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听过这句话:我不世俗,但身在世俗。意思就是你身边都是俗人,你也无可避免走入俗套,想出淤泥而不染,是很难的。
今天文章请大家不要转发,是有原因的,因为是交底的,别处你看不到的,所以希望你自己看看即可,不要转发给你的亲友、同学、老乡、“朋友”,但是可以转给配偶和对象,这样可以同甘共苦。
先讲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打工人最好都清楚,尤其我们走职业经理人道路的人。这是一个数值,叫采购经理指数,英文为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缩写为PMI,这是一个国际通用的衡量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数。该数值低于50这个荣枯线,则说明经济在萎缩,高于50则说明经济活动在扩张。
举例,当下最新的中国制造业PMI如下图,7月数值为49.4,比6月的49.5略有下滑。这些数据均来自统计局,是官方数据。
整体来说,最近1年以来,只有2023年10月、2024年的3月、2024年4月总计三个月>50,经济在扩张。大家别小瞧这个数值及其趋势图,我有切身体会,通过二十年来的追踪,确实客户订单需求情况跟这个PMI反应的几乎一样,客户给我们的订单少了后我们发给供应商的零部件订单也会跟着变少;反之亦然。
我要说的是2008年之前的事情,大家知道北京奥运会是在2008年的8月8号开始举行,在此之前国内还没感受到经济危机,但国外的次贷危机已经在酝酿中。此前的2年多,PMI还是不错的,一直在50以上扩张区间,见下图紫色框出来的部分。
那两三年经济尚可,国内汽车年销量正在从几百万冲击1000万辆。各行各业都快大猛上,包括汽车行业。我所在的就是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外企,也是项目不断,但这就会导致产能过剩,或者叫规划过剩。
当时一年新车销量700-900万辆,但如果各主机厂的规划项目全部上马量产,则产量会超过一年2000万辆,出口只有十几万辆,所以产能势必是实际需求的近3倍。于是,各主机厂也在厮杀,结果自然是一大半的项目最终会被砍掉,或者夭折,或者车企破产。
我所在的外资汽车零部件公司,就也被砍去了50%以上的项目,导致大家都没啥项目可做了,人员就显得冗余。我记得很清楚,那时候一个国内客户叫奇瑞,奇瑞年产大概40万台汽车,但计划三年内扩产到150万台的产能。但后来某个领导去视察并提醒了一下,奇瑞自己也认真一评估被迫停止了先前的扩产,但好在经济大环境是在大幅增长的,所以我们外企在中国的分公司也并不裁员。
不裁员就会没事干,所以各个部门都感觉到了危机,部门领导就开始搞项目,比如我们采购部的一个总监,他本来就闲,这次之后一点事情也没了,他领导的那个队伍大概20个人,基本就没事可干了。所以突然他发起了一个叫“奥林匹克”的项目,英文名当然就是Olympic Project,他先是说服了美国供应链副总和亚太采购老大,计算出来了他这个项目的计划大概从2006年即日开始,大致在2008年8月的真实的体育奥运会之前收官,实施之后总计可以给上海公司每年省下4000万元人民币,如果在全公司推广并扩展一下,则中国区可以每年省下1个亿美元、全球省下5亿美元!
老大们一看这是好事,如此大的收益,于是就在采购部推广了这么一个奥林匹克省钱项目,其实就是整合供应商和现有资源,优化供应链和物流环节,重新梳理现有项目,找出占比最高的采购件,挨个推敲、降价、降本。
最后,这个项目其实真正落实下来后,并没省多少钱,大多数都在ing之中,但采购总监本人不但得到了全公司的表扬,而且获得了加薪晋级,最后个人还获得了好处,即在他所在厂区的旁边,公司斥资不菲又买了块土地,建了一个二期厂房,做他算出来的金额和运输成本最大且最容易降本的零部建,俗话说就是塑料面板和塑料外壳等汽车内饰用到的塑料件。将buy变成make,据说一年能省下5000万!
