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把公车管理的相关制度放在心上,违规用公车加油卡给私家车加了油,愧对党的教育和组织的信任……”日前,郑州交通技师学院工作人员李某谈到自己私车公养的行为时懊悔不已。
主动认错的缘由,还要从郑州市纪委监委借力数据比对揪出“油耗子”说起。不久前,市纪委监委第十监督检查室成立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项督导检查组,节前对联系单位开展突击检查时,一份蹊跷的公务加油卡账单引起了督查组的警觉。
“这辆公务用车系2009年购买,历经多次大修,却92、95、98号汽油混加,且加油时间多在晚上和节假日,很是异常。”是否有人用私家车“揩公家油”?是否存在利用公务加油卡违规牟取私利行为?
直奔问题去,督查组兵分两路,线下实地走访,调取该公车的基础信息、加油卡的加油信息、维保信息等,核实公务加油卡管理、使用情况;线上依托公车管理信息化平台,对行车轨迹、加油频次、加油品类、数量金额等信息进行筛选比对,循线深挖违规违纪问题。
通过深入调查、核查账册及专业审计审核等督查方式,对相关人员开展谈话,“油耗子”逐渐浮出水面。原来,2018年至2021年,李某在被借调至郑州市考试中心工作期间,利用其承担司机工作、负责公务加油卡管理形成的便利条件,采取私自卸掉、更换后车牌的方式,先后上百余次违规使用公务加油卡为自己的私家车加油。经立案审查,李某因涉嫌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受到了党纪处分,并全额退赔了油费及相应损失。
“相比‘公车私用’的明目张胆,‘私车公养’的隐蔽性更强,并且手段多样。上述案件中,我们聚焦加油数据疑点信息,通过多渠道汇集、深层次分析、精细化核查,切实提高监督检查的‘可视化’水平,让‘油耗子’无处遁形。”市纪委监委第十监督检查室负责人说道。
案件查办是手段,源头治理是关键。市纪委监委针对日常监督检查、专项整治中发现的公车管理使用突出问题,以公务加油卡“小切口”破题,结合重点监管环节、重要时间节点,运用公务用车管理平台、大数据手段进行比对和筛查,摸排生成预警信息,变事后查处为事前防范,推动办案、整改、治理贯通融合,持续放大监督执纪综合效应。
与此同时,针对案发单位在责任落实、行业监管、制度建设等方面暴露出的深层次问题,密切跟踪督导问效,综合运用制发纪律检查建议书、当面约谈提醒、下发整改提示等方式,督促相关部门举一反三,强化警示教育、细化完善制度、做实监督管理,进一步提高公车使用监管质效,形成查处案件、剖析根源、以案促改的工作闭环。(来源:郑州市纪委监委网站)
会不会公车费油,自己的车省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