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猫效应:在更强者处受气,拿更弱者来发泄!

柳园评生活 2024-07-07 14:04:18

丈夫下班的时候被领导狠狠训斥了一顿,回到家后脸色也不太好,妻子知道他受委屈了,就主动给他盛饭想安慰安慰他。

但妻子在拿筷子时不小心把掉在了地面上一只。要是平时,丈夫肯定会帮忙捡起来去洗干净的,但这次丈夫竟然噌的一下给火了。

“你怎么这么笨呢,连这点活都干不好。”

妻子感觉自己的好心,却被丈夫这样的一桶乱发脾气。心里也很委屈,第二天早晨孩子要上学但却懒床不起。

妻子噌的一下也是一阵无名火起,劈头盖脸就把孩子给训斥了一顿。

孩子被训斥之后,火气也很大,但却不敢对妈妈发泄。正好刚要出门看见自家小猫凑过来,孩子就使劲踢了它一脚。

被踢的小猫委屈巴巴跑到外面去了,正好一辆疾驶而来的车为了躲避小猫,结果不小心撞上路边一个正在玩耍的小孩。

这就是著名的踢猫效应。

丈夫的怒气实际上是来自于家之外,但他却把它带回了家之内。

妻子的不下心掉筷子是一点都不值得发脾气的,但丈夫却给她发脾气了。

丈夫其实是把在领导身上受的气发泄到妻子身上了。

妻子又再次把在丈夫身上受的气发泄到孩子身上,孩子又再次把在妈妈身上受的气发泄在小猫身上。

最后因为小猫的受惊吓,而无意间酿造成了这一起车祸。

大家看出来没有,在整个过程中怒气的转移都是由更强者向更弱者转移的。

丈夫惹不起领导,但惹得起妻子。他就把对领导的怒气发泄到妻子身上,他冲妻子发火的时候,潜意识当中也会把妻子投射成领导。

同理,妻子惹不起丈夫,就只能冲孩子发火;孩子惹不起妈妈,就只能冲小猫发火。

这也是很多人所共有的一个特点,在更强者那里受了气,最后却把气给撒在了更弱者身上。

我们在看待自己时,往往是从动机出发的;而在看待别人时,往往又是从行为和结果出发的。

所以我们应该能够理解,妻子为什么会感到自己很委屈,因为她真的是很好心的给丈夫盛饭和拿筷子,只是一不小心才掉了一根筷子在地上的,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结果丈夫却抓住这件事不放,她就感觉丈夫无理取闹,感觉自己很委屈。

同样的事,丈夫却丝毫没有理会妻子的动机是什么,他只是看到了一个笨手笨脚的妻子,正好自己也在气头上,于是就非常本能的发了脾气。

这可能也是为什么我们在发生矛盾时,经常感觉“自己这儿基本没啥问题,都是对方的问题”的原因吧。

宽以待人严于律己难,宽以待己严于律人易哈。

应该怎样处理情绪呢?

第一,在家之外产生的负面情绪,在回到家之后可以寻求倾诉和安慰,但不要把它们给负面的发泄到家人身上;

第二,在一件事、一个人身上引起的情绪反应,就让它停留在这一件事上或者这一个人上,不要把它牵连到其它的人或事上。

因为一件事或者一个人而产生的负面情绪,结果自己这一整天做啥事、见啥人心理都不痛快,这叫什么?

这就是情绪污染。

两个都非常有才华的书生作伴进京赶考,路上遇到一辆送棺材的马车,不料棺材一不小心给滑落到地上。

甲书生拿到这景象,心理咯噔一下,感觉这是非常不好的预兆,自己也会像这棺材一样落榜;

而乙书生却心中大喜,他感觉这是非常好的预兆,棺材棺材,升官发财。而今这棺材落到自己脚下,这岂不是意味着自己一定会金榜题名。

就这样两个人怀着完全不同心情继续上路了。

甲在后续的途中一直都是悲观绝望的,就连考试的时候也是没精打采,结果可想而知,他竟真的名落孙山。

而乙的本事本来在平时稍微逊色于甲,但是因为一路都是好心情,再加上自信自己一定会金榜题名,结果他竟也真的金榜题名。

面对同样一件事情,甲产生了是悲观的情绪,乙产生的是乐观情绪。

这个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呢?

一个事件发生,到一个情绪和行为发生,中间其实还经历了非常短暂的一个思维解读过程,只是这个过程太快,很多人往往会忽略掉它。

事件本身其实并会引发我们任何情绪反应,是中间这个我们对该事件的解读,才会引发我们后续的情绪反应。

如果我们中间对该事件是积极的解读,则会引发我们积极的情绪反应;如果我们对该事件是消极的解读,则自然也会引发我们消极的情绪反应。

两个员工在上电梯的时候,碰到领导都主动打招呼,但是领导却没搭理他俩。

这个时候甲员工就解读为:“这领导是不是对自己有意见呢,我是不是哪儿做的不好让领导给不高兴了呢?”

结果他这一整天都战战兢兢提心吊胆。

而乙员工的解读就简单很多:“这领导一定是走神了......”

然后他就毫无负担的该干嘛就干嘛了。

就如同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面对同样的事件,不同的解读自然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和应对方案。

其实在这里我也很想顺便说一下原生家庭。

面对同样不幸的原生家庭,那有些人就把它解读为这就是自己现在一切不幸的根源,所以就更加没有心理负担的继续堕落。

但有些人就可以把它解读为,正是因为有了一个不太好的原生家庭,所以才磨练了我现在的能力,我要更加的努力,所以才不会让我的孩子再重蹈我的覆辙。

原生家庭不是原罪,对原生家庭的负面解读才是!

最后再次回到原话题,我们应该怎么处理自己的情绪呢?

希望当你遇到一个事件的时候,多停留思考一下,针对这个事件,除了我的第一本能反应之外,我还可以对它有哪些解读,有没有办法在这些不同角度的解读中找出有利于我建设性成长的方案。

或者如果您现在已经有了比较强烈的情绪反应,不妨给自己按一个暂停键。

想一想,我这个强烈情绪反应针对的是什么事?针对这个事件我是怎样解读才会有的现在这个情绪反应的。

那我现在是不是可以从别的解读角度再次重新看待一下这同样一个事件呢?

或许当你以学习、成长和积极的角度对它重新进行解读的时候,你就已经由之前的沮丧变成现在的非常平静或者欣喜了。

1 阅读:14

柳园评生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