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烫伤高发,据统计,夏季的烫伤患者数目比冬季要高出约2-3倍。如何预防烫伤?烫伤后应如何处理?近日,记者来到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崇明医院(新华医院崇明分院)访问了肝胆胰外科及疝外科主任黄侠,一起听听他怎么说。
“夏季气温高,大家穿的衣服比较单薄,皮肤的暴露面也比较大,一旦烫伤发生,第一个是面积大,第二个是深度深。”黄侠介绍。据悉,在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崇明医院,夏季烫伤接诊量较往常大幅增加。
夏季的烫伤来源较为多样,从生活中常见的热水、热油、火焰,到不起眼的室外柏油马路,再到流行的三伏贴疗法,都可能成为夏季烫伤的“隐形杀手”。“有一个病人,大热天走路,晕倒了,倒在柏油马路上,因为没人发现,躺的时间比较长,等送到医院里,上肢、下肢和躯体侧面全部烫伤。”黄侠告诉记者,三伏贴、艾灸、拔罐等让皮肤接触热源的理疗养生项目稍不注意也会引起烫伤,有些患者为了让药物更好地渗入肌理,人为延长敷贴时间,更可能发生烫伤。
值得注意的是,儿童、老人、高温环境下的工作人群以及皮肤敏感人群夏天更容易烫伤。儿童的新陈代谢比较旺盛,天生好奇心较强,缺乏安全意识,被烫伤的可能性很大;老年人的皮肤薄、干燥松弛、弹性差,皮下组织少,对温度敏感性弱,反应较为迟缓,受热易损伤。黄侠表示,如不慎出现烧烫伤情况,首先要脱离危险环境,转移至安全区域,紧急处理分为五个步骤:冲、脱、泡、干、送。“冲”就是立即用冷水冲洗烫伤部位,最好持续15-20分钟;“脱”就是脱去着火或热液浸湿的衣物、手表和首饰;“泡”就是用冷水浸泡烫伤部位;“干”就是用干净的纱布或衣物包住伤口;“送”即尽快去医院治疗。特别是重症伤者,应尽早规范治疗,避免延误病情。黄侠特别提醒,发生烫伤之后,很多人会采取一些“土办法”治疗,比如给创面涂抹牙膏、酱油、蜂蜜、食用盐等,其实这些做法都是错误的,反而可能干扰后续治疗,影响医生在治疗时的判断。同时,广大市民要增强安全意识,正确使用日常用品,避免直接接触火源与高温物品,家中应常备急救用品,如烫伤膏、纱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