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时评|减肥吧,跑道已为你铺好

新湖南 2025-03-27 06:50:15

湖南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易博文

前些年,我们经常听说老年人与年轻人抢篮球场,一方要跳广场舞,一方要打篮球;老年人和老年人比音响,一方要打太极拳,一方要练八段锦。现在,上述情况可能还有发生,但是真的很少听到了。

物以稀为贵。物阜民丰,供应多了,何必再争呢?国家体育总局3月23日公布的一组数据,有力说明了这些年我们在配置全民健身设施上的长足进步:截至2024年底,全国体育场地数量较“十三五”末增长23%,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已达3平方米。数字看似抽象,实则相当于每个中国人都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健身魔方”,可以在社区绿道、口袋公园、智慧步道间自由切换。

从“抢地盘”到“享空间”,这场静悄悄的空间革命,在“建用并举”中持续发力。2024年,6719个新建健身项目如繁星落地,130个体育公园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标。更令人振奋的是,国家体育总局会同财政部安排财政资金支持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305个公共场馆化作“惠民磁场”,250万平方米开放场地承载着5亿人次的跃动身影。当24小时智慧健身房点亮健身达人的舒心笑靥,当老旧厂房蝶变为运动综合体,全民健身已从规划目标变成日常习惯。

一方面是健身设施遍地开花,另一方面却是“甜蜜的烦恼”悄然浮现。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我国城乡各年龄组居民超重肥胖率继续上升,有超过一半的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6至17岁、6岁以下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分别达到19%和10.4%。今年全国两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7分钟的体重管理论述引发全民共鸣——这绝非简单的“催减肥”,而是“健康中国”战略的温情注脚。

国家层面的“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计划,正在助力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生态。从营养师驻点社区到中小学开出“运动处方”,从强化食品包装警示标识到确立职场健康管理标准,一整套组合拳将体重管理融入社会治理的毛细血管。正如专家所言:“这不是要制造身材焦虑,而是用科学之光照亮健康之路。”站在人均3平方米的健身版图上,每个公民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国家不仅喊你减肥,更为你铺好了通向健康的跑道。当健身设施成为新时代的民生标配,当科学指导化作随时可查的“云上私教”,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行动起来?毕竟,那些流淌的汗水里,不仅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承载着一个民族昂首向未来的精气神。

1 阅读: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