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南区:惠民生优供给民生福祉稳步增强

自在市南 2025-01-09 11:33:40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

2024年,市南区坚持以增进民生福祉为导向,情系群众冷暖,知解百姓忧虑。通过在办好群众关心的“头等大事”和“关键小事”上精准发力,不断推进民生领域改革,民生实事落地开花,群众生活幸福加码,绘就民生幸福新图景。在坚持民生投入只增不减的基础上,今年以来,市南区民生实事年内全部完成,切实兜牢民生底线,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锚定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目标,最优教育品牌持续擦亮。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程中,市南区全面起势、奋力突破,屡创佳绩。连云港路小学、青岛第七中学北楼完成主体验收,8所校(园)舍、场地改造维修完成,公办中小学全部配备人工智能实验室。全市率先试点更新午休式课桌椅,免费学生校服实现全覆盖,全市首创课后服务平台,服务惠及学生5万余人。升级立体交互式紧密型集团化办学模式,实现区域集团化办学、优质教育资源100%全覆盖,青岛二十六中学教育集团入选山东省唯一OECD“学校+”网络项目成员校、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推进“护航身心健康”行动,中小学生体质抽测优秀率及优良率、艺术学科初中学业水平均居全市第一。此外,市南区还获评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省首批科学保教引领区、省智慧教育示范区、省教育评价改革试验区、省劳动教育实验区、省中小学睡眠保障实验区、青岛市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3 个教育集团获评青岛市首批集团化办学典型。

市南区加快构建区域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供给加速优化,优质医疗资源加快“沉下去”、“动起来”。市南区建成全省首个实体化运行的紧密型城市医疗健康集团,建立全市首个社区5G远程超声诊断分中心,与青大附院共建4个共管病房,打通区域限制、畅通层级之间沟通渠道,牵头医院专家下沉基层,实现远程会诊、跨区域彩超诊断、远程示教、双向转诊等系列创新举措,“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互动型医疗新模式为民生幸福加码,不断推动健康市南建设。设立9个一站式转诊中心,相关做法被国家卫生健康委作为基层医改典型案例推广。在全市率先提出“健康小区”概念,建设试点“健康小区”,为居民提供全生命周期、一体化整合式健康服务,更好地满足群众多元化的健康需求,让社区群众更有幸福感、获得感和满足感。

社会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市南对困难群体供养标准提高6.7%,发放救助金6100余万元,成立31支社区慈善基金,入选全省“慈善救急难双百行动”项目数量居全市首位,获评全省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加快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提速17处社区养老服务站建设,全区在营老年助餐机构50余处,实现老年助餐服务社区全覆盖。

就业创业渠道加速拓宽。新增就业4万余人,博士人才、留学人才引进数量保持全市首位。推进全域“街区创业生态圈”试点建设,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28亿元,扶持创业3200余人次,获评青岛市创业型特色街区8家,市南区青年人才创业服务基地获评青岛市高能级创业孵化园区,青岛里院创业街区·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入选山东省创业街区建设试点。做优市南区“零工之家”公益性就业服务平台,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80余场,提供就业岗位6万余个,组织各类培训超4000人次。

文体惠民形式不断丰富。举办“幸福市南文体惠民”主题活动,开展艺术培训、公益演出、全民时尚秀赛事、文博研学等特色活动2000余场次,举办青岛(市南)庭院艺术季,开展庭院演艺活动700余场,43家艺术庭院入选“三好庭院”榜单。新增“城市书房”3处,新增“啡阅青岛”服务点1处。新增对外开放博物馆2家,3家博物馆升级为国家一级博物馆。新增省级非遗项目1项,1位传承人被评为全国非遗保护工作先进个人。原创文化艺术作品获省级以上奖励4项。

平安市南建设持续深化。通过深化“警格+网格”融合治理机制,扎实推进社会稳定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社会治安治理。加强“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建设,深化“和解万家”品牌建设,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发挥好调解服务高质量发展,维护高水平安全的重要作用。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