搞了两年,他不但名利双收,而且他成了二号厂房实际上的发起者和老板,此后的厂长以及招人等等,他都是个太上皇,公司为此投入不菲,光各种注塑机就买了200余台,新招工人数百人。多年过去了,距今都快18年了。我大概在2008年的奥运会之后就跳槽了,不知道他现在还在不在那家公司,那家因他搞项目而搞起来的新工厂,不知道还在否。有名有姓,大家可以搜下“长阳街100号”,我记忆犹新。
后来2008年底我也跳槽了。但那位总监仍然是我非常佩服的我们供应链行业内的精英人物,那时的我经历了自己的26到28岁,小小采购员,还没做到主管,对他的操作叹为观止。当然,公司内其他人一开始都不愿意配合他和他的团队搞的这个奥林匹克项目,他想了各种方法,从大领导那里往下推,接着有了效果,各个其他部门从研发到制造,从质量到工艺,从测试到标定,甚至其他五个独立的事业部,也都在学习并推广我们这个叫做Olympic的项目。
这个项目其实就是在没事可做时搞的项目。大多数人都会被牵涉到,但一开始的体感是不好的,都很反感、反对甚至抵制这场类似“运动”的项目。其实这个总监从中还达到了多重目的,包括清除异己、搞垮竞争对手、砍断原有利益链条、整合供应商资源、培养自身口碑、扩大自身队伍、收编其他部门等等目的。
但是这个项目最大的特点是,掀起了各个事业部、部门甚至团队之间的互撕、斗争、拉扯甚至“狗咬狗”,很多历史遗留问题被拉了出来,就要找人背锅。大家一个不服一个,讨论、明争、暗斗、互撕、举报和对质等等,一次一次上演,就有点像美国当下的民主共和两党互相不服一样,那时候我们更厉害,分成白人派、中国人派、印度派和香蕉人派,四个派别斗得不可开交。其实正应了那句话,没事可做时就开始搞人,不是奥林匹克项目,也是其他阿司匹林工程,都是搞人的由头罢了。
很快,下一个类似故事就开始了。在2007年我们公司内部奥林匹克项目如火如荼之时,甚至就在2008年上半年,谁也没能预计到9月份的雷曼破产,导致整个经济一落千丈。大家看如下PMI曲线图。
谁也没有想到美国几大银行倒闭,接着连全球汽车霸主通用汽车公司也申请了破产保护,金融危机迅速在2008年底席卷全球。那个最低点在中国体现在2008年的11月的PMI,降到了历史最低点38.8!接着就开始裁员了,中国国企打出来了“我们不裁员”的口号,这个时间点大致是个分水岭,在金融危机之前,针对上海的应届生做的就业单位调查,高达80%的人选择外资500强为就业首选。但至此之后,可以说从2009年初开始,数据颠倒了过来,此后外企就只占应届生就业兴趣的20%了,只有大概这么多的应届生将外企作为自己第一份工作的首选。
接着,整个2009年都是恢复期,其实大家都怕经济形势进一步下行,所以2009年全年都是在极力备库存。导致大多数供应商的产能不够了,我们自己的组装工厂也来不及,加班加点开始做,全力保出货。整个2009年我差不多有一半时间就在十几个供应商那里蹲点,目的就两个字:催货。很多供应商来不及做,我一去他们就将我们公司的产品拿出来制作,做做样子,我一走,他们就下架我们的产品而开始制作其他大客户的产品。总之,想了各种方法,当时都在抢产能。
终于到了2010年初,从客户到供应商,该备的库存都备满了,但因为金融危机的寒蝉效应,各大公司和主机厂都没有多少新的项目开工。不得了,又到了搞人的时候了!
是的,我当时这家公司入职1年,也算一家中型外企,全球销售额七八十亿美元。在上海有一个总部,一个研发中心,一个工厂,五六个经销和服务部,加起来上海五六百人。这次搞事情的是工厂三个产品线中项目最少的那条的运营经理。这家伙发起来了一个当初上家雇主时我们采购总监发起的奥林匹克项目,类似,名字当然不是奥林匹克,更加直接,就叫EPS Cost项目,持续了2010-2012年,EPS是我们工厂的名称,Cost就是Cost down的意思,降本。
他只负责一条产品线的生产制造,他如何搞得起来几条产品线甚至连同采购部、研发中心和整个上海地区以及亚洲总部的Cost down呢?其实方法是类似的,因为大家都没项目可做了,靠啃过去剩下的几个老骨头而没新项目进来,咋办?
