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上午10点,北京市197家市级部门按照“统一步骤、统一格式、统一时间、统一形式”原则,在各部门门户网站及首都之窗网站公开2025年部门预算。
除经批准的涉密部门外,今年所有使用财政资金的197家市级部门,全部公开部门预算。 14张报表全面反映部门收支情况 北京市财政局新闻发言人介绍,此次公开的市级部门预算主要包括部门文字说明和预算报表两部分。 其中,预算报表共14张,主要反映市级部门的收支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政府采购预算、政府购买服务信息、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等情况。结合市对区转移支付提前下达情况,涉及市对区专项或共同事权转移支付资金的部门,还将公开专项或共同事权转移支付绩效目标表。通过预算报表,能够全面反映部门的收支总体情况、财政拨款收支情况,以及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等。 文字说明则主要结合公众关注焦点,对各部门的基本职责、机构设置情况、部门收入资金来源、“三公”经费预算增减情况、重点支出项目等重点事项进行说明,并对专业性较强的名词进行解释,“让公众看得更明白,了解得更清楚”,市财政局表示。 民生改善等“大事”“新事”重点公开 相比往年,此次部门预算公开信息更丰富,内容也进一步拓展。市财政局介绍,在落实中央要求,公开各部门职责、机构设置情况、部门收支情况、政府采购预算等“规定动作”的基础上,2025年,北京拓展公开市对区共同事权转移支付项目绩效目标,包括预算安排情况、年度总体绩效目标、绩效指标值等信息,进一步提高预算公开内容的完整性。 同时,对社会关注度高的重点支出和重大投资项目,详细公开其预算安排、政策依据、绩效目标、资金投向等。2025年,进一步将民生改善、城市发展、科技创新、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大事”“新事”纳入重点项目公开范围,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市财政局表示,北京在项目预算公开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统筹各类资金资源加强重点领域保障 市财政局介绍,今年的市级部门预算编制突出“综合统筹、分类保障、提质增效、风险防控”四个特点。 在财力统筹上,综合运用政府预算、债务资金、政府投资基金、部门自有资金等各类资金资源,同时,积极争取国家政策资金支持,努力实现综合可用财力稳定增长。 从支出方向看,坚持公共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党政机关持续过紧日子,从严从紧控制非重点、非刚性、非急需支出,下更大力气盘活存量,腾挪更多资金为重大改革、重点工程、重大项目提供坚实财力保障。 此外,预算编制继续坚持绩效导向,比如,加强重点领域成本管控,动态调整优化存量政策,提升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同时,强化风险防控,加强中长期分析研判,探索开展财政承受能力评估,推动财政可持续发展,确保财政安全运行。 记者/姜慧梓 编辑/刘梦婕 校对/杨利 运营编辑/刘茜贤北京197家市级部门集中“晒预算”
北京知道
2025-02-21 12:30:12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