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遭特朗普打击,欧洲却对华端架子:中国快出价拉拢我们对抗美国

袁周院长 2025-02-21 15:39:11

序言

前几天德意志银行发布了一篇文章,标题叫《China Eats the World》,这个标题很有意思,想怎么翻译都行。

文章内容不多,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搜出来看下。我个人看了下,大部分都是说烂了的陈腔滥调,真要分析的话,感觉这篇文章其实也就只有2个中心点。

第一个,欧洲人终于睁眼看世界,承认中国全产业链升级成功,但认为中国现在像是上世纪80年代的初期的日本。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已经初步形成了产业升级,由过去的落后产业向着高端产业上升。

第二个,反复提及股市,认为这块市场长期以来被西方所忽视,并认为中国只要愿意进行“金融自由化”,那么中国的资产一定会迎来爆炸式上升。

要是严谨一点,其实连第一点都不用提,我之所以还写出来是因为“日本”是个关键词。整篇文章看起来像在夸中国全产业链升级的成功,其实看到末尾中心思想就一句话——“中国的金融市场还不够自由,西方资本进不来啊!”

广场协议

德意志银行的这篇文章到处都在试图传递出一个概念——只要中国愿意金融自由化,那钞票大大的有。

结合这个理念再去看“日本”这个关键词意思是不是就很明确了?是,上个世纪日本确实迎来了一段极其辉煌的时刻,那句“卖掉东京可以买下整个美国”就是最好的证明。但美梦并没有持续太久,很快日本就迎来了严重的经济泡沫危机,直到今天都还在失去的四十年乃至更多年。

文章里提日本的关键在什么?关键就在于日本签了《广场协议》,真的进行了资产金融自由化。

现在的欧洲,也迫不及待地想让中国签一次《广场协议》,以此拯救西方发展困难的经济。正常来说西方想坑中国,基本都是美欧一起动手,不过这次美国倒没有什么动静,或者说我觉得美国还挺反对的。

之前,我曾提到过美国正在拼命维持世界第一的位置,只有它还在世界第一的位置上,现在的很多逻辑才能运转下去,如果丢失了第一的位置,美国很可能会立刻迎来内外交加的混乱。那么这个第一要如何表现呢?到现在,GDP已经是美国最后的遮羞布,是美国不惜大放水、将黑帮这种违法买卖都计算入GDP也要保住的底线。

至于西方期待的踩金融自由化大坑,我们之前的前车之鉴实在太多,所以我们根本不会踩。毕竟金融自由化的后果,那将会相当严重。

还是以日本为例,曾经的日本在签署《广场协议》前,相对美国的GDP峰值是32.6%,就算签完协议金融资产暴涨的巅峰时期也不过是72.9%。而我们不同,相对美国GDP的占比,哪怕在汇率最低、而且美国已经在水漫金山的情况下,我们也有66%,更别说汇率高的时候,比巅峰日本更高。

美国现在已经在为GDP焦头烂额,一旦中国真的同意,GDP绝对能翻倍不止,到时候还没等到欧洲动手,美国就要先爆炸了。

这点上,欧洲属于是“死道友不死贫道”,或者说他们之所以这样干就是因为觉得美国的金融市场已经要快完蛋了,所以开始找下一个适合寄生的宿主。

金融魔咒

金融自由化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可从美国制造业的衰弱上看到。金融作为合法的、且比任何一种产业都要来钱快的手段。

不管是贩毒、走私、军工还是其他什么,在金融所产生的暴利面前都不值一提。举个例子,特朗普家族本身就一直是干投资的,非常有钱,结果特朗普发行一个虚拟货币,4个小时就能比特朗普家族四代人赚得钱还多,这谁看了不眼红?

如果中国开放了金融市场,那么之前辛辛苦苦一步一个脚印从衬衣换飞机,到今天良性的循环产业升级以及全产业链,都将会受到影响。而我们今天所享受到的一切物美价廉的物品,诸如粮食、日常生活用品还有基础设施等等,也将会出现问题。

当然啦,这些对欧洲来说都无所谓,他们只需要捞钱就好。

通过这点还可以解释之前的一个问题——为什么欧洲愿意被美国吸血?

在俄乌冲突上,欧洲看起来完全是冤大头,制裁俄罗斯等于制裁自己,天然气价格激增、物价上涨、政府都要赤字了还得天天给乌克兰打钱……他们就不知道反抗吗?

之前的视频里,我从好几个方面来说明原因,比如平账、本来就有仇、确实有从中获利的、以为制裁手段能起效果所以下场等。而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就是,欧洲不是欧洲人民的欧洲,是欧洲利益集团的欧洲,打仗死的是欧洲士兵、穷的是欧洲民众,和欧洲资本家们有什么关系?

