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病最好的治疗方法是内壮气血,祛除风湿关节疼痛
从蓉谈健康
2025-03-29 08:34:41
我们来看如何通过内壮气血来祛风寒湿。
大家知道有两类风寒湿最难治。一类是年老体衰,身体都成天气预报了;一类是产后气血大亏,招致风湿,从而引起筋骨疼痛。身体元气不足,就像千疮百孔的茅屋,寒暑节气变化,茅屋四处透风,身体就扛不住。这类老人家得的老风湿,不能光想着去用猛药祛风寒湿,而要重视修茅屋。
有个老爷子,容易感冒,关节痛,节气交接发作得就明显,平时体虚气力不足。看他舌苔淡白,就知道这是一派气虚之象。把脉濡缓,乃脾胃气弱。
于是不管什么风湿外感,就叫他用中成药参苓白术丸和玉屏风颗粒一起吃,强强联合,健壮脾胃。用这么普通的中成药,没有去治风湿,能管住风湿吗?
他吃了一个多月,整个体质改善了,现在很少感冒,节气交接时疼痛也没那么厉害了。还反映说,吃饭比以前多了。
所以大家治风湿一定还要回归到中医基础理论,不是见风湿就用治风湿的药,这还是见病治病的思维,不是见病思源、治病求本的传统中医之道。
我们也只是用脾主肌肉、脾主四肢、脾主湿的中医基础理论,如果脾脏功能好,四肢肌肉的湿气就待不住,风寒之邪就没办法在里面留下来。
看似风湿在手脚,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你脾胃功能不够强大。在临床中我们也特别留心观察一些风湿病人,发现他们很少有脾胃功能好的。
《黄帝内经》说,四季脾旺不受邪。后世脾胃学派的李东垣因为这句话就领悟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脾胃功能一恢复,疾病都会慢慢减轻,甚至变好。所以创立脾胃论,以调脾胃治疗各类杂病。
吃了玉屏风颗粒和参苓白术丸,老爷子平时感冒也比较少了,足见玉屏风颗粒和参苓白术丸两个调脾胃的方子,让他的脾胃功能增强,气血旺,所以抵抗力才能够提高。
中医可提高一个人的抵抗力,也就是提高脾胃功能。很多人问我们,如何强大身体,从哪里做起?我们常跟他们说,不折腾你的脾胃,调好脾胃,是强大身体的一条捷径。
我们再来看风湿的另一种疑难情况,就是月子病。妇人产后百脉空虚,毛孔大开,就像家里门窗大开,邪风就容易进来,到处乱窜。
民间传统强调产后要坐月子,这坐月子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防风、防冷。很多产妇不知道,以为身体好,于是早早就在外面乘凉吹风,有时还用凉水洗衣服。
几个月后,她就开始后悔这些行为。几年后,她就叫别人别这么做。因为月子里得的产后风湿,真不是那么容易治的。如果知道得早一点,在坐月子的时候多注意一些,根本不用受这么多年的风湿之苦。
老来疾病都是壮时招的。很多人上了年纪才知道,当他们把这些经验教训告诉儿女或后辈时,他们根本不相信,也听不进去。结果这些年轻人又重蹈前人的覆辙。
古人说,吃一堑,长一智。现在有很多好的经验教训,可以直接学过来,他却偏偏要自己去以身尝试,但生命只有一次,你可以追悔,但时间不可以再来。
有位女士,刚做完流产手术就上班,两三天后就感觉浑身关节痛,感到有股凉风上下走窜。在医院里检查、治疗了半个多月,非但查不出什么问题,而且还加重了,搞得晚上骨节就像被绑住一样,紧痛不已。
来找中医调理,只给她开了三剂桂枝汤加红参。她吃完第一剂,诸症就消失了,跑过来说,实在太神奇了,治了大半个月都没有好转,怎么一剂药就把体内的邪风怪气赶跑了。
大家想想,这还是小小的流产,还不是妇人生孩子,稍不注意邪风就侵入体内。这时你拼命去用发汗药、祛风湿药也不能把邪风赶跑。即使请出用祛寒湿毒风、强壮筋骨的虎骨,也不能够代你把风寒湿赶出去。
只有你自己气血内壮,把自己卫表的金钟罩装备得严严实实,就像修好的屋子一样,密不透风,那么虚邪贼风就再也进不来了。
出桂枝汤加红参,完全是强壮气血的方子,根本不去管邪风上下走窜。你体内的金钟罩因为有漏洞,邪风才灌进来。通过桂枝汤加红参,强大上焦肌表,使气血固密,风邪自去。这汤方堪称是月子病,百脉空虚,邪风不去的良方啊!
2
阅读:100
中医上千亿次药量还不知何写教人写药量
哇.中医好历害的最好。药決定能不能治病。药量更是決定病好的快慢。但中医连決定病好的快慢這么重要的因素都说不出來自己如何定药量还在说能治病。 现在把问题拿出來。中医回答不了恼羞成怒 只能说些什么汉奸、造谣、日本人.收钱、帮外国人、黑中医、为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找存在合理理由之类。來安慰中医那顆脆弱的玻璃心(比如小和尚、andy、中医是道西医是刀、梦幻、用户13xxx92、雪尘、390155483、用户70xxx16、依然像昨天、阳光の微笑、渔樵泛歌我不会、流水无声)。 中医己经做啦5000年的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己经上瘾啦 认为做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那才叫医者父母心。中医还想把这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的医者父母心再传承5000年. (只有药有效才配讲药量.药都无效还有必要讲什么药量吗。中医是药有效又吃的越多效果越大之下还非要无理由限制药量,那不是喜欢病的越久越好吗,吃一克10天安全治好,你咋知道不会吃二克立刻就安全治好。你为什么不开二克而非开一克,這不是喜欢病的越久越好是什么,再配合医者父母心,是不是中医是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