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休战数月之后,新赛季cba战火重燃。目前两轮比赛战罢,有不少球员打出了不俗的表现,但相较之下,由裁判判罚引发的争议更大。
在辽宁和广厦的揭幕战中,双方球员有多个较为过火的防守动作,放在过去赛季,裁判一般会果断吹罚,甚至会给出违体判罚,但那场比赛,裁判员却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无视。
赛后,联赛官方给出的解释是,在今夏亚洲杯和女篮世界杯上,篮协感受到了国内联赛判罚尺度与国际联赛赛事判罚尺度的脱节,于是本赛季,联赛吹罚尺度将明确对标国际大赛的判罚尺度——鼓励对抗,减少哨响频次,保证比赛的流动性。
原则上讲,篮协的出发点是好的,鼓励对抗,将帮助球员们适应高强度的比赛,尤其提升球员在面对体能极限、非他防守下的投射能力(这是男篮球员在国际赛事上暴露的一大缺点);但现实却事与愿违,球员在躯干对抗增加的同时,也出现更多的拉拽,伸腿,垫脚等非篮球动作,而裁判却也一并选择熟视无睹。
比如,在新疆和深圳的比赛当中,于德豪在一次防守中倒在禁区,裁判未能及时响哨,进攻球员卢鹏羽只能选择继续进攻,拼抢篮板时多次踩踏在于德豪的脸上。
裁判这样的吹罚,引发争议是必然的,但更搞笑的是,在面对媒体的质疑时,联赛官方的强硬做法更让人啼笑皆非。
据解说员杨毅透露,CBA官方近日警告国内各平台的解说员,强调解说员不可以解说、评论的过程里评价裁判的吹罚和水平,不管裁判的吹罚正确与否。
俗话说,堵不如疏,出现问题的时候,不是想着解决问题,而是堵别人的嘴,这显然不是什么明智的做法。联赛要想在裁判判罚这件事情上做得更好,还是应该加强裁判的培训,以及球员场上行为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