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6月16日,这一天的小河村十分热闹,即便是正在前线指挥打伏击的彭德怀,以及率领四纵作战的陈赓,也全都马不停蹄地赶了回来。毛主席要在小河村召开一次会议,这次会议非常重要,甚至关乎着解放战争的未来走向。
小河村会议彼时,中央已经撤出延安,胡宗南和阎锡山两路大军夹击陕北,令陕北的形势急转直下,甚至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毛主席身边的警卫部队不多,多次遭遇危险,就在小河村会议召开之前,毛主席身边的两个步兵连还与敌人的四个半旅打了一场苦战。

对于刘戡而言,这是一次难得立功机会,不仅兵力上占据绝对优势,而且武器装备也要碾压毛主席身边警卫部队。如果这次能够打赢,他很有可能会立下贪天之功。

然而,身处险境的毛主席根本没将他放在眼里,始终考虑的都是下一步的作战安排,自始至终没有担忧过眼前的危机。果然,整整三个半小时,占据绝对优势的敌军发起了三次集团冲锋,却始终无法寸进。
毛主席趁敌军进攻停歇的空隙,悄然率部撤出了小河村,在雨夜中辗转来到附近的一处山梁上。毛主席登高远望,仍然可以看见敌军炮火形成的火光,凝视一会儿,毛主席终于开口说话,内容却大大的出乎了众人的意料:“这场雨下得好,再过半个月,就该收麦子了。”
可见,毛主席当时虽然身处危机之中,却丝毫不担心自身的安危,甚至连一丝慌乱都没有。当他得知敌军反应过来,已经向山梁这边追来时,立刻下令,等敌军上山时,就从另外一侧下山,随后又率部返回了小河村,就这样将敌军甩远了。

返回小河村的途中,毛主席一直思索的问题有了答案,他告诉周恩来,自己想把陈赓的四中调回陕北,让他率部守在黄河,当一次猛张飞,东扼阎锡山,西挡胡宗南。周恩来闻言,立刻领会了毛主席的意图,陈赓回师陕北,既可以保卫陕北,又可以支援彭德怀,一举两得。
小河村会议召开时,号称军中“开心果”的陈赓,脸上始终带着凝重。往此召开会议时,陈赓从来都不会这样板着脸,甚至还会四处和人开玩笑,即便遇到再危险的局面,向让他愁眉苦脸,也决然难以办到。
那么,陈赓这次到底遇到了什么事情,竟然罕见的令他愁眉不展。即便是毛主席在会上对他多次凝视,他也始终沉默不语,并将这种状态持续了整整六天,贯穿了整个会议期间。

陈赓反常的表现,毛主席、周恩来自然看在眼里。在会议进行到第六天的晚上,毛主席和周恩来专门在毛主席居住的窑洞里摆下一张桌子,几个小菜,以及两瓶白酒,专门叫来陈赓共饮。
任谁都能看出来,陈赓之所以有这样的反常表现,肯定是心中憋着事儿呢。毛主席和周恩来就是想通过这次“酒宴”,给陈赓抒发内心真实想法的机会。毛主席最先举杯表态,一来为陈赓接风洗尘,二来为陈赓庆功。
三人共饮,你一杯,我一杯,连喝数杯。随着几杯白酒下肚,陈赓的脸上逐渐浮现出酒意。刚开始还说话客客气气、恭恭敬敬的陈赓,在干了一杯酒后,突然变得情绪激动起来,直接说出了自己憋了数日的心里话:
“主席,恕我直言,你调我西渡黄河,不够英明!”
不得不说,陈赓的这句话胆子太大了,就连当时在一旁的李银桥后来回忆此事,也认为陈赓当时的胆子简直堪比彭德怀。此言一出,周恩来大吃一惊,毛主席闻言也有些出乎意料。周恩来与陈赓在黄埔军校期间,有着师生的情谊,他闻言连忙打圆场,称陈赓喝多了。
毛主席最了解周恩来,自然立刻就明白他的意思,但陈赓率部西渡黄河属于小河村会议研究的战略部署,如果陈赓有不同意见,极有可能会影响到后续的任务执行结果,事关重大。毛主席闻言没有生气,反而摆手示意周恩来停止劝说:“让他继续说,把话讲透”。