那就内部减员增效,发起该项目的运营部的一个经理,就类似发起人,他的领导运营总监、厂长都是支持的,扩展到所有产品线。其实工厂运营部门的原始出发点是,正好没有项目,那就搞点事情做,趁此将平时他们认为单价高的、不配合也不喜欢的供应商,逼着总部和采购部将它们换了,优化下现有供应商,趁此工厂也节约出来一些物料采购成本。省钱就是赚钱。
后来这个项目也掀起来了公司内部斗争、互撕、举报、吵架的序幕。因此,在公司里,没项目时,那就会有人搞出来一个甚至多个项目,开始搞人。检举、举报、匿名信、公开檄文、斗争、胡扯、告状等等,再配合公司正好进行中的裁员、辞退计划,总之确实优化了不少人和流程。
以上都说的是外企,但你知道的,人性都是相通了,甚至相同的,更多的人性分析见这里《怎样识别和利用人性里的核心?》。本文所述的是在经济下行、大量裁员、多人失业、人人自危、没有新项目之时,产生的新财富就不多,所以资本也会趋利避害,资本会引导人去斗争,去优胜劣汰,去人搞人。
大家可以再看下这篇《经济下行对职场人的影响》,今天正是补充一点,接下来,尤其2024下半年到整个2025年,你会看到你身边的同事、领导、同学、亲戚、家人甚至陌生人,无论体制内外,他们开始搞人了,没项目,就开始搞项目。各种举报将层出不穷,明的暗的,这些都是在经济下行期间缺少增量资产而开始肉搏存量资产的过程。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名下目前还有大概200万贷款,房贷利率还是当初比较高的年化4.55%,当下不断有银行找我,求着我换成他们的贷款,贷款利率从2%到3%不等,就差有银行报价百分之1点几了。他们这些银行和金融机构,也是在肉搏现有的存量贷款订单。你争我抢,你死我活。
同样,你买的股票、理财产品、信托基金等等,大多是建立在当初的房价普涨预期之上的,现在这个房价上涨的预期不复存在,短期是不可能上涨了,所以那些股票、理财、基金、信托甚至各种当初你享受的公共服务和优惠价格,也将戛然而止。这里面他们就要开始互撕了,而举报则是人类社会中进行存量博弈的第一步。
今天讲了这么多,主要就是提醒你如下具体问题,将开始来到你身边,你要见怪不怪,并且时代的举报尘埃落在你身上时,你要提前想好方法来应对。
1,求职时,有人为难你,说你上家公司表现差。
2,公示时,有人举报你,说你简历造假。
3,入职后,有人举报你,说你专业不对口。
4,转正时,有人举报你,说你能力不达标,需要延长试用期。
5,待满一年后,领导开始为难你,无缘无故的,见下图这位群友,他本以为自己“越努力,且幸运”,但发现越努力,越被为难。
6,你在稳定的工作上,这在经济下行时成了稀缺性,小心有人匿名举报你。
7,你在高薪岗位上,也是被越来越多的人盯着,会有人举报你,甚至大家一起来围攻你。
8,你在管理岗位上,会有人实名举报你,各种渠道举报你。
9,你的一个叔叔生意突然不做了,做不下去了,因为被人举报了。
10,你的一个表姐是高管,突然失业了,因为被人举报了......
总之,大家在体制外内的大单位好岗位上待着时,接下来两年尽量做到谨言慎行。如果你是小兵,则不要老被人欺,该斗时就要斗。
最近我也发现还有群友试用期被辞退,尤其入职四五年还被领导PUA想不花钱辞退的,我觉得该适当斗一斗。至少你可以适当收集为难你的人的一些违法违规、迟到早退、公为私用的证据,以备不时之需。
我们不是为了举报谁,而是为了被人为难时可以出牌。
之前写过《当你没事可做之时,你应该做什么事?》,当你没事可做时,可以学学英语和Python,也可以想想如何多赚点钱。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团队、单位、企业以及这个社会,在没事可做之时,举报就会盛行,没项目可做那就搞个项目来互撕,这是经济规律,也是人性的一部分。
以上就是接下来一两年的一个职场主旋律,虽然有些消极,但却是事实,避无可避,你要提前心里有数。祝你不要被举报,也别被误伤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