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小婶,这是我的辞职信。"
我把信轻轻放在她面前的红木办公桌上,抬起头时正好对上她惊愕的目光。窗外的梧桐树沙沙作响,将午后的阳光切割成碎片,洒在办公室的地板上。
我叫陈小雨,今年25岁。三年前大学毕业时,是小婶把我从找工作的迷茫中拉了出来。她是我爸的弟媳,在北城开了一家规模不小的贸易公司。
"小雨啊,来小婶公司吧,跟着小婶干。"她拍着我的肩膀,笑容温暖,"咱们可是一家人。"
那时的我,怀着对亲情的信任和对未来的期待,欣然接受了这份工作,谁知道这竟是一段让我明白人性冷暖的旅程。
昨天下班前,我无意间瞥见了同事小张的工资条。那一刻,我的手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5000元。这个数字像一把锋利的刀,无情地剖开了我心中最后一丝侥幸。
小张来公司才半年,经验远不及我,可她的工资却比我多1500元。这三年来,我的工资一直停留在3500元,即便我承担了更多的工作,即便我总是加班到最晚。
02
"因为是自己人,所以更要体谅。"这是小婶常挂在嘴边的话。可现在想来,何其讽刺。
办公室里小婶看着辞职信,神色复杂:"小雨,你这是什么意思?"
我深吸一口气:"小婶,我知道了小张的工资。"
她的表情瞬间僵硬,随即又恢复如常:"小雨啊,你还年轻,很多事情..."
"不用解释了。"我打断她的话,"这三年,我一直把自己当成公司的一份子,加班到深夜是常事,节假日也经常来公司处理急事。可是..."
"可是什么?"她的语气开始变得不耐烦,"你是我侄女,在这里工作不是很好吗?工资是少了点,但胜在稳定啊。"
我苦笑:"就因为是亲戚,所以就该领更少的工资吗?"
她沉默了一会,突然从抽屉里拿出一个信封:"小雨,这里是三万块钱,算是这些年来的补偿。你留下来吧,以后工资我给你涨到5000。"
03
看着那个鼓鼓囊囊的信封,我突然感到一阵心酸。原来在小婶眼里,我们的关系可以用金钱来衡量,可以用几万块钱来平息。
"小婶,钱我不能要。"我站起来,整理了一下衣服,"这三年的经历让我明白,有些东西比钱更重要。"
临走前我看到她脸上闪过一丝惊讶和不解,也许她永远也不会明白,我在意的不是那一千五百元的差距,而是她对亲情的算计和践踏。
回家的路上我给妈妈打了个电话。电话那头,妈妈叹了口气:"傻孩子,你小婶她..."
"妈,您别说了。"我轻声打断她,"我不后悔。"
坐在公交车上,我望着窗外飞驰而过的景色,回想起这三年的点点滴滴。记得刚来公司时,我满怀热情地工作,总想着要让小婶刮目相看。每次公司有紧急任务,我总是第一个主动承担。
去年春节,其他同事都回家过年了,我主动留下来处理年终总结。小婶拍着我的肩膀说:"还是自己人靠得住啊。"
04
那时的我,还为这句话感动不已。现在想来,何其可笑。
前几天,我和几个大学同学聚会。听说我在亲戚公司工作,他们纷纷摇头:"跟亲戚做生意,最容易伤感情。"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他们早就看透了我现在才明白的道理。
回到家我打开电脑,开始投递简历。手机突然响起,是小婶发来的微信:"小雨,你真要走?那三万块钱你拿着,就当是小婶这些年委屈你了。"
我盯着屏幕看了良久,最后只回了两个字:"不用。"
有人说成长就是一个不断认清现实的过程,这三年我失去了对某些人的信任,但收获了宝贵的人生经验。我明白了,真正的亲情不该建立在利用和算计之上。
一周后我接到了一家公司的面试通知,面试官问我为什么离开上一份工作,我笑着说:"因为我想要一份真诚的工作环境。"
现在的我不再是那个为了所谓的亲情而委曲求全的小女孩,我知道自己的价值,也明白了一个道理:与其在亲情的包装下忍受不公,不如坦然地选择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