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星待遇这事儿,有时候真让人觉得挺有意思。你看,东契奇在湖人主场砍了31分,打爆了掘金,赛后湖人总经理佩林卡亲自在球员通道等着,还勾肩搭背的,这画面,怎么看都像是在夜店门口等熟客。
詹姆斯和浓眉表现好的时候,佩林卡也是这待遇,伺候得那叫一个周到。这事儿放大了看,其实挺有意思。一个球队总经理,按理说该干的是运筹帷幄、排兵布阵的活儿,怎么还兼职起了“公关经理”?难道说,现在NBA球队管理层,也得靠这一套拉拢人心?有人说,佩林卡这叫“情商高”,会来事儿。毕竟,球星是摇钱树,伺候好了,说不定哪天就能把人忽悠过来。
想想当年,佩林卡能把詹姆斯忽悠到湖人,也算是NBA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有人说,这纯粹是“势利眼”,谁厉害就巴结谁。毕竟,竞技体育嘛,菜是原罪,谁会搭理一个场均5分的球员?但换个角度想想,这事儿也挺无奈的。NBA说到底是个商业联盟,球员是商品,球队是公司。公司要赚钱,就得靠明星商品。
所以,球队管理层对球星好,那也无可厚非。毕竟,谁也不会跟钱过不去。只是,这种“头牌待遇”背后,是不是也隐藏着一些问题?比如,球队是不是太依赖球星了?一个球队的战绩,全都压在几个球星身上,这本身就挺不健康的。一旦球星受伤或者状态不好,整个球队就直接崩盘。
看看湖人这几年的起起伏伏,很大程度上就是詹姆斯和浓眉的状态决定的。再说了,这种“头牌待遇”,会不会影响球队的整体氛围?当所有人都围着球星转的时候,其他球员会不会觉得不公平?会不会影响他们的积极性?这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东契奇来湖人打一场比赛,享受到的待遇,跟他在独行侠完全是两个世界。
有球迷就说了,在湖人,每天都能刷到东契奇的新闻,但在独行侠,顶多就十条。这就是曝光量,达拉斯真没法比。这话听着有点扎心,但也是事实。在更大的舞台上,球星才能发挥更大的价值。当我们习惯性地把原因归结为“商业联盟的本质”时,是否忽略了球员的个人选择?球星也是人,也需要认可和尊重。
在一个能够充分发挥自己价值的球队,在一个能够得到足够曝光的城市,他们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梦想。仅从数据上看,东契奇在30+5+5榜单上遥遥领先,这说明他的个人能力确实很强。但一个人的强,并不能代表一个球队的强。篮球毕竟是五个人的运动,只有团队合作,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现在,佩林卡勾肩搭背的画面,看起来很温馨,但背后也可能隐藏着危机。一个球队的成功,不能只靠球星的个人能力,更需要一个健康的团队氛围和一套完善的战术体系。否则,再多的“头牌待遇”,也只是空中楼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