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70岁老人的哭诉:年龄大了最好不要再婚,务必考虑3个问题

憨逗聊 2022-06-09 18:24:19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假设你今年70岁,老伴去世,一个人形单影只,孤独异常。此时你是否会选择再婚,找一个人陪伴自己?

很多人的答案是:是。

但如果是我,我一定会选择不要。不是因为不孤独寂寞,也不是不渴望温馨的陪伴。只是人性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不是向往幸福温馨就一定能得到幸福温馨,多的是自私、贪婪。人一生中要面临的肮脏事注定要比美好的事多,对此我们要学会接受。

况且人在年轻的时候组建的家庭尚且未必能生活的幸福,更何况在身体机能和社会求生能力都日落西山的老年。

大部分年老时组建家庭的当事人往往都过得很辛苦,如这位再婚十年的70岁李大爷,就哭诉道:老人最好不要再婚,因为日子太难熬了!每天都忍气吞声看人脸色过日子。

这位李大爷的故事并不新奇,不过是太阳底下经常发生的事情。

李大爷58岁时妻子去世,一年后经人介绍认识了张阿姨,两人算是合得来准备在一起过日子。但张阿姨的要求是李大爷必须把其名下的一套房产过户给自己的儿子,算是结婚彩礼。

李大爷有两套房,一套出租,一套自住,经济条件尚可,只有一个女儿,也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为了让张阿姨死心塌地地跟自己生活,李大爷心一横就将一套房产过户给了张阿姨的儿子。

谁知自此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两人婚后,张阿姨并没有礼尚往来照顾李大爷的生活,而是逛街跳舞玩儿得不亦乐乎,还经常要求李大爷给她买礼物,每个月都把李大爷的退休工资花得精光。更过分的是还经常不给李大爷做饭。

自从李大爷结婚后,李大爷的女儿也不经常来看他了,因为每次李大爷的儿女来看他的时候,张阿姨总是表现的不开心的样子,一次两次后,李大爷的女儿便不再来看望李大爷了。

但张阿姨的儿子却总是来看望张阿姨,很多时候还需要李大爷掏腰包宴请她们一家,李大爷心里很不是滋味。

可李大爷不敢离婚,因为一旦离婚李大爷面对的就是人才两空的局面,不离婚虽然痛苦、不快乐,但至少张阿姨还在,至少张阿姨还是他法律上的老婆。

老人再婚,像李大爷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再婚是为了让日子过的更舒心,但如果大概率过不好,属实没有再婚的必要。理论上讲,老人再婚有三座迈不过去的大坎:一、子女;二、财产;三、信任。而这三项恰恰决定了老人生活的幸福程度,缺一不可。

一、子女问题

中国人讲究血统,和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能够让其感受到特别的安慰,没有血缘关系的子女,无论怎么共情都难免心里不是滋味。

而老人再婚后,双方的子女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与其父母产生间隙。

这里面有一个很微妙的心理特征,子女会在潜意识里产生被背叛感,他们会觉得再婚的父母背叛了自己原来的家庭。因此会出现既与亲生父母产生疏离,又无法接受继父母的状况。老人与子女的关系恶化,一定会危及两个老人的婚姻关系。

二、财产问题

再者很多略有资产的老人再婚后,很容易被继子女盯上财产,他们会想方设法的套取、转移老人积累了一辈子的钱财据为己有。

尤其是老人重组家庭后,经济能力较差的那一方,会没有底线的向经济能力好的一方索取,就像张阿姨向李大爷索取一样。

钱财不值得崇拜,但对老年人来说钱财是保证其有尊严、体面度过余生的基础。而再婚则意味着钱财的不合理消耗,且这份消耗不仅难以带来实际上的效用,也无法带来精神上的安慰,属实没有必要。

三、信任问题

幸福永远绕不过去人性,撇开人性谈幸福都是耍流氓。

老人再婚一定存在信任问题,因为都是经历过社会肮脏面的人,不会轻易的相信他人,且他们的年纪也注定使他们没有机会再像年轻伴侣那样经历长时间的磨合。

彼此不信任的两个人,生活在一起又有什么意思呢?

斯以为人到了一定的年纪,其实就应该学会接受孤独是生命常态。我们的精神、情绪状态通常都是由我们的观念决定的,与其花费时间在找人陪伴自己,不如尝试学习升华生命,调整自己的心态,面对事情本质。

很多时候,换个视角,人生就是一片碧海蓝天。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第一心理

0 阅读:114
憨逗聊

憨逗聊

你爱他轰轰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