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问你,种小麦最重要的时刻是什么,你怎么回答?
有人说是播种,有人说是生长,还有人会说是收割。
但你是不是忽略了一个关键时点,那就是小麦要越冬的那段时间。
其实,确保小麦顺利越冬对下一季的丰收至关重要。
那么,在小麦越冬前,需要做哪些具体的管理措施呢?
这可不是一件小事,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如何应对播种后的“闪种”现象小麦播种后,如果你发现种子有的入土浅,有的几乎暴露在地表,这就是农民口中的“闪种”现象。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
这主要是因为整地不平整、秸秆没有切碎或土壤湿度不当。
使用旋耕机整地虽然高效,但有时候会留下上述隐患。
如果你遇到“闪种”,别慌,及时用土把露在外面的种子覆盖好,以确保每亩的基本苗数不会受影响。
从数据看,基本苗数不够会直接影响后期的产量。
简单的一个补救措施,却能带来大大的收益。
及时查苗补缺,确保小麦出苗率小麦出苗后,记得要及时查苗补缺。
今年特别特殊,由于午季小麦收割时遇到“烂场雨”,致使小麦籽粒有发芽霉变,这就可能影响到小麦的出苗率。
所以,千万不要忽略播后的第一次田间检查。
播后大约10天,当小麦完全顶土后,这时你需要实地查看一下。
如果15厘米范围内没有苗出现,这就属于断垄,需要及时补种。
在补种的过程中,种植深度要保持一致,防止影响出苗率。
别小看这一步,早查苗、早补缺,确保每亩基本苗数量达标,是实实在在提高产量的基础。
不同杂草不同对策:年前小麦除草小麦田的杂草可不能忽略,年前的除草工作相当重要。
出苗后的小麦正处于3叶一心时期,这时施药除草的效果最佳,因为此时杂草抵抗性最弱。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杂草需要不同的药剂,这里有几个小技巧分享给大家。
如果麦田里的主要杂草是阔叶杂草,比如荠菜、播娘蒿等,可以选择双氟滴辛脂悬浮剂、氟氯吡啶酯等药剂。
而对于野燕麦、雀麦等禾本科杂草,则适合用唑啉草酯乳油、炔草酯等。
除草时要确保喷施均匀,避免遗漏。
如果遇到禾本科和阔叶杂草混生的情况,一般先治禾本科,春后再治阔叶。
掌握了这些小技巧,能够有效减少小麦田里的杂草,保障小麦健康生长。
控旺促壮:确保小麦健康越冬很多农民朋友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播种早、播量大的麦田容易出现旺长。
这时候前冬气温偏高容易导致小麦群体过大,增加冻害风险。
这时候就需要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来确保小麦健康越冬。
可以通过镇压的方式,“压干不压湿、压软不压硬”,在土地封冻前适当重压,控制地上部分生长,促进地下部分扎根。
也可以使用多效唑、烯效唑等化控剂喷施,抑制地上部分旺长。
如果叶片过长但麦苗瘦弱,可以喷施磷酸二氢钾等调节剂,增强麦苗的抵抗力。
另外,还可以通过划锄的方式,在小麦行间深锄5到7厘米,切断部分根系,减少地上生长,培育壮苗。
这些手段能够有效控制小麦的旺长问题,让小麦获得一个健康的成长基础。
冬前小麦病虫害防治要点冬季来临前,千万不要忽视小麦的病虫害防治。
小麦纹枯病、全蚀病、茎基腐病等病害,以及金针虫、红蜘蛛、蚜虫等虫害,这些都会影响小麦的健康生长。
针对这些病虫害,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比如,小麦纹枯病、茎基腐病等根部病害,可以用内吸性强的药剂进行灌根处理;对于蚜虫、红蜘蛛等虫害,则可以选择合适的杀虫剂进行防治。
记住,越早发现病虫害并采取行动,越能避免问题的扩散,保证小麦顺利越冬。
小麦越冬前的管理措施不仅繁多,而且至关重要。
从播种到出苗,再到除草、防病虫害,所有环节都需要认真对待。
这不仅关乎来年的收成,更是农民朋友们通过自身经验积累、汗水浇灌出来的智慧结晶。
对许多农民来说,小麦的越冬管理或许是一件看似繁琐,但其实充满智慧和技巧的事情。
你所做的每一个细微的管理,都可能决定来年的收成。
只要用心对待,每一个步骤都认真落实,相信每一位辛勤耕耘的农户在来年都会有一个好收成。
通过这样的用心管理,不仅能享受到丰收的喜悦,还能感受到耕耘带来的满足和成就感。
希望通过这些方法和建议,能为更多农民朋友提供帮助,让你的麦田在来年的春天焕发出蓬勃生机。
无论是面对“闪种”的困扰,还是除草、防病虫害,掌握了这些技巧,相信你也能成为一个种植小麦的小专家。
祝愿大家种出的每一颗小麦都能茁壮成长,迎来丰收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