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将女道士召进宫,一个月后放出,后被唐德宗下令乱棍打死

夕阳余晖映落日 2024-12-02 17:47:50

天宝年间,唐玄宗李隆基不知道从哪里听说了女道士李冶的美名,遂下诏让李冶进宫朝见。

正在广陵会友的李冶接旨后心情很是复杂,但不管如何,既然皇帝召见,她就不能不进京一趟,为此,她还专门写了一首诗告别亲友。

诗的开头就是:

“无才多病分龙钟,不料虚名达九重。”

是的,李冶不仅是个女道士,还是一个女诗人,而且还是唐朝著名的女诗人,与薛涛、刘采春、鱼玄机并称为“唐代四大女诗人”。

关于她的诗才,《唐才子传》中说:

“评者谓上比班姬则不足,下比韩英则有余,不以迟暮,亦一俊媪。”

班姬指的自然就是东汉著名的才女班昭,而韩英指的是南朝齐被尊称“韩公”的女作家韩兰英。

也就是说,李冶的才华虽比不上班昭,但比之韩兰英,则绰绰有余。

不管这评价是否客观,都可以看出来李冶确实才华横溢,至于说她是“俊媪”,说明即便是中年的李冶也是一个长得好看的“婆婆”。

长得好看,诗写得好,又是女道士,自然话题就多,很显然,李冶就是一个自带话题的人物。

李冶很小的时候就是个女神童,6岁的时候就曾写过一首蔷薇诗,其中有这么两句:

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

很难想象,这竟然是一个六岁的小女童写出来的诗句,她的父亲看到这首诗后先是大喜,紧接着就是担忧。

在他看来,“此女聪黠非常,恐为失行妇人。”

这样的评价对于一个只有六岁的女童来说是残忍的,但后来的李冶用事实证明,她确实如她的父亲所担忧的那样,成为了一个“离经叛道”的女子。

李冶在十一岁的时候被父母送到玉真观出家为女道士,当时正是开元末天宝初,女道士很是流行。

李冶也赶上了时尚,成为一名女道士,而长大后的李冶什么样呢?

《唐才子传》记载:“美姿容,神情萧散。专心翰墨,善弹琴,尤工格律。”

这是一个才貌双全的女子,她有绝丽容颜,又才华出众,这样的女子有很多的爱慕者,也爱慕过很多人。

而且李冶完全没有古代女子的羞涩,她很坦然,很大胆,也很开放,也因此,她在男女社交上区别于当时的大部分女子,可以说思想领先了很多年。

她有很多的朋友,比如著名的茶仙陆羽、诗僧皎然、诗人刘长卿等,他们之间交往密切,是难得的知己。

当然,李冶也曾真心喜欢过诗僧皎然,还曾进行过表白,结果皎然回了一首这样的诗:

天女来相试,将花欲染衣。禅心竟不起,还捧旧花归。

尽管皎然拒绝了李冶,两人之间的友情还在,李冶在某些方面是很淡然和心大的,并没有寻常女儿家的娇羞,反而很是泼辣和大胆。

这也正是她拥有很多男性朋友的原因,比如刘长卿曾得了疝气,李冶当着众人的面就说:“我听说,你‘山气日夕佳’?”

刘长卿不以为意的说:“是啊,我这是‘众鸟欣有托’了。”

两人都用陶渊明的诗句,引得众人大笑不止,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出李冶平时和这些朋友的日常相处是何等的诙谐放松。

当然,除了朋友外,李冶也有不少蓝颜知己,和朱放、韩揆、阎伯钧、萧叔子等人称得上是情投意合,尤其是朱放和阎伯钧,李冶是动了真情的。

比如她曾给朱放写过一首《寄朱放》:

望水试登山,山高湖又阔。相思无晓夕,相望经年月。

郁郁山木荣,绵绵野花发。别后无限情,相逢一时说。

但可惜的是,李冶的爱情都没有开花结果,有很多人爱她,她也爱过很多人,但因为种种原因,她一直没有走进婚姻,始终是女道士的形象。

或许是经历多了,也许是见过了,她写了一首《八至》: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至亲至疏夫妻,这句话道尽了夫妻关系的复杂,在那个时代极为适用,在今天同样适用。

很难想象,从未走进婚姻的李冶能写出这样深刻的关于夫妻关系的一首诗。

她始终是一个人,但她的名声却很响,就是深宫中的唐玄宗李隆基都听说了女道士李冶的“诗才”,于是就下诏让李冶进宫朝见。

当时李冶正在广陵会友,赶紧告别友人,进了京,入了宫。

彼时的李冶三十岁左右,在那个时代就算是年纪比较大的了,至少如果正常结婚的话,她的孩子都应该十多岁了。

不得不说,李隆基是喜欢有才华的诗人的, 比如李白,比如李冶,然而他喜欢的也仅仅是他们的“诗才”。

所以他没有让李白真正走入官场,也没有留下李冶,而是在一个月之后赏赐给李冶很多的宝物,然后放归山中。

比杨贵妃还要年轻的李冶显然并没有杨贵妃那样让李隆基着迷,当然也可能李冶对深宫生活不感兴趣,所以她在宫中只生活了一个月后就被放归。

离开皇宫的李冶没有想到,盛唐的荣光很快不再,安史之乱来了,当然,对于隐居的李冶来说,安史之乱似乎并没有影响到她的生活。

但乱世一旦开始,很多事情就变得不一样了,李冶躲过了安史之乱,却没有躲过后来的泾原兵变。

泾原兵变中,唐德宗仓皇出逃奉天,而李冶当时正好在长安,没来得及离开。

一个极负盛名的女诗人留在当时的长安,并不是一件好事,很快在长安自立为帝的朱泚让李冶给他写诗颂扬他。

或许是为了活命,李冶写了,“言多悖逆”,这让她成功躲过一劫,然而她不知道的是,这件事并没有完,等到后来唐德宗重返长安,李冶迎来了她的大结局。

唐德宗对李冶说:“汝何不学严巨川?”(《出自奉天录》)

因为当时严巨川也曾被朱泚逼着写诗,只不过他写的是:

烟尘忽起犯中原,自古临危贵道存。

手持礼器空垂泪,心忆明君不敢言。

落日胡笳吟上苑,通宵虏将醉西园。

传烽万里无师至,累代何人受汉恩。

很显然,在唐德宗看来,“言多悖逆”的李冶背叛了他, 背叛了大唐王朝,于是唐德宗下令“扑杀”也就是乱棍打死了李冶。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