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武提出“正合奇胜”,实际上这里隐含着一个条件,那就是在奇兵方向必须做到己方作战效能要远高于敌方,这就是“势如彍弩”;在正兵方向要具有与敌方进行周旋的适当力量。适当力量的标准就是在奇兵方向获胜之前,正兵方向不会失败;以及在奇兵方向获胜之后,正兵方向还有能力与奇兵方向一起扩张战果。正兵、奇兵两个方向上敌我作战效能的对比态势就是控势。
对于奇兵方向,孙武除了要形成“弩势”,即“势如彍弩”,还要求“节如发机”“其势险,其节短”。也就是奇兵方向的“势”包括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就是通过编组奇兵和正兵,在奇兵方向形成对己有利的作战效能优势——弩势;第二个环节,在形成“弩势”之后,对敌实施“节如发机”的攻击行动。只有创造了如弓弦般的“弩势”,才能够实施如发机般短促有力的“节势”。“弩势”是前提,“节势”是后续行动。
(一)势险如彍弩。孙武提出“势如彍弩”“其势险”。“势如彍弩”是指己方通过运用奇兵和正兵,与敌力量部署共同构成的总体态势——控势后,在奇兵方向的力量对比态势就像一张拉满的弓弩,蓄积了对我有利的强大势能,只要这张“弓”一发动,就必定能够释放强大的动能,取得如箭般又快又准的巨大成功。
由于如“弩”的态势是由敌对双方力量构成,只要敌人有所变化,整个态势就必然改变。也就是说,这种有利的静态的“弩势”通常都是稍纵即逝的,若不能将“险”势迅速转化为战果,有利的态势可能会迅速丧失,十分“危险”。
《谋攻篇》提出,“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少则能守之,不若则能避之”。也就是说,有些战势是在总体兵力对比有利的情况下形成的,如以己十对敌一,己五对敌一,己二对敌一。这类情况下形成的战势,总体上丧失优势的机率较小,危险不大,但意外的情况随时可能发生。有些战势是在总体兵力对比不具优势的情况下形成的,如双方兵力相当(敌则…),或少(少则…),或比敌相差很大(不若…)。这类情况下形成的战势,丧失有利优势的机率很大,危险很大。因此,“势险”是大概率情形。所以说“其势险”。
(二)节短如发机。形成有利“弩势”后,就是对敌发起攻击,这就是“节”。在《势篇》孙武要求“节如发机”“其节短”。因此,“节”的涵义还是比较丰富的。
对“节”的理解,曹操、《唐李问对》等兵家进行了较全面的阐释,主要有:一是快速,攻击行动必须快速迅疾;二是节短,即部队与目标的距离近;三是节制,即部队行动有节奏、有制约。
综合曹操、《唐李问对》等兵家的观点,笔者理解,“节”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节”的前提是出现了有利态“势”的战机,即“弩势”已经形成。二是一旦形成了“弩势”就要快速行动。三是部队与目标的距离近。四是部队行动有节奏。其中,出现有利态“弩势”是创造态势的目标,当态势形成了,剩下的就是发起作战。因此,“节”的重点应是行动迅速、行动距离近、行动有节奏。
一是行动迅速。李筌的“节务速”观点,即发起作战行动,部队行动的速度要快。在物理学上,速度产生动能。这个原理反映到作战中则表现为速度可以增强部队的杀伤力。特别是冷兵器时代,主要靠人、马的体能和各种机械的机械能实施作战。具有快速的行动,必然增强部队的冲击力。因此,在中国古代中原王朝对北方骑马的草原民族的战争中,常常处于被动状态之中。这是孙子提出“节如发机”的根本原因。快速行动主要取决于部队自身的机动能力和地形的机动条件,因此,精选突击能力强的部队和选择便于机动的路线是实现快速行动的基本措施。
二是行动距离近。实质就是要求能够迅速与敌接战,令敌没有反应的时间和己方快速行动效能能够得到有效施放,是出其不意和行动迅速在距离上的体现。然而,即使具有超音速飞机的现代战场,远程作战武器可在很远的距离实施攻击,甚至能够实现全球打击,武器飞行的时间也会给敌人提供做出反应的时间。因此,不论是冷兵器、热兵器时代,还是信息化战争时代,将武器装备部署到与敌较近的距离仍是发起作战的必然要求。
三是行动有节奏。李靖称“前进以五十步为节”,“马军从背出,亦五十步临时节止”。他将“节”理解为:为确保作战兵阵整齐划一行动而规定行动节奏间的距离,即要求有节奏地行动。冷装备时代的方阵对抗形式,决定方阵的整齐划一是杀伤效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快速的作战行动不利于保持方阵的整齐划一,二者存在一定的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李靖提出了“前进以五十步为节”的观点,即必须规定攻击的节奏。因此,李靖虽然是从“五十步”这一距离概念上对“节”提出的要求,但本质上反映的是时间的速度属性问题。
如果从作战行动的过程看,创造“弩势”的过程就是形成对敌优势的过程;创造“节”的过程就是实施攻击的过程。攻击实际上就是一种运动,本质就是形成了一种饱含动能的动态之势,因此可称为“节势”。
(三)出其不意。弩势和节势作战实施的两个过程,前者是一个创造力量优势的过程,后者是将既有优势高效释放的过程。在传统战争年代,武器装备作战性能有限,如果能够形成包围态势(即强大弩势)后,一般会根据战情需要才将弩势转化为节势。只有在总体上无法包围敌,只能在局部形成优势时才会注重将局部弩势快速转化为节势。而这种融弩势与节势于一体的最佳攻击行动就是“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孙武高度反对实施蛮攻的“攻城”行动,称之为“攻之灾也”。他特别倾爱融弩势与节势于一体的“攻其无备”。在《计篇》中,孙武在提出“乃为之势”之后,进一步提出“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实际上,战争是由人来实施的,人是战争的主体,是战争的根本决定力量。作战过程中,如果敌作战力量保持了高度戒备,应有的作战效能均处于待发状态,此时即使利用优势力量对其实施攻击,取胜的代价将十分高昂。因此,应充分利用敌作战人员戒备意识低,力量处于松懈状态之时,“出其不意”实施攻击,才能将强大的险势转变为我强大的作战效能,才能有效地保证我以较小代价取得较大的胜利。
——摘录自《变局·谋节——新制胜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