作。
06、屌丝逆袭?不,是一飞冲天
《魔戒》三部曲上映后,叫好又叫座!
三部电影的票房分别是8.7亿美元、9.5亿美元,尤其是第三部《王者归来》更是突破了10亿美元。
成为世界电影世上,继《泰坦尼克号》之后,第二部票房破10亿的电影。
成本不足3亿美元,却能够斩获全球票房30亿美元。
新线影业的老板牙齿都要笑蹦了,就像他所说的,自己就是世界上最大的赌徒,而这一次他显然赢得盆满钵满。
除此之外,《魔戒》还在奥斯卡斩获了不少的成绩。
《护戒使者》斩获了4个奥斯卡大奖,《双塔骑兵》则是斩获了2个奥斯卡大奖。
而《王者归来》则是以11个提名11个获奖,百分百中奖的概率缔造了奥斯卡的神话。
这也是让很多“老白男”奥斯卡评委都认可的作品。
因为奥斯卡在长久以来,一直都不喜欢这种商业特效奇幻电影,在《魔戒》之前甚至放出话来,商业电影就不可能获得奥斯卡。
结果当《王者归来》上映后,百分百的中奖率,也是让此前说出这番话的奥斯卡评委丢人丢大发了。
强排式热水器
同类型电影到现在还无法超越!!!
刘继嘉
当年一口气通宵看完,现在也会时不时看一会儿,确实很好看![呲牙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