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本文章内容均有可靠的信息来源,相关信源加在文章结尾
【前言】
在加拿大公司突然撤资、基里巴斯面临严重经济困境时,基里巴斯迅速转向了中国,寻求深海采矿合作。
此举让一些国内反对派无法坐视不管,纷纷指责政府在“向中国磕头”,他们认为,中国的介入必定是为了掠夺资源。
那么,基里巴斯这种选择背后到底藏着什么样的考量?中国在这一过程中又扮演着什么角色呢?

【基里巴斯】
基里巴斯,这个面积不大的岛国,地处太平洋的偏远地区,曾因与中国的友好合作而一度成为中国在太平洋地区的重要伙伴。
但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特别是基里巴斯总统汤安诺上台后,基里巴斯与中国的关系开始发生了转折。

汤安诺在欧洲留学期间,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渐渐对新中国产生了偏见,基里巴斯的其他政治力量也受到了西方价值观的影响,逐步让这个小岛国走上了与中国渐行渐远的道路。
中国过去对基里巴斯的大力援助,包括在农业、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支持,未能改变汤安诺的立场。

相反,基里巴斯在这一期间开始不承认中国的“一中原则”,并在国际场合上多次支持台湾,直接与中国断交,这一系列举措让原本紧密的中基关系逐渐破裂。

【从“被抛弃”到“求助”】
基里巴斯所拥有的海底资源,尤其是那些可以用于电动车电池制造的金属矿物,令全球矿业公司垂涎欲滴。
这些资源潜藏在基里巴斯350万平方公里的专属经济区海底,这些金属包括钴、镍、铜和锰等,都是当前市场上需求巨大的材料。

对于基里巴斯这样一个资源相对匮乏的小国来说,能够开发这些丰富的资源,无疑是一次改变经济结构、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机会。
而且,由于全球对电动汽车的需求不断增长,这些矿产的价值只会越来越高,吸引了世界各大矿业公司竞相角逐,但是深海采矿并不像普通的陆地采矿那么简单。

除了庞大的投资需求,开发这些资源还需要极其先进的技术装备,想要在四千米深的海底进行作业,采矿车辆和机械设备必须能够承受巨大的水压,且要具备超强的防腐蚀能力。
更重要的是,深海采矿的环境保护要求非常高,必须采取严格的措施,避免破坏生态环境。

因此,只有少数几个技术领先的国家和公司才能够在这一领域展开有效的合作,而基里巴斯无论从技术还是资金上,都没有能力独自承担这样的任务。
基里巴斯原本寄希望通过深来说海采矿项目来改善改善国内财政状况,并且为岛上的居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但是不久后,这家加拿大公司突然宣布撤资,理由是“赚得不够多”,这对基里巴斯无疑是一次重大的打击。
面对西方国家的“撤退”,国内的反对派也趁机发声,指责政府处理国际关系不当,未能维持和西方的友好合作。

对于基里巴斯来说,失去了加拿大的合作伙伴后,想要继续推进深海采矿计划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尤其是考虑到该国本身缺乏深海采矿所需的技术和设备。
作为一个人口不到13万的岛国,基里巴斯的经济主要依赖渔业和外援,矿产资源的开发本是该国走向自主发展的关键一步,却因为合作方的突然退出,几乎陷入了困境。

基里巴斯领导人开始意识到,继续依赖西方国家已经无法为该国提供有效的帮助,在放弃西方公司后的短时间内,基里巴斯决定向中国求助。

【基里巴斯反对派】
基里巴斯政府决定寻求与中国合作,开发深海矿产资源的消息一经发布,立即引发了国内反对派的强烈反应。
反对派人士认为,政府此举无异于对中国“屈服”,他们指责基里巴斯政府在不顾国家长远利益的情况下过度依赖中国,甚至将国家的主权交给了外部大国。

基里巴斯反对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泰西·兰伯恩甚至公开表示,中国的介入完全是为了自身利益,认为基里巴斯政府将国家的海洋资源拱手让给了外部势力。
反对派的质疑点在于,基里巴斯作为一个独立的岛国,是否真的能够在这场合作中保持足够的自主权和控制力。

基里巴斯的反对派,尤其是那些亲西方的政治力量,将这场外交危机视为政府失败的表现,他们批评基里巴斯向中国求助是为了“求生存”,并且讽刺这一步骤是“向中国磕头”。
对于这些反对派来说,基里巴斯的求助并非是在寻求真正的解决方案。

反对派的情绪并非没有道理,他们认为基里巴斯作为一个小国,应当更谨慎地选择合作伙伴,尤其是像中国这样一个拥有巨大影响力的大国。
反对派担心基里巴斯可能会被“绑架”,成为中国在太平洋地区的一个“棋子”,他们认为虽然中国能够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但在这一过程中,基里巴斯的自主权可能会受到威胁,尤其是面对中国日益扩展的国际影响力。

这种声音不仅仅局限于国内,国际媒体特别是西方媒体的报道也在放大这一议题,认为基里巴斯的决定可能使其沦为中国在太平洋地区的一颗棋子。
但也有部分人认为,这种过于激烈的指责并不完全符合现实,尤其是在渔业资源和外援减少的情况下,矿产资源的开发成为了基里巴斯能否摆脱困境的关键所在。

若无法与拥有技术的国家合作,基里巴斯的深海矿产很可能永远停留在纸面上,无法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
在全球化的今天,许多国家的合作都难免带有战略考量,但这并不意味着合作就必然会导致一个国家失去独立性。

相反,基里巴斯如果能够通过与中国的合作,实现资源开发,提升经济水平,那么这种合作对于基里巴斯来说反而是一种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毕竟,基里巴斯作为一个小岛国,长期依赖外援和有限的自然资源生存,若没有外部合作,经济发展几乎没有出路。

面对反对派的质疑,基里巴斯政府坚称,这次合作是为了国家的未来发展,并且将严格遵循国际法和互利共赢的原则。
政府表示,深海资源的开发将为基里巴斯带来实际的经济效益,包括新的就业机会和税收收入,而中国在深海采矿方面的技术支持无疑是帮助基里巴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选择。

【合作背后】
基里巴斯东接夏威夷,西邻印尼群岛,这一位置使得基里巴斯成为太平洋区域航运和军事战略的关键枢纽。
对于商船来说,经过基里巴斯海域的航线是连接东亚、南美以及太平洋其他地区的重要通道,对于军事来说,这片海域一直是大国争夺的焦点。

二战期间,日本和美国为了控制这片海域,曾展开过激烈的争斗,如今基里巴斯的地理位置依然决定着它在太平洋地区的战略重要性。

基里巴斯与中国的深海采矿合作,实际上涉及到了更为复杂的战略考量,它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通过这种合作,中国能够进一步加强在太平洋岛国中的影响力,形成与美国、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的战略竞争。
基里巴斯的选择,无疑为中国在太平洋地区的战略布局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结语】
面对西方的背弃,基里巴斯不仅需要应对经济挑战,还需要在全球大国博弈中找到自身的位置,而中国的参与,既是对资源开发的支持,也是对太平洋地区战略布局的深入推进。
无论如何,基里巴斯的选择都标志着这个岛国的历史转折,未来的发展将决定它是否能真正从大国博弈中脱颖而出,走向更为自主的未来。


信息来源:
观察者网————基里巴斯政府本周表示正与中国讨论深海采矿合作,外交部回应
观察者网————基里巴斯从加拿大转向中国寻求采矿合作反对派炸了:向中国磕头
搜狐网————华裔总统一上台,就要跟中国闹翻脸!亡国危机之时又腆着脸来华求助


