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馆藏』董其昌《华亭董宗伯草稿》

艺苑资讯 2022-08-07 08:07:10

董其昌《华亭董宗伯草稿》,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藏。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思翁,又号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官至礼部尚书,太子太傅,谥文敏。

董其昌,晚明影响较大的书画家之一,书法一生追求清淡,可以说淡是他书法审美的核心。“作书与诗文,同一关捩。大抵传与不传,在淡与不淡尔。极才人之致,可以无所不能,而淡之玄味,必由天骨,非钻仰之力,澄练之功,所可强入。”苏轼说“笔势峥嵘,词采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实非平淡,绚烂之极。”

与苏轼同时的书法家米芾也曾提出过“古淡”的理想,他向往魏晋及其以前书法所显示出来的自然天真的风格。所以,北宋时期已经在书法艺术领域中建立了“平淡”的理想。当然“平淡”只是当时文人审美理想的一部分,尚不能作为一种代表性的批评或主导倾向,董其昌则把这“平淡“的批评倾向发展成为代表性的书法审美理想。

董其昌品鉴书画的审美标准在“淡”与“不淡”。应该说,董氏书法艺术理想境界的提出与风格的形成,与其人格情怀和审美情取是息息相关的。董其昌的书法风格幽远虚和,清淡旷远,玄妙中含冲淡,简远中蕴风姿。

观其书法作品,一派宁静淡泊、轻松自如、悠然神远的散逸之气,这是董其昌经过哲思和禅思之后“淡”美追求心灵轨迹外化。这“淡”的背后蕴藏着深厚的内涵,舍此,这“淡”便成为无味的平淡。

“淡”美作为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在中国传统书画艺术领域中,把“淡”作为理想境界,并加以追求的艺术家中,晚明的董其昌堪称其著名的代表。

0 阅读: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