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进了腊月,城阳的大集年味渐浓
俗话说,入了腊月门就是年,岛城年味最浓的地方,其中就有这年集。眼看着快要过年了,市民已开始忙着置办年货。吃的、穿的、戴的、用的……在年集上,都可以找到。1月2日,是进入腊月后城阳上马第一个大集,记者带你寻找最鲜亮的年味。
上马大集,也叫马哥庄集,每逢农历三、八开集。大集始于清朝康熙年间,至今已300多年历史。2日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集市上,这里早已热闹非凡,男女老少纷纷加入其中。
上马大集离红岛码头不远,集市上海鲜比较新鲜,种类也齐全,蛤蜊、海参、海蛎子、鱿鱼、老板鱼……应有尽有。眼下,正是吃本地海蛎子的时候。海蛎子个头不大,却是顾客眼中的极品。“会吃的都吃这种,格外鲜,有滋味!”一位摊主向记者介绍,“这种性价比也高,5斤20元钱,保肥。”
春节将至,不少市民开始提前购买带鱼、大鲅鱼等新鲜鱼。“今天特地从夏庄来赶集,买了8斤带鱼4条大鲅鱼,准备过年时候吃。”市民胡巧云说。
除了海鲜,大集上还有独属于上马人的“老味道”,青岛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上马一卤鲜”便是其一。到了年底,当地人一般都会买上一两条“一卤鲜”大鱼,放在年夜饭的餐桌上。这种似咸非咸、似鲜非鲜的半干鱼片别有一番味道。据“上马一卤鲜”传承人孙绍忠介绍,一卤鲜的制作工艺讲究“选、割、卤、晒”,四道工艺缺一不可。他的“上马一卤鲜”不仅在上马大集上卖,还通过抖音来宣传和出售、接受预定。
大集上还有一种上马人的“老味道”——“酱豆”。卖“酱豆”的摊主一般会推着小车,游走在大集上。“我们每年冬天都会买一些‘酱豆’,回家拌白菜和萝卜。记得小时候,都是自己买黄豆,用土炕的温度来发酵。现在没空做了,就直接买现成的。”上马居民孙女士说。
“末货”作为上马“四小海鲜”之一,是用非常小的“纳米虾”制成的酱,也格外受欢迎,当地人喜欢用来蘸葱吃或炒着吃。
通过无人机俯瞰,可以看到在上马大集北侧有一排火红色长廊,这里是大集中最有年味的地方,都是卖“福”字和对联的摊位。蛇年将至,摊位上不少福字带有蛇年祝福语,摊主们跪在摊位上,为顾客挑拣需要的福字。
“今天带女儿来逛大集,选几个好看的福字,还有春联和新年挂饰。今年是女儿的本命年,要给孩子买个小物件当做新年礼物。”上马居民孙样洋说。春联是大集上的热门货品,摊主根据每一个顾客的需求量身推荐对联。“宗谱大的120元一张,农村平房就要挂大的,越大越好!”带有浓厚年味的宗谱是当地居民春节期间的必备品。
有着300多年历史的城阳区上马大集对居民来说不只是舌尖上的美味,更是难以割舍的大集情结。临近年关,除了上马大集外,城阳区的夏庄大集、流亭大集、城阳大集……也格外热闹,赶在春节前,大家也去赶大集,感受一下年味吧!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掌上青岛 记者 栾丕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