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鱼越冬饲料,脂肪含量调整,冰下投喂技巧,存活率提升

晓华养殖 2025-02-21 18:49:14

胭脂鱼越冬饲料,脂肪含量调整,冰下投喂技巧,存活率提升

在水产养殖的世界里,有许多独特的鱼类值得我们去深入了解和精心养殖,胭脂鱼就是其中一种。胭脂鱼是一种有着独特魅力的鱼类,它的外形十分漂亮,鱼体侧扁,背部在背鳍起点处隆起,腹部圆,吻钝圆,口小,下位,呈马蹄形。它的背部色彩斑斓,身上有很多色彩的斑纹,在水中游动的时候就像一颗游动的宝石。

胭脂鱼在我国有着重要的价值。从观赏角度来说,它是一种很受欢迎的观赏鱼,很多人愿意花高价在观赏鱼市场上购买胭脂鱼来装扮自己的鱼缸,给家居增添一份灵动的美。从食用方面看,胭脂鱼肉质鲜嫩,营养丰富,其富含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成分,对于人们的健康有很多益处。

不过,胭脂鱼的养殖也存在不少痛点。就像我们养殖其他鱼类一样,它面临着季节变化带来的挑战。就拿冬季来说,这是很多鱼类养殖的一个关键时期,如果过不好冬,那之前的努力可能就白费了。在我们南方的一些小湖泊或者池塘边缘,有不少养殖户都有养殖胭脂鱼的经验。有一个湖南的养殖户老李就和我说,以前他养殖胭脂鱼的时候,一到冬天就发愁。因为冬天水温下降得厉害,胭脂鱼不怎么吃东西,存活率就很低。

对于北方一些干冷的地区,情况就更严峻了。比如东北的一位养殖户老赵,他的养殖场面积还挺大的,里面也养了不少胭脂鱼。他发现北方的冬天冰层厚,想要像南方那样投喂饲料很困难。而且,冬季饲料如果营养不全面或者投喂量、投喂频率不合适,鱼就很容易瘦弱,免疫力下降,一旦生病就很难治疗,死亡率就会很高。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胭脂鱼越冬饲料中的一个关键要素 - 脂肪含量。脂肪对于动物来说就像是能量储备库。在冬季,水温低,胭脂鱼的新陈代谢减缓,它们不需要太多的能量去用于游动、觅食等活动,但是如果饲料里的脂肪含量过低,鱼就没有足够的能量来维持生命活动。但如果脂肪含量过高,又可能会造成鱼的肝脏等器官负担过重,容易出现脂肪肝等疾病。

像我们常见的冷门绿植多肉植物,品种有熊童子、静夜、玉扇、观音莲和胧月。熊童子的叶子顶端有独特的爪状红点,静夜的叶片紧凑且顶部有一道淡淡的红边,玉扇的形状像一把把打开的扇子,观音莲的叶片层层叠叠,胧月的叶子比较扁平厚实。这就像渔民们会遇到不同的养殖环境和鱼的品种一样,每个品种都有自己独特之处。对于我们讨论的胭脂鱼饲料脂肪含量而言,我们也要找到一个最适合冬季的平衡点。根据一些专家和多年养殖户的经验,冬季胭脂鱼饲料的脂肪含量可以比夏季提高5% - 10%左右。比如,夏季饲料脂肪含量可能是5%,那冬季就可以调整到10% - 10.5%。

在饲料的原料选择上也很重要。有饲料厂的老王分享过,他在给周边养殖户配胭脂鱼饲料的时候,会尽量选择一些能量的原料。像鱼粉就是一种很好的原料,它富含蛋白质和脂肪,营养丰富。还有动物油脂,如猪油,它价格相对比较低,而且含有较高的饱和脂肪酸,在冬季能够为胭脂鱼提供稳定的能量来源。但是,也不能只用猪油,因为如果饱和脂肪酸比例过高,也会对鱼的肝脏等器官不利。所以,会把猪油和一些植物油,如玉米油按一定比例混合。玉米油是一种植物油,它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能补充鱼对必需脂肪酸的需求,同时对鱼的血液健康也有好处。

那饲料调整好了,怎么投喂也是一个关键问题,特别是在冬天需要冰下投喂的时候。这就像在北方干冷地区的一些稻田里种地一样,虽然有地膜或者积雪覆盖,但是农民还是会想办法给农作物提供养分。在冰下投喂的时候,首先要考虑投喂点。不能随便在池塘或者水域里乱投,要了解胭脂鱼的游动习性。比如在一些水底地形比较复杂的池塘,胭脂鱼可能会喜欢聚集在水底的坑洼处或者水流相对缓慢的地方。所以,投喂点就要设置在这些地方,这样鱼才能吃到饲料。

