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一个从小在剧场里长大的女孩,最终会成为家喻户晓的老戏骨?”
这句话用来形容方子春再合适不过了。
1953年,方子春出生在安徽桐城的一个演艺家庭,她的父亲方琯德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老演员,曾参演过《茶馆》、《骆驼祥子》等经典作品。
从小,方子春就跟着父亲在剧场里长大,看着演员们化着不同的妆容,穿着各种戏服,在台上塑造各种角色,她对这一切充满了好奇和向往。
渐渐地,表演的种子在她心底扎根、发芽,静待开放的那一天到来。
方子春的童年并不完全是一片阳光。
1960年,她的父母因感情破裂离婚,母亲离开了家,留下她和姐姐方子秋、哥哥方子哥跟着父亲生活。
尽管家庭不再完整,但方子春的父亲很快从感情失败的痛苦中走了出来,续弦为姐弟妹三人找了一个后妈。
这位后妈是解放军艺术学院的一名老师,性格贤惠,对待方子春姐弟妹视如己出,给了他们久违的母爱和完整家庭的温暖。
中学毕业后,方子春响应上山下乡的号召,从北京来到河北安新县的关城公社工作。
尽管每天的工作非常辛苦,但她从未抱怨,反而在闲暇时间里继续追求她的表演梦。
她加入了县城的演出队,频繁登台表演,逐渐积攒了丰富的表演经验。
1970年,她因表现出色被保定地区文工团借调,站上了更大的舞台。
,尽管她多次尝试考回北京,却因特殊年代的家庭背景问题屡屡受挫。
尽管如此,方子春并没有放弃,而是继续坚持她的梦想。
1972年,19岁的方子春在人生低谷中收获了爱情。
她的青梅竹马宋苗,同样是演艺家庭出身,父亲宋垠曾担任北京人艺的副院长。
两人从小一起长大,感情深厚。
尽管宋苗没有走上演员这条路,但他始终支持方子春的梦想。
1976年,方子春终于获得了回到北京的机会,被安排进入一家皮革公司工作。
,日复一日的繁杂工作让她感到厌倦,她内心对表演艺术的热爱重新被燃起。
她加入了皮革公司的宣传队,继续寻找演出的机会。
1978年,方子春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
她成功考进了解放军空军政治部话剧团,成为一名职业演员。
进入空政话剧团后,她接连参演了《火热的心》、《丹心谱》等经典话剧作品,获得了不少奖项。
1979年,她和宋苗步入了婚姻的殿堂,虽然婚房只是单位分配的一间小房子,但在夫妻俩的用心装扮下,这个小家十分温馨。
婚后,方子春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继续在梦想道路上努力打拼。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方子春逐渐涉足影视圈,参演了《小大老传》、《紧急起飞》等作品。
1986年,她加入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继续用心演好每一个角色。
上世纪九十年代,她的父亲方琯德因病去世,方子春带着父亲的期盼,继续投身演艺事业。
她参演了《姐姐妹妹闯北京》、《临时家庭》、《离婚》等影视作品,尽管大多是配角,但她的表现却比很多主角还要出彩。
进入新世纪后,方子春依旧活跃在演艺圈,塑造了许多令人难忘的角色,如《魔幻手机》中的“陆母”、《杨光的新生活》中的“毕可笑”等。
凭借数十年的发展,她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老戏骨,并被评为国家一级演员。
除了她自己,她的哥哥方子哥、侄子方晓鸽也都是非常优秀的演员,一个家庭能培养出这么多优秀的演员,实属难得。
近些年来,方子春逐渐放缓了演艺事业的步伐,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生活上。
她和丈夫宋苗结婚数十年来,一直相濡以沫,感情保持得非常好。
在闲暇之余,她还推出了几本用心写出来的书籍,如《谁在舞台中央——人艺那些角儿那些事儿》、《说角儿》等,这些书凝聚了她的无数心血,上线后反响非常好。
2025年,方子春即将迎来她72岁的生日。
作为一位从艺数十年依旧深受观众喜爱的演员,她真的称得上是一位德艺双馨的表演艺术家。
祝福这位老戏骨晚年生活过得越来越好,身体健康,一切顺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