陈赓闻言,没有立刻开口,而是自斟自饮一杯以后,这才正式打开了话匣子。他的思路清晰,言语恳切,意思只有一个,组织对他的安排是大材小用了。陈赓指出,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陈粟大军挺进鲁西南,这些都是好棋,但调他回陕北这步棋,不对劲儿。
陈赓认为,不该调他西渡黄河保卫陕甘宁,应该将这种保卫的工作交给附近的部队。而他的四中,完全可以南渡黄河,在敌人的腹地冲杀,令敌人首尾不能相顾。言谈之间,陈赓还屡屡提到“全国一盘棋”、“消极防御”、“走了一招险棋”等字眼儿,颇具不满情绪。
不谋而合陈赓酒后吐真言,借着酒劲儿直抒胸臆,说完这些话以后,整个人畅快了许多。陈赓表达的想法很正确,但表达的方式过于直接,没有考虑到毛主席的感受。果然,听了陈赓说完这些话,毛主席拍案而起,当场就发起火来。
毛主席也是喝了酒的,他情绪激动的站起身,声调拔高,对陈赓的这番话进行回应。毛主席首先说明,每一个将军都想率部前往中原的辽阔战场与敌人拼杀,纵横驰骋固然痛快,但陕甘宁的兵力何等空虚,陈赓心里应该比谁都清楚。
而且,此次调陈赓的四纵西渡黄河,并不是为了保卫他自己,而是保卫陕甘宁。

其次,毛主席回应了陈赓提出就近调兵保卫陕甘宁的想法,“就你最近,我尚且调不动”。话说到这个份儿上,毛主席的情绪已经非常激动了,即便是陈赓,现在酒也醒了一半了,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
毛主席接着又说,陈赓当年救过蒋介石的命,这次不想被调过来保卫陕甘宁,“你是不是想把我送给老蒋啊?”这句话的份量相当重了,毛主席说出这句话以后,甚至仍然难以抑制自己的激动情绪,又连续拍了几下桌子。
陈赓被毛主席的话彻底震慑住了,刚才的醉意如今全无,甚至害怕得脸色都发白了。陈赓好不容易才说出一句话,这只是他的个人想法而已,他会执行中央决定的。陈赓说完这句话,眼前却发生了戏剧性的一幕,刚才还怒火冲天的毛主席,突然就笑了起来。
毛主席看着窘迫的陈赓哈哈大笑,“一句玩笑话,就给你成这样”。毛主席的态度转变如此之大,令陈赓十分不适应,但周恩来却波澜不惊,似乎早就预料到会有这一幕出现了。毛主席点燃一根烟,这才又对陈赓说了一句,“你和中央想到一起了!”
原来,中央的计划已经改变了,毛主席和周恩来今天晚上找陈赓吃饭,就是要讲明中央对他的最新安排。毛主席此前就已经看出来,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会让蒋介石鸡飞狗跳。彭德怀则将胡宗南部牵制在陕北,无法抽身,豫西将会形成一个空子,正好适合陈赓发挥。

结果,陈赓的性子还是急了些,没能等到毛主席先开口。其实,陈赓借机将心中的郁结向毛主席直言是一件好事,他的想法恰好证明了他具备直插豫西的能力,也证明陈赓与毛主席之间的默契。
这一幕,与《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和周瑜决定火烧赤壁那段情节很相似,这是只有具有高端视角和强大的军事能力之人,才会拥有的默契。最后,毛主席、周恩来、陈赓共同举杯,一饮而尽,圆满结束了这场酒局。
陈赓次日离开小河村后,战局也果然如同毛主席和陈赓所预估的一样,陈赓这支部队发挥了奇效,证明他们研究的这步棋走对了。这里不得不赞叹毛主席的胸襟宽广,料敌于先,而且在战机面前,宁可将自身置于险地,也要考虑全国一盘棋的大战略构思,令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