放在金融化上也一样,欧洲早已经对此形成了路径依赖。

欧洲现在很拧巴,一些人想继续和美国合作,争取打垮中国,从而获利。但有一些人又觉得美国快死了,不如赶紧“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英媒bbc现在说中国好话一方面可能是因为美国不给钱了,另一方面应该也有试探的意思。

欧洲人很傲慢,这点从对账时期一些欧洲网友的评论就能看得出来。真正聊得来的是中国人和美国人,欧洲人总是自带优越感,谁也不太看得上。而且欧洲的种族主义倾向比较严重,对他们来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所以别看欧洲和美国关系很好,其实压根也没把美国当自己人。对他们来说和美国合作还是和中国合作并没什么区别。

随着中美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未来,欧洲会表现出更分裂且左右横跳的精神状态,属于是已经意识到不行了,但还不愿意承认,大概就是“你跪下,我求你个事”,这种感觉。

现在欧洲的危机感很强,这种危机感不只是单纯的经济或者科技问题,对于这群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不到伤筋动骨都不足以让他们有太强的反应。但现在世界是什么情况呢?全球化浪潮收缩、右翼崛起,安全问题已经完全压过资本的诉求。

不过对于中国来说,无论是BBC,还是其他什么媒体机构的示好,真的无关紧要。

中国战略

中国的核心战略欧洲完全没有搞明白,正是因为如此,欧洲分析中国的文章,在我们看来总会感觉很奇怪。

就比如德银的这篇文章,也有欧洲那种高高在上的意味,觉得好像美国挥舞大棒后,中国就一定会开价,寻求与欧洲合作一样。

当然不排除中欧未来会合作,但这个合作不会持久,因为中国的出发点和西方国家不同。

中国现在进行的各种规划是什么?

工业领域上,中国正在大力推进“以电代油”,发展电动车、太阳能电池来摆脱对天然气还有石油的依赖,并且还推进各种“煤制油”、“煤制气”技术,就连船舶也都在改造成电动用于驱使。

农业领域上,中国在开发各种产油量更高的作物,减少对大豆的依赖,并且还建造了全球第一座无人化垂直植物工厂。

能源上,中国一直在核聚变这块加大投资,试验各种核聚变装置,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可以说正走向世界前列。不仅如此,中国还尝试在月球修建太阳能发电板,一旦成功全中国的能源都不会再短缺,为了匹配能源输送,中国还修建了特高压输电线路。

食物上,中国在研究二氧化碳合成淀粉以及细胞培养使用蛋白质的技术,以现在这个研究速度,《流浪地球》系列电影里的科技水平再一次落后,恐怕导演要连夜改剧本了。

军事上,央视军事频道公布了中国火箭军的地下网状走廊系统“地下核长城”,长达5000公里,承载了中国最核心的核威慑力量。更别提六代机等装备的相继公开。

中国眼下进行的这些战略,能看得出中国肯定不会和德国玩他们那个什么金融游戏,这几天新闻不是还报道了,未来会有颗小行星向着地球砸来,以及中国正在构建反小行星的体系吗?面对小行星撞击还是得用工业化手段来处理,生死攸关的情况下,钱就只是一张纸,最多在小行星砸下来之前提前给自己生火照个亮。

欧洲现在唯一还剩下的就是他们那些核心技术,不过随着中国的快速追赶,欧洲还领先的技术已经不剩下些什么?

现在中国的种种战略行为已经脱离了国际性的纠纷,试图以最小代价去满足人类所需要的需求。

这看起来确实离谱,不过现实就是如此。

不只是中国,全世界很多国家都有了这种感觉。

根据纽约商品交易所数据显示,黄金库存在过去两个月增加了90%,美国正在疯狂地搬运黄金,美联储一边说不降息,一边黄金飞涨。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大家都觉得美联储要不行了,美元要不行了,就连美国自己都这样觉得,所以都在囤更多的黄金以应对未来的风险。国际市场都表现出这种趋势,国际局势到底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我不好说,但肯定不是什么好事。

末尾

欧洲的日子不好过,特朗普上台后,欧盟内部也在内讧,对未来的站队非常迷茫,不管是德国的文章,还是bbc的报道都能看出这点。特朗普与建制派不和,偏向右翼,那么对于欧盟来说到底是加入特朗普、反对特朗普还是与中国合作就成了至关重要的问题。

欧洲已经认清了中国产业升级成功的事实,却还沉浸在路径依赖中,想要以资产升值来哄骗我们开放金融管制,好让他们继续去玩那套击鼓传花的游戏,以使欧洲能够继续繁荣下去。

其实也能理解,毕竟现在的欧洲也就只能操作金融了,放眼到现实世界里,西方的制造业没一个好过的,无非就是早死晚死的区别。

但他们的如意算盘注定打空。

中国从不插手欧洲内部事务,秉持和平共处原则。美国插手欧洲事务,所以自然而然的美国的金融体系和欧洲绑定很深,只要美国一天还能维持住“一超独霸”的世界秩序,它就不会和欧洲解绑,或者说它也不能解绑。

但中国不一样。

欧洲想要换个主人,而中国不玩这些奇怪的play,和它们根本不是一个圈子。而当中国根本连游戏都没有进入时,自然也不用遵守什么既定的游戏规则,欧洲也就无法利用他们制定的有利于自己的规则,来击败中国。

说得更直白点,中国不入套,欧洲正急得团团转!

0 阅读:48
袁周院长

袁周院长

军事专家,特约军事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