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这是宋代大诗人李清照在《题八咏楼》一诗中的名句。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水”指的是金华江,“南国”是指金华一带,“三千”是约数,指地域辽阔。“气压江城”意思是金华的地势之高可以俯压钱塘,“十四州”指包括杭州在内的两浙十四个州府,即杭、越、睦、婺、衢、湖、秀、温、台、明、处、婺、严、宣(今浙江杭州、绍兴、金华、衢州、湖州、宁波、温州、嘉兴、丽水、台州、建德、安徽宣城)。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这两句话概括了金华的地位,上句写地理,下句写地势,气势宏大。
李清照为什么要在金华写这首诗呢?
因为她和丈夫赵明诚正在金华避难。
公元1129年,赵构即位不久,金兵就一路追击而来。当时赵明诚任江宁知府兼江东经制副使,负责抵御金兵入侵。面对来势汹汹的金兵,赵明诚却弃城逃跑。
赵构闻讯后,当即罢了赵明诚的官,还下令将他羁押起来。
赵明诚知道这次祸闯大了,为了逃避惩罚,他带着李清照连夜乘舟逃往南方。
他们先到洪州(今江西南昌),后又逃到台州(今浙江临海)、嵊县(今浙江嵊州)等地。后来风闻金人将进犯浙东,赵明诚决定再向南逃难,最终选择了金华。
当时,赵宋王朝风雨飘摇,而金华地处江南腹地,山清水秀且相对安全,因此成为不少北方士大夫避难的首选之地。
赵明诚选择金华避难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他的一位名叫陈与义的朋友也在这里避难。
陈与义是北宋末南宋初著名的诗人,字去非,号简斋。他是洛阳(今属河南)人,曾官至参知政事。靖康之难发生后,陈与义辗转避乱于襄阳、岳阳、邵阳、长沙、衡阳、桂林、柳州、永州、衡山、邵州等地,历时两年多,颠沛流离。1130年夏,他来到金华避难。
在金华避难期间,陈与义写下了许多描写金华山水的诗篇。如《罗店驿》:“客行贪路不贪睡,五更打鼓开船时。鸡鸣家人起作墨,午霁已到金华堤。”又如《泛舟秋怀》:“扁舟破浪去如飞,回首青山一梦中。我自飘零更汝老,三年江国泣寒风。”
在金华避难的日子里,陈与义经常邀请赵明诚和李清照到自己寓所饮酒吟诗。陈与义有一首《同家弟赋蜡梅》写道:“黄罗作衬玉为裳,脉脉深藏不露香。未信此花真韵胜,细看当有观花妨。”据说这首诗就是陈与义和赵明诚一起赏蜡梅时所作。陈与义的诗才让赵明诚十分佩服,他曾说:“顷见易安(李清照)寄居士诗,云:‘诗情如夜鹊,三绕未能安。少陵(杜甫)也自可怜人,如玉为骨冰为魂。’及见居士此诗云:‘诗成齏盐久绝味,书如正旦更新衣。’又:‘蜂房各自开户牖,蚁穴或梦封王侯。’世称‘曾子固(曾巩)不能诗’,以为‘不能’者,是不能杜子美(杜甫)耳。若熙宁之间,而谓‘不能王介甫(王安石),则不可。’以方居士‘不能’诗,亦不可也。”
在金华避难期间,赵明诚和李清照夫妇的生活相对安定,夫妻俩经常游山玩水,寻访古迹。有一天,赵明诚和李清照游览了金华城南的双溪,并泛舟登上了八咏楼。八咏楼坐落在金华城区东南隅的石坡上,坐北朝南,面临婺江,楼高数丈,耸立城中,古朴典雅,雄伟壮观。登楼远眺,蓝天白云,群山连绵;近观则碧波荡漾,烟雨迷蒙;脚下则是车水马龙,市井繁忙。李清照看到八咏楼的景色不禁心旷神怡,于是提笔挥毫写下了《题八咏楼》:“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这首诗表达了李清照对祖国壮丽河山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她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
题八咏楼
宋·李清照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