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他才是全剧隐藏最深的“伪君子”,雍正都拿他没办法

积极的人物史观 2024-12-24 14:54:40

《雍正王朝》中要说谁是真正的伪君子?很多人可能都会想到老八胤禩。

但是,在我看了一遍、两遍、三遍……很多遍后,才发现隐藏最深的伪君子竟然不是老八,而是自诩清流领袖的李绂(fú)。

李绂第一次出场,是四爷到三爷府催债,李绂跑出来给四爷顶了一顿。

再出场,就是李绂的高光时刻,出任雍正朝首届科举的副主考,然后为了揭露这场舞弊大案,竟然挂冠走出考场,找李卫调兵封了考场。

第三次出场,是李绂不畏皇权,也要弹劾雍正的宠臣田文静,结果被雍正以李绂参与朋党为由押赴刑场,等候问斩。

三个高光时刻,怎么看都觉得李绂是一个刚正不阿,不畏强权的正直人物,但是,当我们细细品味其中的弯弯绕绕后,才发现,这个正人君子,面具下真正的小人形象。

01

李绂第一次出场,是四爷到老三胤祉的府上要债。当时老三为了编书,从国库借了30万两银子,所以四爷就上门讨债了。

没钱还债,或者说不想还债的老三,带着四爷参观了一下自己庞大的编书工程,四爷虽然感慨了他的编书行为,但还是说:

“借国债著韵书,恐怕于国计民生裨益不大啊!”

四爷的意思大概就是说,你借钱编书,恐怕对老百姓没啥用处啊!结果,就戳了李绂的肺管子,李绂当即就跳了出来质问四爷:

“照四爷的话说,那么仓颉造字也是多此一举喽?”

老三一看,李绂这么硬顶四爷,赶紧出来打圆场,说李绂不懂规矩,胡咧咧,李绂很是硬气地说:“三爷,您知道,要不是四爷,我还懒得说呢!”然后,拂袖而去。

要知道上一个敢当着四爷面拂袖而去的人还是任伯安,不过任伯安可是个实实在在的小人,又是联合盐商搂银子,又是私设《百官行述》要挟百官,种种劣行,数不胜数。

但是,人家李绂可是清流,圣人门徒,为什么也给他设置一个拂袖而去的场景呢?难道,就是为了彰显他不畏强权,不怕四爷的形象吗?

很显然,导演没有那么闲,编剧也没有那么没水平,李绂的设置其实也在暗示着他“真小人”的形象。

想说明白李绂的问题,我们得先倒回去研究几个问题:

第一,四爷为什么上门讨债?

因为四爷接了追比户部欠款的差事!

第二,为什么有这么个差事呢?

因为黄河发大水,国库没钱赈灾!

第三,国库为什么没钱了呢?

因为钱都让大家借没了!

看到这,大家就该明白了吧,四爷上门讨债的根本原因是国库的钱,都被官员给借走了,国库空虚,黄河发大水没钱赈灾,老百姓要活不下去了。

所以,四爷才会说借钱修书,对老百姓没什么好处!那老百姓都快冻死、饿死了,谁还管你修不修书了呢!

而李绂上来就用“仓颉造字也是多此一举?”来顶四爷,说好听点叫“偷换概念”,说难听点就是“无理取闹”。

咋滴?仓颉造字的时候也从国库借钱了?仓颉造字影响老百姓吃饱穿暖了?

四爷跟你讲民生多艰,你跑来用圣人先贤给四爷扣帽子,不就是想继续搞道德绑架那一套吗?

那李绂为什么要这么说呢?他不是清流,不是好官吗?为什么会说出这种明显不顾百姓死活的话呢?

说白了,就是四爷上门讨债动了他的利益。你以为老三借的30万两银子,全用来买笔墨纸砚,搜集文稿了?估计大头都进了老三和这些编书的清流口袋里了吧!

对李绂来说,我又没有从国库借银子,我是三爷请来编书的,我干的可是流传万芳的大事,我拿的是三爷的润笔费!

你四爷现在为了讨债,竟然不让我编书了,那我怎么流芳百世,怎么搞钱?

但是,李绂是读书人的脸面啊,怎么能这么直白的表达自己的诉求呢?所以,他就给四爷扣了个大帽子。

就像鲁迅在《孔乙己》中描述的一样:读书人的事,怎么能叫偷呢?在李绂的普世价值观中,他才不管自己的润笔费是哪来的,只要是他靠“读书”赚来的,就是比老百姓的活命钱高贵!

