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桃树矮化栽培,控冠整形修剪,适应温室环境**
在当今的农业领域,设施栽培已经成为一种极为重要的种植模式,而桃树在设施环境下的栽培更是有着独特的意义。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设施桃树矮化栽培、控冠整形修剪以及它们如何适应温室环境这个话题。
**一、提出问题**
传统的露地桃树栽培,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但在面对一些现代需求时,却存在着不少局限性。比如说,露地桃树的生长受季节影响非常大,开花结果期容易遭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像早春的冻害、夏季的暴雨和冰雹等。而且,露地桃树的果实成熟时间相对固定,在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
设施栽培的出现,本是为了克服这些问题。当桃树进入设施环境后,新的问题又产生了。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桃树的生长势过旺。在温室这样相对封闭且温湿度等条件较为优越的环境里,桃树仿佛进入了一个“舒适区”,枝条疯长,树冠迅速扩大。这可不象什么好事,枝条过旺生长会带来一系列的麻烦。就像我曾经去参观过的一个温室桃树种植园,那里的桃树由于没有进行有效的矮化栽培和控冠整形修剪,枝条长得密密麻麻,相互交错。这不僅影响了园内的通风透光性,使得桃树的下部叶片得不到充足的光照,光合作用受到抑制,果实品质下降,而且还增加了病虫害滋生的风险。据不完全统计,在这样的桃园里,桃树的发病率比经过合理修剪的桃园要高出近30%。
另外,设施桃树如果不加以矮化控冠,还会导致树体的营养分配失衡。过多的营养被用于枝条的生长,果实所分配到的养分就相对减少。这就好比一个家庭里,如果孩子无节制地索要零花钱(枝条生长消耗过多营养),那么用于家庭其他重要开支(果实发育所需营养)的钱就会相应减少。这样结出来的果实往往个头小、色泽差、口感也不佳,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二、分析问题**
(一)设施环境对桃树生长的影响
设施环境与露地环境有着很大的差异。温室里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都可以人为地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控。温度方面,温室能够保持相对较高的温度,这有利于桃树的生长发育,但也容易导致桃树的生长节奏加快。湿度方面,温室中的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往往比露地要高,这种高湿度的环境为桃树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水分条件,但同时也为病虫害的滋生创造了温床。光照方面,虽然温室的覆盖材料能够让一部分阳光透进来,但与露地充足的阳光相比,还是存在差距的。而且,温室的朝向、结构等因素都会影响光照的分布。
在这样的环境下,桃树的生理反应也发生了变化。桃树在感受到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后,体内的激素平衡会被打破。生长素、赤霉素等促进生长的激素含量可能会相对增加,从而刺激桃树的枝条生长和叶片扩展。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在设施环境中的桃树容易生长过旺。
(二)矮化栽培与控冠整形修剪的必要性
矮化栽培和控冠整形修剪是应对设施桃树生长过旺问题的有效措施。矮化栽培能够限制桃树的生长高度,使树体更加紧凑。这样做有很多好处。矮化的桃树便于管理。对于中老年种植者来说,不需要借助过高的梯子就能够轻松地对桃树进行施肥、浇水、喷药等操作。矮化栽培有助于提高桃树的抗风能力。在温室中,虽然风力相对露地较小,但偶尔也会有一些较强的气流,矮化的桃树不容易被吹倒或者折断。
控冠整形修剪则是从树体的结构入手。通过合理的修剪,可以调整桃树的枝条分布,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采用疏散分层形的整形方式,将桃树的主枝分层排列,层间距合理,这样既能够保证树体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又能够让阳光充分照射到树体的各个部位。据研究,经过合理整形修剪的桃树,其内膛叶片的光合作用效率比未修剪的桃树提高了约40%。