还有就是投喂的时间和频率。一般有经验的养殖户会说,每天固定时间投喂比较好,这样鱼就会形成规律的进食习惯。在北方冬季,水温较低,鱼的食欲不是很好,所以频率不能太高。像南方的散养在一些小型湖泊的胭脂鱼,在冬季可以每隔2 - 3天投喂一次。如果是养殖场那种有集中管理的,在水温3 - 5℃的时候,可以每1 - 2天投喂一次,而且每次投喂量不能太多。我认识的一个东北地区养殖场的孙经理,他养殖的胭脂鱼是在有冰层的蓄水池里。他就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方法。他在冰上凿一个合适的洞,每天早上8点左右和下午5点左右进行投喂。因为他观察到这个时间段水温稍微高一点,鱼会比较活跃,更愿意去吃饲料。每次投喂量根据鱼的存塘量和水温来调整,水温在3 - 5℃时,投喂量为鱼体重的0.5% - 1%;水温在 - 2 - 3℃时,投喂量就降到鱼体重的0.2% - 0.5%。

不过,在冰下投喂还有一些其他的小细节需要注意。比如说,饲料不能一下子全部投放进去,要一点一点地投放,就像我们去喂小鸟,不能把一大把粮食扔过去,而是要慢慢撒。这样可以保证饲料在水中分布均匀,让更多的鱼能够吃到。而且,要经常更换投喂点,因为长时间的同一地点投喂,会使下方的泥土变得松软,容易造成鱼陷入其中。

除了饲料和投喂,冬季养殖胭脂鱼的生存环境也很重要。如果是在养殖场的池塘里,要保持池塘的水深在合适的状态。南方的养殖户老陈说,他那里的池塘在冬季水深至少要保持1.5米以上,这样可以防止水体完全冻结,保证有足够的氧气能够溶解在水中。北方的养殖场则更要在冬季来临之前做好池塘的清淤和新塘的修建工作。因为北方冬季干冷,如果池塘底部的淤泥太厚,会影响水质和水温。而且,北方的一些养殖场在池塘四周会设置一些防风设施,像简易的防风墙或者用秸秆扎成的防风屏障,这样可以减少冷风的侵袭,让水温尽量保持稳定。

还有就是冬季的水质监测不能少。无论是在南方的散养水域还是北方的养殖场,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胭脂鱼的存活率。像南方湿热的环境下,水质容易变坏,需要更频繁地检测水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而北方干冷地区,由于水温低,藻类繁殖缓慢,但是也要注意有机物的积累。我听过一个湖南的养殖户老吴分享他的经验,他说他会定期用一些有益微生物来调节水质。他养的那些胭脂鱼在冬天存活率就比以前高了很多。

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养殖胭脂鱼也是一个需要长期关注和规划的事情。比如说,有一个北方的养殖场,从3年前就开始对养殖胭脂鱼的整个流程进行规范和优化。他们从鱼苗的选择就开始严格把关,选择体质健壮、规格整齐的鱼苗。在鱼苗投放后的前2年,不断调整饲料配方和投喂方式,还注重池塘的建设和水质管理。到了冬季,他们的胭脂鱼存活率能够达到80%以上,而之前只有60%左右。这就说明了,我们在养殖胭脂鱼的时候,不能只看眼前,要从长远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各个因素。

再看看南方的养殖情况。在广西有一家养殖场,他们那里的冬季没有北方那么寒冷,水温相对比较高一些。但是也面临着自己的问题。他们发现,虽然水温不是特别低,但是水质的变化还是比较快的。所以在冬季,他们除了调整饲料脂肪含量为10%左右,和北方养殖户类似的时间投喂方式之外,还更加注重水质的净化。他们会经常使用一些水草或者水生植物来吸收水中的过量营养物质。这里提到的水草就有菖蒲、睡莲、千屈菜等。菖蒲有着长长的叶片,能够很好地净化水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一些病菌的生长;睡莲的叶片和花朵漂浮在水面上,除了美化池塘之外,还能吸收一些水中的杂质;千屈菜则是它的根系比较发达,可以固定池塘底部的泥土,减少泥土中的有机物进入水体。

随着养殖经验不断的丰富,养殖户们也在探索更多关于胭脂鱼越冬的技巧。大家都在想办法提高胭脂鱼的存活率,因为我们都知道,这不仅仅关系到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也关系到这种美丽又美味鱼类在我们生活环境中的可持续发展。比如说,有的养殖户开始尝试在饲料中添加一些特殊的成分,像是维生素E、虾青素等抗氧化剂。这些成分能够提高鱼的免疫力,减轻冬季低温对鱼体的应激。

在北方冰下养殖胭脂鱼的时候,也有一些特殊的地方。就像山东的一个养殖户老周提到的,他发现如果在饲料中添加一些当地的特色原料,比如海带的提取物,能够改善鱼体的脂肪代谢。海带的提取物含有丰富的褐藻胶、甘露醇等成分,能够让鱼的肠道更加健康,从而更好地吸收饲料中的营养成分。

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并不是所有的养殖户都已经掌握了这些越冬的技巧。还有一些新进入这个行业的养殖户,他们在冬季养殖胭脂鱼的时候还是会遇到很多困难。比如有的养殖户不知道怎么判断鱼是不是饥饿了,不知道在冬季这个特殊的季节里,鱼的活动能力和食欲的变化。所以,我们把这个问题留给大家,你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或者经验可以帮助新的养殖户更好地应对冬季养殖胭脂鱼的这些挑战呢?

0 阅读:1
晓华养殖

晓华养殖

分享养殖知识,传递正能量,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