02

其实,第一次出场的李绂,还算不得真正的小人,最多有点虚伪,那第二次出场的李绂,段位明显就上升了。

李绂第二次出场,直接就是高光时刻,他被任命为雍正朝第一届科考的副主考。看看,这是多长脸的事!

李绂高高兴兴地去见雍正了,当雍正说:“记得当年在诚亲王府,朕见过你。”

对雍正来说,可能就是想表达一下,你看朕还记得你,朕对你是器重的,你要好好干啊!

但是,李绂因为小人心里作祟,以为雍正要秋后算账,治他当年当面顶撞自己的罪呢!

所以,雍正话音刚落,李绂就赶紧答道:

“臣那时年轻气盛、出言无状,顶撞了皇上,请皇上赎罪!”

就这转变,这反应,你说他是职场老油条,滑头精还差不多,要说他是刚正不阿的直臣,那可真是瞎了眼。

当年刚正不阿的圣人门徒,现在扭头成了皇帝的犬马,李绂还真是懂得什么叫识时务者为俊杰!

所以,为了维护科举考试的公平公正,为了雍正的利益,当他发现科场舞弊后,李绂直接挂冠闯出考场,找李卫调兵封了考场。

简直就是忠臣、直臣的楷模了。事后,雍正还把他立为典型,大大赞扬了一番。

但是,李绂这么干,真的就是为了维护雍正的权益,为了科举考试的公平,为了天下读书人吗?

当然不是!

首先,在开考前,李绂曾在伯伦伦买到过一份考题。如果,他真的是要维护雍正的利益,就该将那份考题交给雍正,让雍正查明真伪,或者更换考题,而不是带进考场,等验证清楚后,再捅出来。

这样不仅没有维护到雍正的利益,反而狠狠地打了雍正的脸。

毕竟,如果如果李绂不捅出来,大家就那么稀里糊涂的考了,稀里糊涂的录取了一些人,最多有人嗷嗷叫有人作弊,但是没有实证,又能怎么办?

但是,他当场将这场大案掀开了,看似维护了公正,其实对雍正来说,就是将一个大污点,赤裸裸地送到了八爷党面前,成了八爷党攻击新帝的借口。

毕竟新朝初立,首次科考,就出了舞弊大案,难道不是在警示雍正这个皇帝能力不足,不是在暗示雍正不配当皇帝吗?

从这点来看,李绂的用心何其险恶啊!

其次,李绂这么做,只是想获取更多的利益,而不是为科举的公正。

要知道科举考试有个不成文的规定,谁是主考官,谁就是本届考生的座师。座师与学子之间,那基本上就相当于“父子”关系,一辈子绑在一起了,不管以后你做了多大的官,孝敬老师、维护老师的利益都是不能少的。

但是李绂只是个副主考啊,也就是说,这些隐藏的特权跟他没有半毛钱关系。

所以,当他发现真的有舞弊,一个天大的计划就出炉了。

他先是,冒着被问罪的风险,闯出了考场,然后又找李卫封了考场,查到了证据。而他,凭借着检举揭发有功,加上自己一直树立的读书人领袖的形象,顺利成了正主考,成了所有考生的座师。

一场大案,上上下下牵连了无数人,就连雍正也因科场舞弊,在八爷党面前,丢尽脸,唯独李绂这个举报者,得到了最大的实惠。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他这么做真是为了天下读书人吗?

李绂虽然以读书人的领袖自居,但他还真不是什么读书人都维护的!

比如刘墨林,他就不维护。他甚至还向雍正进言,要取消刘墨林的探花之位。理由是,刘墨林作为学子逛青楼,与妓女斗艺,失了读书人的体面,他是决计不会认这样的学生的。

事实真的如此吗?

那逛青楼的学子多了去了,王文昭和尹继善也去了,他怎么不向雍正进言,取消这俩人的状元和榜眼呢?

归根结底还是刘墨林的探花是雍正加恩得来的,刘墨林天然对雍正就要比对自己的座师更加的忠诚。

而且刘墨林实在才华太盛,为人又放荡不羁,很难管束,他很清楚这样的人不是自己能驾驭的,所以他怎么能允许自己的门生中,有这么个占着位置,却不听话的人呢?

向雍正进言,如果刘墨林被拿掉了,再选上来的探花,那肯定对自己感恩戴德,死心塌地。

即便刘墨林没有被拿掉,雍正也只会觉得他是一个正直的文人,眼睛里揉不得沙子的中正之人,而不是为了私利,攻歼后辈的小人。

李绂显然是猜准了雍正的心思,并得到了雍正的高度评价:

“后来,有人告发你们进士之中有人逛青楼,他竟然不顾朕的主张,顶撞着非要把这个考生刷下来,他认为代朕办差,就一定要对朕负责,要把这个事情办好,这就是忠,忠心不二!”