控冠整形修剪还能够调节桃树的营养分配。修剪掉过密的枝条、徒长枝等,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营养消耗,使更多的营养集中供应给果实。就像一个精明的管家,把家庭的钱合理地分配到各个重要的地方。而且,合理的修剪还可以促进桃树的更新复壮,延长桃树的结果年限。
**三、解决问题**
(一)矮化栽培的技术要点
1. 品种选择
要实现设施桃树的矮化栽培,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品种。一些本身具有矮化特性的品种是比较理想的选择。‘春雪’桃,这个品种在设施栽培条件下表现出较好的矮化特性。它的树体生长势相对较弱,枝条生长量适中,不需要过度的修剪就能够保持较好的树形。据种植户反映,‘春雪’桃在温室栽培中,通过简单的修剪和调控措施,就能够很好地适应环境,并且果实品质优良。
2. 栽植密度
合理的栽植密度也是矮化栽培的重要环节。在设施内,由于空间相对有限,不能像露地那样稀植。一般来说,行距可以控制在1.5 - 2米,株距在1 - 1.5米左右。这样的栽植密度既能够保证桃树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又能够充分利用温室的空间资源。如果栽植密度过大,桃树之间会相互竞争养分、水分和光照,导致生长不良;而栽植密度过小,则会浪费温室的空间,降低经济效益。
3. 土壤管理
土壤是桃树生长的基础,在矮化栽培中,土壤管理尤为重要。要注重土壤的肥力调控,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每年秋季可以在桃树落叶后,每亩施入腐熟的农家肥3000 - 5000公斤。要进行土壤改良,调节土壤的酸碱度。设施内的土壤往往容易出现盐渍化和酸化的问题,通过施用硫磺粉、石灰等物质,可以将土壤的pH值调节到适合桃树生长的范围(5.5 - 6.5)。
(二)控冠整形修剪的方法
1. 幼树整形
对于幼龄的设施桃树,整形是关键。如前面提到的疏散分层形整形方式,在定植后的第一年,当桃树长到60 - 80厘米高时,要进行定干,定干高度一般在50 - 60厘米左右。在主干上选留3 - 4个方向合适、生长健壮的枝条作为主枝,主枝之间的夹角保持在120°左右。第二年,在主枝上选留侧枝,逐步培养出疏散分层形的树体结构。在整形过程中,要注意及时剪掉竞争枝、徒长枝等,保证树体的主从关系分明。
2. 结果树修剪
对于已经结果的设施桃树,修剪的目的主要是调节营养分配和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冬季修剪时,要重点对结果枝组进行更新复壮。对于一些衰弱的结果枝组,要进行回缩修剪,促使其萌发新的枝条。要疏除过密的枝条,一般枝条的间距要保持在10 - 15厘米左右。夏季修剪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桃树生长季节,要及时对新梢进行摘心处理,控制新梢的生长长度。当新梢长到30 - 40厘米时,进行第一次摘心,保留15 - 20厘米的新梢继续生长,这样可以促进侧枝的萌发和花芽的分化。
(三)适应温室环境的其他措施
除了矮化栽培和控冠整形修剪之外,还有一些措施可以帮助设施桃树更好地适应温室环境。温度调控方面,要根据桃树的生长发育阶段合理调节温度。在桃树的花期,白天温度要控制在20 - 25℃,夜间温度控制在8 - 10℃;在果实膨大期,白天温度可以适当提高到25 - 30℃,夜间温度控制在10 - 12℃。湿度调控方面,要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60% - 70%左右,避免湿度过高引发病虫害。光照调控方面,可以通过安装补光灯来补充光照不足的问题,尤其是在冬季日照时间较短的时候。
设施桃树的矮化栽培和控冠整形修剪是适应温室环境的重要手段。通过合理的品种选择、栽植密度控制、土壤管理以及科学的整形修剪方法,再加上其他适应温室环境的措施,我们能够让设施桃树茁壮成长,结出品质优良的果实。这不僅能够提高种植者的经济效益,也能够满足市场对高品质桃子的需求。就像我们精心培育一个孩子,从他的品种选择(先天基因),到成长的环境(家庭、学校等),再到后天的教育引导(整形修剪等管理措施),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只有这样,才能让他茁壮成长,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结出优质果实)。希望广大中老年种植者们能够掌握这些技术,让自己的设施桃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