看,这就是所谓的大奸似忠,表面上一副正义凛然的样子,背地里全是小九九。

只是,李绂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堪称完美的一番操作,却让雍正把他列入了“必杀”名单。

为什么会这么说呢?我们继续往下看。

03

想知道雍正为什么要杀李绂,我们还得先来看看李绂的第三个高光时刻。

李绂从湖北调任直隶,途径河南,看到田文静推行新政的手段非常霸道,心生不满,就上书弹劾田文静。

结果,一石激起千层浪,以李绂为首的清流们,觉得这是一个攻击新政的好契机,纷纷上书声援李绂,甚至纠集了一群人向雍正逼宫。彻底被惹毛的雍正,一怒之下就下令要杀了为首的谢济世、陆生楠和李绂。

有人可能会说李绂并没有参与逼宫,雍正为什么还要杀李绂?

这其实也是李绂的小人行径。

按理说弹劾田文静的始作俑者就是李绂,毕竟他是领头人嘛!但是他又不想让雍正把他和那群清流划到一起去,所以他就耍了个小心机,在别人都去逼宫的时候,他辞官了。

他想以此,将自己摘出去,一方面告诉“清流们”我尽力了,一方面也告诉雍正,我真是一心为朝廷,为天下安定考虑的,跟那些“清流”不一样。

但是,雍正哪是那么好忽悠的人,从李绂当上主考官那天起,雍正可是就将他挂上了“必杀”名单。

原因,很简单,无非“结党”二字!

上面我们说了,李绂本就是“清流的领袖”“读书人的脸面”。再加上成为座师,门生众多,那围绕着李绂的这群人,自然而然的就会形成一个党——“清流党”。

这个党,不像八爷党,总是跟雍正唱反调。

他们一般不跟皇帝对着干,他们总是以“正义斗士”的形象出现,什么除奸佞,清君侧,都是这些人最喜欢干的事。

比如年羹尧的死,就少不了这些清流的推波助澜。

原本,他们隐藏在朝堂中,没事出来刷刷存在感,还能混个好名声,但前提是,不要触皇帝的逆鳞。

雍正的逆鳞就是新政!

李绂作为清流的代表,其实就是老派,对雍正的新政一直持反对态度,干起活来非常不积极。

雍正也知道李绂的问题所在,但是他暂时还不打算去刺激“清流党”,毕竟刀笔无情,文人杀起人来,那才叫杀人不见血。

所以他将李绂从湖北调任直隶,让他当直隶总督,去整顿旗务,收拾那些那些光吃不干的老旗人。

但是,天天顶着“领袖”光环,打着维护“正义”,伸张“公平”旗号的李绂,可能有点飘了,飘得让他觉得自己就是正义,自己就是公平。

那些与自己理念不合,让自己不满的行为都应该是被抨击的对象,所以他出手了,第一拳就打向了田文静。

只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拳打出去,收不回来了,虽然打到了田文静,但是却没有什么实质性伤害,反而把自己拉了下去。

04

玩脱了的李绂,直接被雍正以“结党”为由,押赴刑场,等候问斩。

但是,人家李绂根本不怕,还是那副大义凛然的样子,就差在脸上写上“要为真理献身”几个大字了。

那李绂为何不怕呢?难道真的是“好人”装久了,就真成“好人”了?显然,那是不可能的!

李绂之所以不怕,是他早就料定了雍正不敢杀他。自古清流文人,最引以为豪的就是“死谏”!一死,而青史留名!

雍正如果真的杀了李绂,作为清流领袖,文人脸面的李绂,不仅不会被挂上“结党”的罪名,反而会成为这些文人的“精神偶像”,而杀人的雍正,将会永远被钉在耻辱柱上。

雍正自然清楚,其中的利害关系,所以,他在造够势后,让弘历赶去刑场“救下”了李绂。

很多人,看到这里会觉得雍正是不是怕了这些文人?雍正是不是被逼的没办法了才放了李绂?

其实,都不是。

雍正可是被康熙亲口夸过“坚刚不可夺其志”的人,他怎么会怕这些所谓的“清流”呢?那他为什么不杀李绂呢?这背后又有怎样的深意呢?

因为篇幅问题,我们今天就先说到这里,剩下的内容,下次再讲。

1 阅读:107
积极的人物史观

积极的人物史观

看古今人物,品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